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超級武神 > 第六百四十七章 遠古大能

第六百四十七章 遠古大能(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第六百四十七章遠古大能

為了加深效果,林牧繼續模仿當年斬仙飛刀中那道神秘聲音的語氣:“等待萬年,終於有人推開了遠古的道門,年輕人們,屬於你們的時代,即將到來,偉大的使命,將交由你們肩負。”

“不知前輩尊姓大名?”

尚伏龍目光微微閃動,他沒有尋常天才那麼容易欺騙,眼神裡明顯還有疑慮,不過語氣上還是保持著應有的客氣,以免真的得罪了遠古大能。

“吾不過是洪荒苟延殘喘之輩,等待至今,隻為尋找能延續吾之傳承者,名字早已埋藏在了那洪荒破碎的大劫之中。”

林牧蒼涼的說道。

聽他言語中沒有絲毫的自吹自擂,反而自嘲為苟延殘喘之輩,眾天才更是相信,這必是位真正的大能。

“傳承者?”

司徒傲龍與尚伏龍向來對立,自然不肯讓尚伏龍出風頭,立即上前一步,“前輩,不知如何才能得到傳承,是否有什麼考驗?”

“孺子可教也。”

林牧讚賞的看了司徒傲龍一眼。

這句話,是老師吳青雲記憶中那個世界的名言,在靈武大6並沒有,眾天才聽了都眼睛一亮,覺得這前輩說話真是與眾不同,頗具古風,不愧是遠古大能。

“前輩,不知有什麼考驗?”

淩子霄也站了出來,用一種傲然的語氣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曆史在不斷展,我輩武者,定然不會比遠古時的俊傑遜色,前輩的傳承到了我手中,必能揚光大。”

“想要繼承吾之傳承,必定需要有適合修行吾道的心性和悟性。”

林牧緩緩道,“遠古之時,貧道曾著有一書,名道德經,爾等之中,誰對此書的見解最深,就能繼承吾之傳承。”

說話間,他臉上帶著鼓勵後輩的笑意,心中則暗道:“看老子怎麼坑死你們。”

所謂道德經,是老師記憶中那個世界最偉大的悟道書籍之一。

在那個世界,數千年不知多少先賢智者投身其中,去研究此書,結果也沒有一人能真的完全參悟。

這些年,林牧時常也會去品味此書,結果也同樣始終是一知半解。

隻要用這本書的內容,他有把握將眼前這些自命不凡的天驕們坑得死死的。

“哈哈哈,前輩,對於解讀道書,晚輩最是擅長,前輩請放心將這道德經說出來,晚輩必定不會讓你失望。”

第(1/3)頁

第(2/3)頁

尚伏龍一聽,立即自信滿滿的大笑起來。

“哼,很不巧,在這方麵,我也自認從小就有著與眾不同的天賦,絕對比某些人要強。”

司徒傲龍不甘示弱的接口說道。

“我同樣很感興趣。”

唐鈺懶洋洋道。

其他天驕也都神色各異,眼睛裡有著期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林牧沒有故意掉胃口,很快就聲音滄桑的低吟道。

隻是一句話,無數天才就身軀猛顫,臉上流露出了強烈的震撼。

就連冰冷如劍的蘇青,神色也忽然一呆,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後方的莊不凡,眼睛裡奇光陡射,真正的變得驚異。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林牧的聲音,似忽遠忽近,縹緲不定,聽起來更像是大道之音。

這是林牧特意將神魂之力摻雜在其中所製造出來的效果。

眾天才全部震撼連連,心神轟鳴,這每一個字,他們都從未聽過,但能清晰判斷出,這些話比他們以往看過的任何書籍,都要更深奧。

這時尚伏龍眼裡,已經沒了之前的質疑,看向林牧的目光,充滿了敬畏。

此刻,他也真的把林牧當成了遠古大能。

不是遠古的得道大能,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精妙絕倫的句子來。

“天地不仁,以萬物之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沒過多久,當林牧這句話一出,許多人臉上,都浮現出恐懼的神色。

這句話的本意,是闡述天地無私,大道平等。

但在場眾人隻是第一次聽到,普通人哪裡能這麼快領悟出其中深意,隻能從表麵意思來理解,將這句話當做是天地無情,聖人冷漠的話語。

第(2/3)頁

第(3/3)頁

“原來在天地和聖人的眼裡,我輩生靈都隻不過是芻狗。”

有人甚至失魂落魄的跪坐在地上。

不過像蘇青和卓不凡這種天驕,悟性卻不是常人能比的,他們察覺出這話背後的真意,倒是比普通人冷靜的多。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整篇道德經並不短,林牧也在故意放慢語,但一刻鐘後,還是全部說完了。

當最後一個字落下,道觀大門前方,已陷入一陣長長的死寂。

所有人,都被那一字一句的經典大道語錄,給深深震撼,沉浸到一種無法自拔的感悟中。

這種感覺林牧很清楚。

當他第一次從吳青雲的記憶中,讀取到這篇道德經時,當真是奉為聖殿,甚至一度以為,隻要參悟這本書,就能立地成聖,得道飛升。

可後來他無疑現,這頂多讓他增添一些感悟,對他的武道修行,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提升作用。

道理很簡單,道德經述說的道,距離他現在的境界太遙遠。

就好像一隻螞蟻,就算把人類的極品功法擺在它麵前,它也同樣不可能從中參悟到什麼。

但也不是沒有收獲。

通過這事,林牧徹底明白,真正的道,不在玄妙的話語中,而是在腳下,需要自己腳踏實地,一步步的尋找。

半晌後,前方眾天才們,終於有了反應,開始出聲音。

不過他們的聲音,都幾乎喃喃自語,還在品味和試圖理解道德經中的話。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資質稍微愚鈍的人,特彆喜歡這句話,不斷的反複念叨,甚至偶爾神色激動,覺得這位前輩的傳承,應該是為自己這種人準備的。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一些邪惡刁毒的,則將這句話視為至理名言,暗暗歡喜。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