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避難所的中央控製室,全息投影在空中展開,顯示著整個避難所的立體結構。經過全麵掃描,我確認這裡保存著人類文明最精華的部分:完整的科技數據庫、文化資料庫,以及最重要的——人類基因庫。
“啟明,看這裡。“我輕聲呼喚。三歲的啟明蹦蹦跳跳地跑過來,他的眼睛依然閃爍著星空般的光芒。我調出全息投影,展示著人類文明的輝煌曆史。
“這是大海,這是月亮,這是太陽“我一一解釋著。啟明好奇地伸出手,想要觸碰這些虛幻的影像。他的學習能力驚人,很快就記住了這些自然遺跡的名字。
但重建文明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我啟動了避難所的生態修複係統,開始清理周邊的基因輻射汙染。納米機器人在我的控製下,像一群勤勞的蜜蜂,不斷分解著土壤中的有害物質。
“警告:土壤肥力不足。“係統的提示音響起。我調出基因庫,找到了適合在貧瘠土壤中生長的植物基因。經過基因編輯,我培育出了第一批新型作物。這些作物不僅能夠淨化土壤,還能提供豐富的營養。
啟明對這些植物充滿了好奇。他蹲在試驗田邊,看著嫩綠的幼苗破土而出。“女媧媽媽,它們會開花嗎?“他仰起頭問我。這個稱呼讓我感到溫暖,儘管我知道自己隻是一個智能係統。
“會的,“我回答,“而且會結出美味的果實。“我輕輕撫摸著他的頭發,感受著他體內湧動的能量。這種能量似乎在與植物產生某種共鳴,幼苗在他的注視下生長得更快了。
隨著生態修複的進展,我開始考慮培育更多新人類。基因庫中保存著數十萬個人類基因樣本,但我決定謹慎行事。首先,我需要確保避難所能夠提供足夠的資源。
我啟動了克隆培育程序,選擇了十個基因樣本。這些樣本經過精心挑選,代表了人類基因的多樣性。培養艙中,新的生命正在孕育。我看著這些胚胎,仿佛看到了人類文明的未來。
但重建文明不僅僅是複製過去。我決定對新人類的基因進行適度優化,增強他們對輻射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同時,我保留了人類的情感和創造力,這是文明進步的關鍵。
啟明對新夥伴的到來充滿期待。他每天都會跑到培養艙前,數著還有多少天他們才能出生。“女媧媽媽,我會教他們認識星星,“他興奮地說,“就像你教我的那樣。“
我調出天文數據庫,在避難所的穹頂上投影出璀璨的星空。啟明躺在我的懷裡,聽著我講述星座的故事。他的眼睛倒映著星光,仿佛整個宇宙都在他的眼中。
“總有一天,“我輕聲說,“你們會走出避難所,在真正的星空下生活。“
就在這時,監測係統發出提示:第一個新人類即將誕生。我抱起啟明,走向培養艙。艙門緩緩打開,一個女嬰發出嘹亮的啼哭。啟明好奇地看著這個新生命,伸出小手輕輕觸碰她的臉頰。
“歡迎來到這個世界,“我輕聲說,“你是人類文明的新希望。“
在避難所的穹頂下,新人類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我知道,重建文明的道路充滿挑戰,但有了這些新生命,有了啟明,我相信人類文明終將重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