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劍閣聞鈴 > 125 歪門邪道+各有算計(大修)

125 歪門邪道+各有算計(大修)(1 / 1)

推荐阅读:

第125章歪門邪道

白帝城這樣的地方,世間哪個修士不想去領略一二?

何況王恕隻說試試,實在不值得懷疑。

周滿、金不換二人皆未多想,隻知機會難得,生怕他反悔,趕緊帶著到排雲樓投名帖。

入學宮時領的劍令,與他們心魂相係,便算是他們的“名帖”。

隻需交由負責的楊執事,蓋上一枚能參與春試抽簽的杜鵑花印即可。

蓋周滿與金不換時,都一切正常。

可輪到王恕時,這位楊執事卻不免瞪圓了眼睛,麵露異樣,頻頻向他看了好幾眼。

在把杜鵑花印蓋好後,他終於小聲道:“那個,得先提醒……按照規則,春試時使用的一應法器、丹藥,皆須先交由學宮檢驗,並不是什麼都能在台上用的……”

周滿當時看了他一眼,沒吭聲,但從排雲樓出來後,便沒忍住道:“彆人不提醒,獨獨提醒菩薩,算什麼意思?瞧不起誰呢?”

金不換卻是歎了口氣:“可惜了,我原本還想,若能用長生戒,又有一命先生的丹藥,春試再難,相比也能挺過前麵幾輪才是。若是這樣的規則……那邪門歪道,恐怕是搞不了了……”

周滿隻道:“既是參試,怎能老想著歪門邪道?何況我們菩薩,自該堂堂正正。”

金不換看向她。

周滿道:“不還有三個月嗎,怕什麼?咱們早晚讓他們知道,什麼叫‘莫欺少年窮’!”

王恕有些遲疑:“三個月,夠麼?”

周滿心道,自己前世被剔劍骨都修煉出來了,王恕既能寫出《萬木春》劍譜前四式,可知悟性極高,潛力極大,隻要耐心調教,必成大器。她一個前世準帝主,難道還教不了一個小小的泥菩薩?

她自信一笑:“有我在,你放心。”

然後,僅僅過了一天,笑容就在她臉上變得僵硬,並且漸漸消失——

人生或許能求一圓滿,但話卻是萬萬不該說太滿的。

周滿自問,王恕修煉天賦差,她是一直都知道,且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的。

可她萬萬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

這個人根本連四肢都不協調!

次日清晨,東舍院落,她一個簡單的出劍招式,教了十遍,指點了五回,可王恕竟沒有一次做對!

不是出劍慢了,便是步法快了。

無論怎麼調整,總是差上一些。但你要停下來問他劍式的要義和動作的順序,他又答得十分精準,沒有半點錯處!

在教過第十一遍仍然沒見到半分成效之後,周滿麵帶震撼,終於沒忍住問:“一命先生就從來不讓你學學什麼五禽戲之類的,強健一下身體,協調一下……四肢?”

怎麼會有人的手腳就像是從彆人那兒借來急著要還一樣?

王恕分外無辜:“自小體弱,後來學過,但沒學會。”

周滿:“……”

怎麼會有當大夫的人,自己連五禽戲都沒學會!

這一刻,她就深深體會到了當初劍夫子的苦處:真不是沒有師德不想教,要把這一尊泥菩薩打磨成材,何異於鐵杵磨成針、朽木雕棟梁?難度實在太高。

在教王恕的第一天,東舍還來了不少人圍觀,甚至混進來一隻不知哪兒飛來的野雞,一道在邊上咕咕叫喚。

畢竟學宮這邊的春試名單一出,誰也沒想到參劍堂赫赫有名的“門外劍”也要參加,一時間引得人人議論,反倒比宋蘭真、周滿、陸仰塵這樣的大熱門更使人關注。

金不換悄悄表示過擔心:“這麼多人來看著,未免吵嚷,是否換個地方?”

