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好萊塢導演1992 > 第63章 記者在行動

第63章 記者在行動(1 / 1)

推荐阅读:

第63章 記者在行動

第63章 記者在行動

“林克,拍攝的現場錄像要找當事人商量,花錢公關他們,這樣做會不會太麻煩?”

“不麻煩,一段錄像兩三分鐘,最多用到四十位觀眾的鏡頭,花錢也花不了多少。等將來電影火了,很多觀眾為了上電視,也許會主動配合我們做宣傳。”

“你這是假設,假設電影大賣,觀眾樂意配合,如果沒有大賣,這些工作也白做了。”

克裡斯·鮑爾拿著他辦公桌上的水晶擺件,當作啞鈴來回做屈臂運動。

“放心,不會白做。”

克裡斯鮑爾離開後,林克繼續看報紙。

這些報紙是劉小莉從數十種報刊雜誌裡挑選出來的,涉及到猜猜看影業和新電影試映信息的報紙。

在新電影試映會結束後,很多媒體在報道中提及到這件事,大部分是負麵新聞。

三流娛樂小報《世界新聞報》在頭版頭條報道這個新聞。

聲稱林克在昨日舉辦新電影內部試映會,好萊塢眾多著名製片人受邀參與,包括斯科特·魯丁、理查德·努紮克、羅伯特·謝伊、哈維·溫斯坦、弗萊德·歐林等人。

該報記者在現場采訪到著名製片人弗萊德·歐林。

從他口中得到消息,林克的新電影質量非常差,用手持攝像機拍攝而成,鏡頭搖晃不定,像是幾歲孩子拍成的錄像帶。

弗萊德·歐林等人說電影太差,他們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提前離場。

與弗萊德·歐林一起離開的還有13位著名製片人,他們分彆來自環球影業、卡洛克影業、攝政影業、城堡石影業等。

這些製片人支持弗萊德·歐林的觀點,認為林克新電影的水平有待提高。

除了弗萊德·歐林等14人提前離開,還有來自華特迪士尼的莎拉·麥克阿瑟等多位製片人也在中途離開,離開時表情嚴肅。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林克新電影的試映情況不容樂觀。

三流小報《洛杉磯紀事報》也在今天的新聞裡提及到林克新電影的發行情況。

他們根據可靠消息,由於電影試映情況不佳,暫時沒有哪家電影公司願意出高價拿下林克新電影的發行權,林克可能要再次麵臨自費發行的道路。

這一次自費發行電影,林克是否能延續《活埋》的票房奇跡,還是一個未知數。

除了《洛杉磯紀事報》《世界新聞報》,還有七八份報紙在今天的新聞裡也提到這件事,報道大都比較負麵。

“林克,唱衰我們電影的小報比較多,我們要不要加大公關力度。”

劉小莉倒了一杯茶放在辦公桌上。

“不用,這些報道暫時影響不了我們的電影。”

娛樂圈大小媒體做的工作實際上與敲詐勒索差不多。

在拿到公司或者公眾人物的負麵新聞後,放出消息讓企業或者個人給錢扯稿,不給錢就把負麵新聞報道出來。

而給錢之後,小報不僅不會收手,有時會變本加厲,把企業和公眾人物當伺主,反複吸血,直到企業和公眾人物搞垮。

對付這些媒體,其實也簡單,可以通過經紀公司來解決。

原因很簡單。

美國媒體不管有多少家,但控製主流輿論的媒體90隸屬於六大傳媒集團,包括康卡斯特cast)、迪士尼disney)、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派拉蒙paraount)、索尼sony)和福克斯fox)。

而傳媒集團與經紀公司合作比較密切。

譬如caa旗下某個大牌明星與有婦之夫發生不正當關係,被女人的丈夫當街追打並被拍下視頻,福克斯電視台得到這個視頻錄像後準備報道。

caa總裁邁克爾·奧維茨得到消息後,直接打電話給福克斯電視台母公司新聞集團董事長魯伯特·默多克,請求撤掉該新聞。

奧維茨曾幫默多克介紹了一個不錯的內科醫生,兩人有交情。

該新聞也因此沒有曝光。

不過好萊塢圈子裡依然有傳聞,那位大明星似乎是奧斯卡影帝達斯汀·霍夫曼。

現在林克和猜猜看影業出現一些負麵新聞,他也可以請求a經紀公司幫忙,以a在好萊塢的人脈也可以做到。

不過凡事都有代價,請a幫忙,事後a方麵開口要他幫忙,他也不能拒絕。

考慮到當前的負麵新聞不多,影響力也不大。

以猜猜看影業公關部門的能力,可以解決這些事。

林克暫時也沒有請求外援的計劃,他讓三位主管彆受影響,繼續按照原計劃來宣傳電影。

——

洛杉磯伯班克市,《先驅論壇報》主編辦公室。

“麥克斯,你找我。”

老記者托馬斯·米勒敲開主編麥克斯·布魯門特爾辦公室的房門。

“托馬斯,我記得幾周前你提交過一份‘康涅狄格鬼屋事件’的詳細調查報告?”

