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武周天工譜 > 第二十回 含元殿前獻奇圖

第二十回 含元殿前獻奇圖(1 / 1)

推荐阅读:

林澈與太平公主成功粉碎武氏餘黨叛亂陰謀後,朝堂為之一震,二人聲望如日中天。然而,林澈深知,這隻是漫長政治鬥爭路上的一個小小勝利,宮廷局勢依舊波譎雲詭,各方勢力暗流湧動。為進一步穩固朝堂,助力李隆基上位,林澈決定在含元殿上獻上奇圖,展示自己對國家治理與軍事戰略的獨特見解,借此影響武則天決策,為未來布局。

這日清晨,長安城中薄霧尚未散儘,含元殿外早已聚集了眾多大臣。他們身著朝服,神色各異,交頭接耳間,談論著今日朝堂上可能發生的大事。林澈一身嶄新朝服,腰間佩劍,英姿颯爽卻又透著沉穩。太平公主則站在他身旁,眼神關切地叮囑:“林郎,今日獻圖意義重大,武氏餘孽雖除,但仍有不少心懷叵測之人盯著,你千萬小心。” 林澈微微頷首,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輕聲道:“公主放心,我心中有數,定不會讓你失望。”

隨著內侍一聲高呼:“陛下駕到!” 武則天身著華麗龍袍,在一眾宮女太監簇擁下步入含元殿。她雖已年逾古稀,但眼神依舊銳利,舉手投足間儘顯帝王威嚴。眾大臣紛紛跪地行禮,高呼萬歲。武則天落座後,掃視一圈,開口道:“今日朝堂,可有要事啟奏?”

林澈深吸一口氣,踏出隊列,恭敬行禮道:“陛下,臣有一事奏明。近日,臣苦思國家發展與邊疆防務之策,繪製了一幅奇圖,望陛下過目。” 說罷,他示意身後侍從展開畫卷。這畫卷足有丈餘長,徐徐展開,上麵山川河流、城鎮關隘標注得極為詳細,更有許多獨特標記與線條,讓人一時摸不著頭腦。

大臣們見狀,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林澈又在搞什麼名堂?”“誰知道呢,不過他向來有些奇思妙想,且看他如何說。”

武則天微微皺眉,目光落在畫卷上,問道:“林中郎將,此圖所繪何物?有何奇妙之處?”

林澈不慌不忙,向前一步解釋道:“陛下,此圖名為《天下治略圖》。圖中不僅詳細標注了我大唐山川地理,更融入了臣對農業、水利、軍事等方麵的見解。” 他指著圖上一處,“此處為黃河流域,臣以為可在沿岸修建水利設施,利用水車提灌,既能灌溉農田,又能防洪抗旱。如此一來,百姓可年年豐收,國家賦稅也能增加。”

武則天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興趣:“繼續說。”

林澈又指向邊疆地區:“陛下,邊疆乃我大唐屏障,如今吐蕃等勢力虎視眈眈。臣建議在邊境要地設立軍事據點,屯兵駐守。同時,改進兵器,製造新型弩箭,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如此,可有效抵禦外敵入侵。”

大臣們聽後,有的麵露驚訝之色,對林澈的想法暗自佩服;有的則麵露不屑,覺得林澈不過是在紙上談兵。

這時,一位老臣站出來,冷哼道:“林中郎將,你所言看似有理,實則荒誕不經。我大唐向來遵循祖製,豈容你隨意更改?這些新奇玩意兒,不過是你一時空想,怎能當真?”

林澈不卑不亢地回應:“大人,時代在變,我大唐若想長治久安,就不能因循守舊。當年,我在邊關利用火藥製成火器,擊退吐蕃,便是例證。如今這些舉措,也是為了讓我大唐更加繁榮昌盛。”

武則天沉思片刻,問道:“林中郎將,你所說的水車、新型弩箭,當真可行?”

林澈自信滿滿:“陛下,臣已命工匠製作出模型,就在殿外。若陛下允許,可當場演示。”

武則天點頭:“準奏。”

不多時,侍從將水車和新型弩箭模型抬入殿內。林澈親自操作水車,隻見那水車在水流推動下緩緩轉動,將水從低處引向高處,模擬灌溉農田。大臣們見狀,不禁發出陣陣驚歎。接著,林澈又演示新型弩箭,射程遠超普通弩箭,威力驚人。

武則天見狀大喜:“林中郎將,你果然有大才!此圖和這些發明,對我大唐意義非凡。”

然而,就在眾人驚歎之時,又有大臣站出反對:“陛下,林澈此舉雖看似有益,但他頻繁展示新奇之物,恐會擾亂人心,動搖國本。”

太平公主見此,立刻站出來為林澈說話:“陛下,林郎一心為大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江山社稷。這些發明能讓百姓富足、邊疆安穩,怎能說是擾亂人心?”