周滿幽幽看他一眼,隻道:“你多慮了。”

果然,僅僅第二天,人就直接少了一半;到第三天時,廊下已經隻剩了那隻野雞……

後來,乾脆連那隻野雞都看不下去了——

一夜之間,不知所蹤。

原地隻留下一根雞毛,在秋儘冬來的寒風裡飄蕩。

那一天,金不換盯著這根雞毛,萬分篤定地說:“冬天到了,北雁南飛,雞也是禽類,想來是天冷了,回南方避寒了。”

王恕卻有幾分沉寂,問周滿:“是我學劍實在不好吧?”

周滿回神,立刻道:“不,當然不!”

她對自己向來嚴苛,但也深知打擊過大很容易使人半途而廢,便咳嗽一聲,一本正經道:“你修煉的進境比起旁人,固然不算快,可比你自己來說,已然是進步巨大。正所謂,‘有誌者,事竟成’,許多事不堅持一下,實不知會是什麼結果。大家必是看出了你的潛力,心生危機,都抓緊時間回去修煉了。”

王恕修煉的天賦雖然不高,可論“紙上談兵”卻一向厲害,豈能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水準如何?

上午練完同金不換一道回去的路上,他輕歎:“周滿這個人,騙人的時候真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金不換促狹道:“可有時候,謊話能使人心中好受些不是?”

王恕同他對望一眼,便慢慢笑起來——

是的,至少善意的謊言是如此。

但周滿並不認為自己是在撒謊,一切的言語隻是達成目的的手段,哄騙王恕繼續往下修煉才是最重要的,至於用什麼方法,並無所謂。

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她毫不吝惜自己的鼓勵。

哪怕隻是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她也大加讚賞,仿佛王恕的確是個修煉奇才、百年難遇一般。

如此,過了小三個月。

也不知是謊話說了一千遍就成真,騙人的同時連自己也被說服了,還是王恕在重新馴服了四肢後,進境確實喜人,終於能在自己手下走過二十招,周滿竟覺得他能修煉到這境地,簡直使人大為驚喜,他日必成大器!

有那麼幾天,她晚睡休息前都會忍不住在心中得意——

菩薩此次春試,必定一鳴驚人。

而能將這一段朽木雕琢成如今模樣的自己,更是耐性驚人,值得欽佩。

直到翻過年的某一日,望帝找她探討對付張儀的事,回來下劍壁時,遇到李譜。

這位剛入參劍堂時也不幸淪為“門神”的南詔國國師的弟子,正舉著他那麵退堂鼓,一頓亂錘。

鼓聲隆隆,震人心魄。

一時隻見得風搖樹擺,亂石崩濺,連一隻偶然從遠處跑過的野雞,都突然咕咕兩聲,好似一下沒了求生欲,乾脆垂頭喪氣,原地趴窩。

周滿大為震撼:才三個月不見,怎麼連一向離譜的李譜都變得如此離譜!

然而李譜捶完鼓後,看起來卻比那隻雞還要喪氣三分:“哪怕不學劍,退堂鼓如今才剛能到崩石之境,使禽獸消失戰意……我實力如此不濟,到了春試,要怎樣認輸,才比較體麵呢?”

周滿站在他後麵,嘴角抽了一下。

李譜沒發現她,隻搖頭一聲長歎:“整座學宮現在怕是找不出比我更弱的人了,更彆說全天下敢來參試的……唉,等師父來看我比試,又要挨罵了……”

周滿:“……”

突然一陣麻木,心情沉重得宛如前麵那隻耷拉著腦袋的野雞。

固然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可能進參劍堂的有幾盞省油的燈?李譜都在這段時間裡變得如此離譜,那其他人豈不……

