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自救助流民後,聲名更盛,可朝堂風雲變幻,暗潮洶湧。太平公主與他雖情比金堅,卻也深知前路艱難,諸多勢力對他們虎視眈眈。這日,林澈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言辭隱晦,提及白馬寺近日將有一場關乎天下大勢的 “天機之辯”,邀請他務必前往。林澈心中疑惑,與太平公主商議後,決定赴約一探究竟。
白馬寺,這座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的古刹,曆經數百年歲月洗禮,依舊莊嚴肅穆。寺前古柏參天,香煙嫋嫋,往來香客絡繹不絕。林澈身著一襲月白長袍,頭戴黑色襆頭,腰佩銅製腰牌,混入人群之中。他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
剛踏入寺門,林澈便瞧見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上圍聚了不少人。人群中央,一位身著灰色僧袍的高僧正端坐在蒲團之上,麵容祥和,眼神卻透著幾分深邃。在高僧身旁,站著一位身著華服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氣宇不凡,手中搖著一把折扇,扇麵上繪著一幅太極八卦圖。
林澈心中一動,直覺告訴他,這兩人或許就是這場 “天機之辯” 的關鍵人物。他擠過人群,來到前排,找了個位置站定。此時,那中年男子開口說道:“今日在這白馬寺前,有幸與高僧共論天機。在下聽聞,佛法講究因果輪回,萬事皆有定數。可依我看,這天下局勢變幻莫測,又何來定數之說?”
高僧微微頷首,雙手合十,緩緩說道:“施主,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天下大勢,看似無常,實則皆在因果之中。就如這王朝興衰,皆因人事而起,人事若順天應道,則國富民強;若逆天而行,則災禍連連。此乃天機,不可不察。”
中年男子冷笑一聲:“高僧所言,太過玄虛。依我看,隻要手握權勢,便能掌控天下。這所謂的天機,不過是弱者用來自我安慰的借口罷了。”
林澈聽著兩人的爭論,心中暗自思忖:這兩人看似在辯佛法與天機,實則話裡有話,背後恐怕隱藏著更深的政治意圖。他忍不住開口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但在我看來,天下大勢,既非全由定數,也非僅憑權勢就能左右。”
眾人聞言,紛紛將目光投向林澈。高僧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問道:“施主此言,倒是新奇。還望施主能詳細說說。”
林澈拱手行禮,說道:“回高僧,在下以為,這天下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棋局,每個人都是棋子。而推動棋局發展的,並非隻有所謂的定數和權勢。科學知識、民生福祉,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拿農事來說,掌握先進的耕種技術,能讓糧食增產,百姓富足;水利工程建設得當,可抵禦水患旱災,保一方平安。這些,不正是影響天下大勢的關鍵因素嗎?”
中年男子眉頭一皺,不屑道:“哼,你不過是個毛頭小子,懂什麼天下大勢?這些奇技淫巧,如何能與權勢相提並論?”
林澈不卑不亢地回應:“權勢雖能帶來一時的榮耀,但失去了百姓的支持,終是空中樓閣。而科學知識,能實實在在地改善百姓生活,讓國家根基穩固。就像我在邊關,利用火藥製成火器,擊退吐蕃大軍,保衛了大唐百姓。這難道不比空有權勢更有意義嗎?”
高僧微微點頭:“施主所言極是。佛法也倡導普度眾生,而改善民生,正是普度眾生的一種方式。科學知識與佛法,看似不同,實則殊途同歸,皆為讓世人離苦得樂。”
中年男子臉色微變,正欲反駁,這時,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位老者。老者身著一襲黑袍,白發蒼蒼,眼神卻極為犀利。他看了看林澈,又看了看中年男子和高僧,緩緩說道:“三位的言論,各有千秋。但這天下大勢,如今已到了關鍵節點。武氏掌權,李唐舊臣蠢蠢欲動,各方勢力紛爭不斷。在這亂世之中,究竟誰能順應天機,撥亂反正,還天下一個太平?”
林澈心中一震,他聽出老者話中深意,忍不住問道:“敢問老先生,依您之見,誰才是順應天機之人?”
老者微微一笑,目光越過眾人,望向遠方:“天機不可泄露。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便是能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者,方能得民心,進而得天下。”
林澈沉思片刻,說道:“老先生所言,讓我茅塞頓開。在這宮廷政治鬥爭之中,我們時常迷失方向,卻忘了最根本的是百姓。隻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中年男子卻冷哼一聲:“說得輕巧,這朝堂之上,權力鬥爭錯綜複雜,哪有那麼容易?”