朝堂上頓時分成兩派,爭論不休。武則天看著爭論的大臣們,心中權衡利弊。她深知林澈的發明對國家有利,但又擔心他權力過大,威脅到自己統治。

思索良久,武則天開口道:“林中郎將,你之發明朕很是讚賞。但朝堂之事,不可倉促決定。朕會派人研究這些發明,若真能如你所說,朕定有重賞。”

林澈心中明白,武則天這是在觀望,不過能得到她的認可,也算是成功了一半。他恭敬行禮道:“多謝陛下,臣願為大唐鞠躬儘瘁。”

退朝後,太平公主有些擔憂:“林郎,今日朝堂爭論激烈,陛下雖未明確表態,但我總覺得她對你有所忌憚。” 林澈安慰道:“公主放心,陛下英明,她會看到這些發明的好處。我們隻需耐心等待,繼續為大唐做事,總有一天,陛下會全力支持我們。”

此後,林澈並未因朝堂上的爭論而氣餒,反而更加努力。他與工匠們日夜研究,改進水車和弩箭,使其更加完善。同時,他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民間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幫助百姓提高收成。百姓們對林澈感恩戴德,他的聲望在民間也越來越高。

而在宮廷中,太平公主也在為林澈四處奔走。她利用自己的身份,拉攏一些中立大臣,為林澈爭取支持。同時,她密切關注朝堂動態,防止有人暗中陷害林澈。

一日,太平公主得知武則天身邊的太監總管高力士對林澈的發明也很感興趣,便親自拜訪高力士。在公主府中,太平公主設宴款待高力士,席間對他多有拉攏。高力士本就對林澈的新奇發明好奇,又被太平公主的誠意打動,便答應在武則天麵前為林澈美言。

不久後,武則天派去研究水車和弩箭的人回稟,證實這些發明確實可行,且能給國家帶來諸多好處。武則天聽聞後,終於下定決心,下令在黃河流域修建水利設施,推廣水車灌溉;同時,讓軍隊配備新型弩箭。

林澈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欣喜不已。他知道,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認可。然而,他也明白,這隻是開始,未來輔佐李隆基上位的路還很長,宮廷政治鬥爭依舊殘酷,他和太平公主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步步為營,才能實現心中抱負,為大唐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此後,林澈全身心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和軍事改革中。他親自前往黃河沿岸,指揮工匠修建水車和水利設施。在他的努力下,黃河流域的農田得到了有效灌溉,糧食產量大幅提高,百姓生活逐漸富足。

與此同時,林澈也沒有忘記朝堂局勢。他與太平公主繼續暗中扶持李隆基,教導他治國理政之道,培養他的帝王之才。李隆基聰明好學,對林澈的教導銘記於心,進步飛速。

然而,隨著林澈在朝堂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一些大臣對他的嫉妒和不滿也與日俱增。他們聯合起來,在武則天麵前進讒言,企圖打壓林澈。

“陛下,林澈如今在朝堂上結黨營私,他推廣那些新奇玩意兒,不過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恐怕有不臣之心。” 一位大臣在武則天麵前說道。

武則天聽後,心中再次起疑。她雖欣賞林澈的才華,但也擔心他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於是,她決定試探林澈。

這日,武則天傳召林澈進宮。林澈進宮後,發現武則天臉色陰沉,心中不禁一緊。

“林中郎將,近日有人參你結黨營私,意圖不軌,你可有話說?” 武則天冷冷問道。

林澈心中明白,這是有人在背後陷害他。他趕忙跪地,誠懇說道:“陛下,臣對大唐忠心耿耿,日月可鑒。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的繁榮昌盛,絕無半點私心。至於結黨營私,更是無稽之談。”

武則天盯著林澈,目光犀利:“那你如何解釋你在朝堂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大臣都對你唯命是從?”

林澈沉思片刻,說道:“陛下,臣在朝堂上提出一些建議,得到部分大臣認可,是因為這些建議對國家有利。臣從未刻意拉攏大臣,若陛下不信,可派人調查。”

武則天見林澈言辭懇切,不像是在說謊,心中的疑慮稍減。但她仍不放心,說道:“林中郎將,朕希望你能明白,朕看重你的才華,但你也不可恃才傲物。若你真有不臣之心,朕絕不姑息。”

林澈連忙磕頭:“陛下放心,臣定當謹言慎行,為大唐儘忠。”

從宮中出來後,林澈深知自己處境危險。他明白,那些嫉妒他的大臣不會輕易放過他,他必須想辦法應對。回到公主府後,他將此事告知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氣憤不已:“這些人真是可惡,竟如此陷害你!林郎,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反擊。”

林澈點頭:“公主說得對。我們先不動聲色,暗中收集那些大臣的罪證。隻要抓住他們把柄,看他們還如何在陛下麵前汙蔑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