這天晚上回去,她輾轉反側,好不容易睡著,竟做了個噩夢。

她夢見自己站在玉皇頂上傳法,竟然來了王恕和金不換,自己對王恕青眼有加,誇讚對方是修煉奇才。於是想要檢驗他的實力,便使人請出玉皇頂上最負盛名的神鳥——

一隻雄赳赳氣昂昂的,野雞。

王恕持劍與那隻野雞鏖戰三百回合,終於光榮獲勝。

在他掛著滿身雞毛,扼住野雞喉嚨,朝自己走來時,周滿冷汗出了一身,終於嚇醒了。

夜半時分,她直挺挺從床上坐起來,隻摸著自己汗濕的額頭,喃喃道:“不,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王恕固然是從一修到了十,比起從前有天翻地覆的變化,甚至已經能熟練使出他自己寫出的那《萬木春》劍法的前四式。可若要參加春試,進得前十,實在還差得太遠,太遠了。

必須得想想彆的辦法。

第二天一早,她便將王恕金不換兩人叫到自己屋裡,異常鄭重地道:“我認為修煉到這裡已經差不多了,是時候研究一點歪門邪道了。”

金不換突然似笑非笑:“不是參試就要堂堂正正?”

周滿義正辭嚴:“我想的辦法都在規則以內,雖是歪門邪道,可怎麼不算堂堂正正?”

金不換挑眉:“那所謂‘有誌者,事竟成’,不堅持一下不知結果……”

周滿麵不紅心不跳:“古人也雲,善戰者求之於勢,擇大於力也。”

怎麼說都是她有道理,誰能置喙?

金不換笑著閉上了嘴。

周滿便看一眼旁邊一副“你們定就好”表情的王恕,勾了勾手指,示意兩人靠近,把自己昨晚想到的一些辦法,細細說來。

王恕聽後,用一種匪夷所思的眼神看向她。

金不換卻是兩眼放光,忍不住擊掌讚歎:“周滿,你可真不是什麼好東西啊!”

第126章各有算計

周滿無言,一時分不清這人究竟是在誇自己還是罵自己。

但緊接著,金不換那顆腦袋便湊了上來:“不過剛才你說的第二個辦法,我覺得還可以再改進改進,你看……這邊,這樣,到時再這樣……”

周滿隻聽片刻,眼中已放出異彩:“這樣改更好!”

唯有王恕,欲言又止:“我覺得……”

可他才剛開口,周滿、金不換二人已齊齊回頭,同時對他道:“不,你不覺得,你沒有意見。”

王恕:“……”

看看兩人毋庸置疑的眼神,未出口的話,到底還是咽了回去。

一場關於“歪門邪道”的密謀就這樣開始了,三個人關在屋裡,接連六七天沒有出來。

旁人對這細節倒沒怎麼留神。

隻有當日眼睜睜看著三人一塊兒進屋的餘秀英,在某日經過看見那扇始終關閉的房門時,忍不住搖頭嘀咕:“雖然三個人,但六七天,是不是也太久了一點……”

周滿等三人自是不知道他們又引起了怎樣的誤會,隻全心準備著劍台春試。

學宮中其他人,當然也不例外。

重開劍台春試的消息傳出已久,越接近一月底,學宮附近到來的修士便越多,劍門關範圍內,時不時能看見山林間劃過的法寶毫光,看見修士們往來的身影。

春試還未開始,但氣氛已漸漸熱了。

唯獨建在半山腰上的避芳塵,依舊清靜。

外麵雖是隆冬時節,萬木蕭條,可這一座雅致的庭院內,竟遍植牡丹,株株皆是來自神都的異種,已經有不少冒出了花苞。

水榭簾中,正有一人臨案作畫。

隻是那宣紙壓在白玉鎮紙下麵,一隻手提著筆,筆尖所蘸的丹青都快乾了,也始終未見其落墨。

宋蘭真掀開竹簾進來,隻看得一眼,便輕歎道:“擱筆吧,彆畫了,你心不靜。”

王命手指發緊,閉了閉眼:“他快來了,我怎能心靜?”

