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信站在家中的陽台上,望著遠處的青山綠水,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寧靜。退休後的日子,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曾經忙碌的工作和家庭責任,如今都已放下,他終於有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有信,退休了打算乾點啥?”老伴李娟在廚房裡一邊忙碌,一邊問道。
張有信微微一笑:“我想學點新東西,比如唱歌、朗誦,還有國畫。”
李娟停下手中的活,抬起頭看著他:“你這想法不錯,正好有時間了,多學點東西。”
於是,張有信開始了他的退休生活,充滿了新奇和挑戰。
k歌:用歌聲表達內心
張有信第一次走進社區的ktv時,心中有些緊張。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在退休後嘗試這樣的活動。但當他拿起麥克風,隨著音樂的節奏唱出第一句時,他發現自己完全沉浸其中。
“有信,你這嗓音不錯啊!”社區的老夥伴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張有信微微一笑:“我也是第一次嘗試,沒想到還挺有意思。”
他開始每周都去ktv,和老夥伴們一起唱歌。他喜歡那種通過歌聲表達內心情感的感覺,每一次演唱都讓他感到無比的放鬆和愉悅。他甚至開始參加社區組織的歌唱比賽,雖然沒有獲獎,但他享受這個過程。
“有信,你越唱越有感覺了。”李娟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對他說。
張有信點了點頭:“唱歌讓我找到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我很喜歡。”
朗誦:用聲音傳遞力量
除了唱歌,張有信還對朗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買了一本《朗誦技巧》,每天清晨在家中的陽台上練習。他喜歡那種通過聲音傳遞文字的力量,每一次朗誦都讓他感到心靈的震撼。
“有信,你這朗誦太有感染力了!”社區的文藝骨乾王老師在一次朗誦會上對他說。
張有信謙虛地笑了笑:“我隻是喜歡,希望能通過聲音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美好。”
他開始參加社區的朗誦活動,甚至在一次社區文藝晚會上,他朗誦了一首《再彆康橋》,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他發現,朗誦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
“有信,你的朗誦真的很棒。”老伴李娟在台下為他鼓掌。
張有信心中充滿了成就感:“我隻是想用聲音傳遞更多的情感。”
國畫:用畫筆描繪生活
張有信對國畫的興趣始於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社區文化中心看到了一幅國畫作品,那幅畫中的山水讓他心生向往。於是,他報名參加了國畫班。
“有信,國畫講究的是意境和筆觸,你要慢慢體會。”國畫老師在課堂上對他說。
張有信點了點頭,他開始用心學國畫的技巧。他喜歡那種通過畫筆在宣紙上勾勒出山水、花鳥的過程,每一次作畫都讓他感到無比的寧靜和滿足。
“有信,你的國畫進步很快啊!”同學們在一次作品展示中對他說。
張有信微微一笑:“我隻是喜歡,希望能通過畫筆描繪出我心中的世界。”
他開始在家中創作,他的作品從最初的生疏逐漸變得生動起來。他甚至在一次社區文化展覽中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許多人的讚賞。
“有信,你的畫真的很有意境。”老伴李娟在欣賞他的作品時說道。
張有信點了點頭:“我隻是想用畫筆記錄下生活中的美好。”
退休後的張有信,通過學習k歌、朗誦和國畫,找到了新的生活樂趣。他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新奇和挑戰,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退休老人如何通過學習新技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滿足。
“有信,你真的變了,變得更有活力了。”李娟在一次晚餐後感慨道。
張有信微笑著:“我隻是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