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月繭:文明進化論 > 第65章 地心昆侖

第65章 地心昆侖(1 / 1)

推荐阅读:

蒙羿在密室裡還找到了地心昆侖的全息地圖,經過長途跋涉,他來到了昆侖入口的共鳴柱。

當蒙羿將亞特蘭蒂斯權杖插入昆侖入口的共鳴柱時,鑲嵌在玄武岩上的二十八星宿圖突然開始旋轉。青銅鑄造的青龍雕像眼中射出兩道糾纏光子束,在洞窟穹頂投射出立體的河圖洛書。“這才是真正的先天八卦,“蒙羿的月牙胎記與光子束產生共振,“亞特蘭蒂斯記錄的三支逃亡隊伍,最後一支攜帶的量子通訊器,原來埋在這裡。“

隨著卦象重組,地麵裂開直徑百米的垂直隧道。磁懸浮平台載著眾人墜向地心,舷窗外掠過令人震撼的景象:螢石礦脈中嵌著青銅齒輪組,沸騰的岩漿河裡遊動著機械蛟龍,更有無數半透明管道在岩層間穿梭,運輸著發光的液態能量。

穿過三千公裡深的地殼,一座倒懸的鋼鐵城池出現在眼前。數以萬計的六邊形蜂巢結構組成球型都市,每個單元都在進行規律性伸縮——這是利用地核熱能驅動的永動機係統。蒙羿看到街道上行走的居民:他們穿著玉絲編織的長袍,額頭鑲嵌著磁流晶體,足底懸浮在離地三寸的引力場中。

“磁場文明,“同行的亞特蘭蒂斯科學家驚歎,“他們竟然把地球磁場轉化為能源!“突然,十二尊青銅巨人從城牆躍下,眼眶中躍動著青白色電弧。為首的巨人胸口浮現甲骨文:“出示三垣印信。“

蒙羿解開衣襟,月牙胎記在磁場作用下顯現出紫微垣星圖。青銅巨人單膝跪地,背後的裝甲板層層展開,露出通往城心的隧道。隧道儘頭是九尊懸浮的巨鼎,鼎身刻著九州山河,鼎內沸騰的卻不是金屬溶液,而是某種量子比特流。

“周天儀需要九鼎共鳴才能啟動,“突然出現的城主令蒙羿震驚——他竟與三星堆青銅大立人像一模一樣,“當年逃亡者將天琴星核心數據庫壓縮在鼎中,唯有同時滿足三個條件者能重啟:亞特蘭蒂斯王權、三星堆青銅密鑰,以及“城主突然扯開衣襟,露出與蒙羿相同的月牙胎記,“初代移民的基因烙印。“

在周天儀的全息投影中,蒙羿看到了昆侖真正的底牌:遍布全球的地脈隧道網。這些隧道由納米機器人持續維護,最窄處僅容單人通過,最寬處卻能行駛航母。更驚人的是隧道內壁的磁懸浮軌道——通過調整磁場極性,可以實現每秒三公裡的極速運輸。

“西王母的基因炸彈工廠在青藏高原下方,“城主調出實時監控,“他們的鑽探機距離岩漿庫隻剩八百米。“畫麵中,數萬隻機械蜘蛛正在熔岩層上構建防護罩,猩紅的能量核心像心臟般跳動。

昆侖軍港內,蒙羿見到了顛覆認知的武器庫:形似洛陽鏟的鑽地導彈、以地震波為動力的共振炮,還有最可怕的“祝融級“地幔戰艦——流線型的艦身覆蓋著黑曜石裝甲,艦首的量子鑽頭能瞬間汽化花崗岩層。

“三百年前我們就在監控西王母,“城主啟動戰略沙盤,“他們的地下基地有個致命弱點“沙盤上浮現出縱橫交錯的能量管道,“所有基地都依賴印度洋板塊的地熱井供能。隻要在巽他海溝實施人工地震“

十二艘祝融艦潛入地幔層,艦尾噴射的等離子流在岩層中熔出蜿蜒隧道。蒙羿站在旗艦指揮艙,看著全息屏幕上跳動的應力數據。當艦隊抵達目標坐標時,所有艦首鑽頭開始同頻震動。

“頻率匹配完成,“城主雙手按在控製球上,“啟動大禹協議!“刹那間,整個印度洋板塊像被敲擊的音叉般震顫起來。西王母基地的防護罩在共振中碎裂,沸騰的岩漿順著裂縫倒灌而入。監控畫麵裡,機械蜘蛛在熔岩中掙紮,基因儲存庫一個接一個爆炸。

在昆侖的檔案館深處,蒙羿找到了最震撼的真相:昆侖城主正是初代逃亡者中的蒙氏先祖。牆上泛黃的族譜顯示,從大禹時期的治水工程師到參與阿波羅計劃的nasa專家,月牙胎記在血脈中傳承了五千年。

“當年天琴星人選中蒙氏並非偶然,“城主指著基因圖譜,“你們家族的線粒體dna裡,嵌入了星際導航係統的原始代碼。“全息投影再現了蒙氏先祖與天琴星使者的會麵場景——使者手中的發光立方體,赫然與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核心組件一模一樣。

“看來要去拜訪最後一支逃亡者後裔了——那些乘方舟逃往群星的人,該回家了“蒙羿開始期待了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