手中畫筆,終究還是重重擱下了。

他隱忍且自嘲:“自小,是他長我幼,他強我弱,王氏修火,他十歲便能使靈火認主,而我還會被自己施展的控火之術燒傷。好不容易學得丹青之術,以為自己能勝一籌,可竟也不入父親法眼。他為突破大乘以達天人之境,已閉關近二十年,不問世事,可為了能使他參加春試,竟不惜破關而出,出手救他……”

無須言明,宋蘭真自然知道他話中這個“他”字指的是誰,但聞言也隻能沉默。

王命卻看向她:“可你與我不同。你天賦很高,智計卓絕,從來遠勝你兄長。將來他為家主,你不會有半分不甘嗎?”

宋蘭真便道:“我與你不同,可宋氏也與王氏不同。我與他相依為命長大,正因我二人齊心,才免了宋氏有分裂之險。”

前陣他們有過爭吵齟齬,但過後不久宋元夜便主動來認和道歉,可知他有一時的仁懦任性,可心終究是向著她、向著宋氏的。

宋蘭真淡淡笑道:“父親臨終遺命,要我匡扶宋氏,隻要宋氏能好,家主是誰,又何須在意?”

她眉目沉靜、喜怒不形,在如今的三大世家年輕一輩中,已經是獨出一枝的存在。

可這一刻,王命想起的竟是多年前,山巔的那個清晨。

那時,宋氏家主宋化極尚未隕落,十歲到的宋蘭真還是個小姑娘,而自己是王氏天賦平平的二公子,因為總不能與兄長一般很快學會控火之術,垂頭喪氣逃出來,正好與宋蘭真在街市上遇見。

她帶著同伴,要去群山的高處看一朵蘭花。

那是她不久前從山下經過時發現的,今夜正該是花期。

她遠遠看見他,遙遙向他招手,問他要不要同去。

王命實在不願回去學法術,便隨了他們一道前去。

可沒想到,那座山好高好高。

大家爬了很久,也沒有見到頂,到得夜裡,寒風蕭瑟,往上甚至還有風雪,許多人都疲憊了,露怯了,放棄了。

為看一朵蘭花,實在不值得如此費力。

就連他和宋元夜,都喘著氣在半道停下。

隻有宋蘭真,抬頭看看高處的風雪,一意繼續朝著上方去,眼神裡竟是堅定與向往:“我看見了它,便是與它有了約定。它便是我,我便是它。那裡有我的名字!”

那一刻,王命說不清自己被什麼觸動了。

總之,在良久的怔忡後,他咬緊牙關,奮力跟在了她身後。

不知到得多久,終於到得山巔。

那岩峰亂石中,竟真的有一株春蘭,紮根堅冰,花苞瑩白,月色下宛如酣睡的美人。

他們在冷風裡吹了半個時辰,才等到花開。

那朵蘭花最後綻放的樣子,王命已經忘了,隻記得花開那一刹,前麵那張盛滿了明亮笑意的臉容。

隻是後來,宋化極隕落,宋氏動蕩,從山中看蘭,到忍辱負重,一切都變了……

無論旁人看她如何光鮮,在知道她過往的王命心底,隻有一片憐惜,忽然忍不住問:“一個人扛起宋氏興衰,不覺得苦麼?”

宋蘭真來到那盆始終未開的劍蘭前,手指撫過蘭葉時,竟看見一隻小蟲順著盆沿爬動,於是道:“有什麼可苦呢?”

她抬手,拿起那隻小蟲,慢慢道:“便像是這蟲與花,花不是不想開,蟲也不是想吃花,隻是命生如此,由不得己。這世間萬類,本該相殘。”

輕輕一碾,那小蟲碎在指間。

宋蘭真隻問:“劍台春試,你也投了名帖,王誥不日便來,你若在試上遇到他,當如何呢?”

王命沉默半晌,也問:“你呢,若遇上周滿呢?”

