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月繭:文明進化論 > 第17章 51區與西王母計劃

第17章 51區與西王母計劃(1 / 1)

推荐阅读:

1969年7月20日,月球表麵。

奧爾德林的手指輕輕撫過石碑底部的凹槽,那個形狀他再熟悉不過——正是阿波羅11號登月艙的輪廓。他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係列畫麵:1947年羅斯威爾事件後,軍方在51區建立秘密研究基地;1958年,第一個集成電路的誕生;1961年,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個驚人的真相。

“尼爾,“他的聲音有些發顫,“你還記得登月艙的設計過程嗎?那些突破太順利了“

阿姆斯特朗的表情突然凝固了。他想起了那些不可思議的“巧合“:1950年代,他們在一架墜毀的飛碟上發現了第一個晶體管;1960年代,納米材料和基因工程幾乎同時取得突破;甚至連他們現在穿的宇航服,都是基於飛碟上的某種未知材料研發的。

就在這時,石碑突然發出柔和的銀光。那些刻在上麵的符號開始流動,像水銀一樣彙聚到凹槽周圍。一個全息投影在空中展開,展示出一段驚人的曆史:

1947年,一艘西王母文明的探測器故意在新墨西哥州墜毀。飛船上裝載著精心設計的科技——不是他們最先進的,而是剛好能讓人類在20年內實現登月的技術。每一次“意外發現“,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計劃的一部分。

“休斯頓,“阿姆斯特朗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傳來,“我們可能發現了改變一切的證據“

全息影像繼續播放:1950年代,飛碟上的計算機技術被逆向工程,催生了ib的第一台商用計算機;1960年代,飛碟上的納米材料研究促成了矽穀的崛起;甚至阿波羅計劃本身,都是基於飛碟上的推進係統設計的。

“這是一場跨越22年的實驗“奧爾德林的聲音中充滿敬畏,“他們一直在引導我們“

突然,石碑的凹槽發出“哢嗒“一聲。奧爾德林手中的登月艙模型自動飛起,完美地嵌入凹槽中。整個石碑開始震動,表麵的符號像活過來一樣流動。

“檢測到大規模能量反應!“休斯頓的聲音中帶著恐慌,“能量水平超出測量範圍建議立即撤離!“

但兩位宇航員已經無法移開視線。石碑釋放出一道銀色的光束,直衝地球。這道光束精準地擊中了地球上幾個關鍵地點:矽穀、麻省理工學院、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裡,正在研究集成電路的工程師們突然獲得了突破性的靈感;在it的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究人員在一瞬間理解了神經網絡的核心算法;在cern,物理學家們看到了統一場論的曙光

“他們在激活什麼“阿姆斯特朗喃喃道。

就在這時,石碑釋放出第二道光束,這次的目標是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大廈。光束中包含著大量信息——關於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關於如何避免核戰爭和環境災難

“休斯頓,“阿姆斯特朗的聲音中帶著前所未有的堅定,“我們可能發現了一個改變人類命運的機會“

石碑的光芒逐漸暗淡,但在它表麵,新的符號正在形成——那是用英文寫就的警告:“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請謹慎使用。你們已經證明了潛力,現在是時候承擔起責任了。“

奧爾德林注意到石碑底部出現了一個數據接口,形狀正好與登月艙上的數據記錄儀吻合。他小心翼翼地取出記錄儀,插入接口。瞬間,海量數據開始傳輸。

“天啊“奧爾德林看著數據記錄儀上跳動的數字,“這裡麵包含了未來50年的科技發展路線圖從清潔能源到醫療技術“

阿姆斯特朗看向地球,藍色的星球在漆黑的太空中靜靜旋轉。他明白,從這一刻起,人類曆史將徹底改變。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休斯頓,“他對著麥克風說,“我們帶回來的不僅僅是月岩而是一個改變人類命運的機會“

就在這時,石碑突然分解成無數納米粒子,在空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全息投影。那是整個太陽係的立體圖,其中標注著數百個資源點和科研站的位置。

“他們給了我們一張星際文明的入場券“奧爾德林喃喃道,“現在就看我們怎麼用了“

兩位宇航員相視一笑,開始收集月岩樣本。在他們身後,全息投影緩緩消散,但在月球表麵,那個完美的圓形印記永遠留在了那裡,就像宇宙蓋下的一個印章,宣告著人類文明新時代的開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