老者看了中年男子一眼,說道:“正因為艱難,才更顯珍貴。若隻知追逐權力,不顧百姓死活,即便一時得勢,也終將被曆史所淘汰。”
此時,天色漸暗,夕陽的餘暉灑在白馬寺的殿宇之上,映出一片金黃。這場 “天機之辯”,也在眾人的沉思中暫告一段落。林澈深知,今日聽到的這些言論,絕非偶然,背後或許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或是轉機。
離開白馬寺後,林澈徑直回到府中,將今日的所見所聞告知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秀眉微蹙,沉思片刻後說道:“林郎,此事恐怕不簡單。那中年男子和黑袍老者的身份,我們必須儘快查清。這背後說不定與武三思等人有關,他們或許又在謀劃什麼陰謀。”
林澈點頭道:“公主所言極是。我總覺得,今日這場‘天機之辯’,像是有人故意設下的局,意在試探各方的態度。我們必須小心應對,切不可落入他們的圈套。”
就在林澈和太平公主商議對策之時,另一邊,武三思正與幾個親信在密室中謀劃著什麼。武三思麵色陰沉,眼中閃爍著陰鷙的光芒:“今日在白馬寺,那個林澈竟然敢當眾反駁我安排的人。他最近風頭太盛,若不加以打壓,日後必成大患。”
一個親信諂媚地說道:“大人,不如我們找個機會,暗中除掉他?”
武三思冷笑一聲:“沒那麼簡單。林澈如今深得太平公主信任,又在邊關立下戰功,朝堂上也有不少人支持他。若是貿然動手,定會引起軒然大波。我們需從長計議,先想辦法削弱他的勢力。”
另一個親信獻計道:“大人,我們可以在他救助流民的事情上做文章。散布謠言,說他私吞救濟物資,意圖謀反。這樣一來,既能抹黑他的名聲,又能讓陛下對他產生懷疑。”
武三思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此計甚妙。但要做得天衣無縫,不能讓太平公主和林澈抓到把柄。”
與此同時,林澈也在積極準備應對之策。他深知,在這宮廷政治鬥爭的漩渦中,隻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才能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他開始暗中聯絡朝中的一些忠義之士,組建自己的勢力。這些人,有的是在救助流民過程中結識的,有的則是欽佩他在邊關的戰功而主動投靠。
幾日後,長安城中突然傳出謠言,說林澈在救助流民時,私吞大量物資,中飽私囊。謠言迅速傳開,百姓們議論紛紛,朝堂之上也有人開始對林澈產生質疑。太平公主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立刻找到林澈商議對策。
林澈卻顯得很冷靜,他安慰太平公主道:“公主莫急,這顯然是有人故意造謠,想要抹黑我。我相信,清者自清,隻要我們把事情查清楚,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太平公主看著林澈堅定的眼神,心中稍安:“林郎,我相信你。但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找出幕後黑手。”
林澈點頭道:“我已經派人去調查了。這些謠言來得如此突然,背後肯定是武三思等人在搗鬼。我們就將計就計,順著這條線索,揪出他們的狐狸尾巴。”
林澈一邊安排人手調查謠言的源頭,一邊著手整理救助流民時的賬目和物資分配記錄。他要讓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問心無愧。同時,他還發動那些受過他救助的流民,讓他們站出來為自己作證。
流民們得知林澈被汙蔑,紛紛義憤填膺。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來到朝堂外請願,為林澈鳴不平。“林中郎將是好人,他救了我們的命,怎麼可能私吞物資!”“請陛下明察,還林中郎將一個清白!” 百姓們的呼聲此起彼伏,引起了朝堂上下的震動。
武則天得知此事後,下令徹查。武三思本以為這次能借此機會扳倒林澈,卻沒想到事情反而朝著他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調查結果很快出來,林澈救助流民的賬目清晰,物資分配合理,並無任何私吞的跡象。而那些謠言的源頭,也逐漸指向了武三思的親信。
武則天大怒,嚴懲了那些散布謠言的人,並對武三思進行了嚴厲的斥責。武三思心中又氣又恨,卻又無可奈何。這次的陰謀不僅沒有得逞,反而讓林澈在百姓和朝堂上的威望更高了。
經此一役,林澈和太平公主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武三思等人的陰險狡詐。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充滿了挑戰,但他們毫不畏懼。在這宮廷政治鬥爭的漩渦中,他們攜手共進,憑借著智慧和勇氣,一次次化解危機。而林澈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一個能在朝堂上獨當一麵的人物,為日後輔佐李隆基上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