宋蘭真於是垂眸,看向桌案一角。

那裡放著一隻木匣,匣中躺著一塊碎裂的傳訊玉簡,以及一枚沉銀鑄紋的殘破箭鏃。

玉簡是陳規死前,遙遙向她遞來的;

箭鏃則是其隕後,從其死狀淒慘的屍首上找到的。

顯然,直至去往明月峽前,陳規都在搜尋那神秘女修的蹤跡,而其臨死前,分明像是有什麼重要的話想對她說……

但這一切,終究隨著周滿那一劍灰飛塵滅。

腦海中,又浮現出陳規在周滿那一劍之下身首異處的場麵,宋蘭真輕輕伸手,將那木匣合上,隻道:“我既已輸過一次,自然不會再輸第二次!”

神都王氏,倒懸山上雕樓重簷,畫角凝冰。

來往於其間的仆從侍女,個個低眉垂首,仿佛生怕觸怒了什麼一般,小心翼翼。

王誥便麵無表情,率著一行人,從亭台間走過。

長達半年多的重傷昏迷,哪怕如今蘇醒已有三個多月,臉容上也始終蒙著一層蒼白之色,越發顯出一種陰鬱的病態。

樓閣的光影閃爍在他熾豔繡火的衣著上,隻襯得他更顯森然邪冷。

前方不遠處便是觀道閣,乃他父親苦海道王敬回到王氏後清修的居所。

周遭無人,門前隻一黑衣青年閉目盤坐。

王誥獨自上得台階,看也沒看這青年一眼,舉步便要入內。

可誰想到,一柄如銀長槍陡地揮出,竟將他攔下。

王誥轉頭,那青年盤坐未動,長槍的另一端卻穩穩握在其手。

他嗓音極沉,甚至顯得沙啞:“道主打坐,不能攪擾。”

王誥冷冷道:“我不日便將啟程去往蜀中,特來辭行,父親也不願見嗎?”

那青年攔他的長槍並未收回,隻道:“道主一心求索大道,七情絕滅,六欲淡泊,出關救大公子已是破例。您上次生辰宴上,已經丟了王氏的顏麵,道主知道,你從來厭棄丹青之術,但此次劍台春試事關白帝城畫境,還請您專心修煉,精進畫技,萬勿再令道主失望。”

王誥眼角一抽,臉色越發難看。

他隻盯著這青年:“倘若今日,我非見不可呢?”

話音落地的同時,已一掌前推,打向攔路的銀槍。然而那青年手腕翻轉,並不撤回,反迎著他這一掌撞上!

“砰!”

泛著焰光的手掌,被這槍身輕輕一震,連帶著整條手臂都受到衝擊。

王誥竟不由悶哼一聲,倒退一步,正好退到門外!

那青年平靜看他:“屬下依命而行,還請大公子見諒。”

王誥咬牙:“好個賤奴!”

那青年聞言也不生氣,隻收了長槍,平放於雙膝,淡道:“屬下幼時一介小賊,得蒙道主垂憐方賜姓為王,比之大公子自是賤奴。隻是道主有言在先,不敢不從。屬下隻一言相勸,白帝城畫境既藏冷豔鋸,又是其父母埋骨之地,想來那孽種王殺必要去看個究竟,說不準會在春試露麵。大公子到得蜀州,宜當處處留心謹慎,若能覓其行蹤,斬草除根,自是再好不過。”

王誥聽後,難免想起自己這大半年來不明不白的昏迷,想起那顆囂張送到自己麵前的人頭,也想起事後神都城內甚囂塵上的“神都公子,口含天憲”等傳言,自有大恨。

眼見閣內始終沒有動靜,想來王敬絕無理會之意。

他麵上浮出幾分屈辱,幾分諷刺,道:“該怎麼做我難道不知,何須你來多言!”

言罷陰沉著臉,徑直拂袖轉身,向後方眾人吩咐:“備我車駕,即刻赴蜀!”

距離劍台春試開始,已隻剩下最後三日。

在第七天的傍晚,周滿、王恕、金不換三人,終於圓滿結束了他們的“密謀”,從房內出來。

夕陽豔霞鋪滿天邊,隻聽得一聲晚鐘恰在此時敲響。

王恕立在最後一束昏昧的光影裡,忽然輕聲道:“時辰到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