主編麥克斯·布魯門特爾放下筆問道。

“是的,你沒有通過我的報告,給出的意見是過時了,沒有人會感興趣。”

托馬斯·米勒聳聳肩膀。

“那份報告還在嗎?”

“當然在,那可是我在康涅狄格州調查了兩周時間才寫出來的報告,怎麼可能會丟掉。”

“很好,你把那份調查報告重新整理出來,分成三到五篇社會新聞,未來幾天我們會在報紙上連載。”

“真的?為什麼突然又要在報紙上連載,我能知道原因嗎?”

“你不需要知道為什麼,你隻需要知道你這個月會拿到一筆可觀的獎金。”

“哈哈,太棒了,我喜歡獎金,我現在就去整理調查報告。”

托馬斯·米勒開心地向主編告辭,關上房門,一路哼著歌來到格子間修改稿件。

叮鈴鈴鈴~

桌上的電話響起來,托馬斯·米勒接通電話。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打電話的人是《洛杉磯時報》娛樂版記者艾爾·西蒙斯,一個想出名想瘋了的年輕記者,他們在the edison酒吧喝過幾次酒。

“上午好,艾爾,有什麼事?”

“上午好托馬斯,我聽說你手裡有很多靈異事件的調查報告,能不能共享幾份,我可以花錢買,50美元一份怎麼樣?”

“靈異事件?”

托馬斯·米勒看了看手裡的調查報告,忽然覺得眼前的事情有些‘靈異’。

幾分鐘前他被主編叫去改寫‘康涅狄格鬼屋事件’的報道,現在艾爾·西蒙斯突然打電話過來,找他買這類稿件。

這裡麵必定有問題。

“我這裡是有很多靈異故事,隻是你要這些東西乾什麼?”

“這是上麵安排下來的任務,要我們這幾天撰寫幾篇靈異事件新聞,見鬼,我是娛樂版塊記者,不是寫鬼故事的作家,這個時候讓我去哪找鬼故事?我聽說你在這方麵有很深的研究,也有很多積累,所以我打電話找你幫忙。”

“這樣嗎?”

托馬斯·米勒摸了摸下巴,“很抱歉艾爾,我恐怕幫不到你。”

“托馬斯,你手上沒有這類稿件嗎?”

艾爾·西蒙斯失望地問道。

“有,隻是剛剛查理和邁克爾幾個也打來電話問我要這類稿件,我手裡的這些靈異事件報告恐怕不夠分。”

“100美元,周末我請你喝酒,好吧,再加上一張維納斯脫衣舞俱樂部的門票,托馬斯老兄,幫幫忙。”

艾爾·西蒙斯激動地說道。

“e,好吧,看在朋友的份上,我再翻翻家裡的存稿,有沒有多餘的稿件,明天我給你消息。”

“ok,我等你的好消息。”

“再見艾爾!”

掛上電話,托馬斯·米勒得意地笑了笑,繼續修改稿件。

叮鈴鈴鈴!

沒等他把稿件修改完,《舊金山紀事報》記者查理·芒格打來電話,也提出與艾爾·西蒙斯同樣的要求。

托馬斯·米勒也用同樣的理由推脫。

查理·芒格提出用150美元買下他的稿件。

托馬斯·米勒很‘為難’地答應下來。

托馬斯喜歡追蹤靈異事件。

隻是這類稿件的讀者不多,報道出來無法提升報紙的銷量,報社也不太樂意報道這些新聞。

每次報社沒有好的新聞可以報道時,才會把這類稿子拿來當作填充物。

而今天不同,不僅主編主動找到他要稿件,圈裡很多同事也來找他買稿件。

他這個原本在報社裡坐冷板凳的人忽然變成香餑餑。

根據這些異常,他猜測可能有人要用這些靈異類新聞做營銷,引導輿論風向,以此來推出某個產品,譬如電影、恐怖小說,或者某個靈異博物館開業等。

不管是什麼原因,這對他來說都是好消息,他準備把手裡積攢的稿件在這段時間全部發散出去,換成實實在在的好處。

他也相信憑借手上這些靈異故事,引起更多人對靈異事件的關注,也許還能借機大火一把。

托馬斯·米勒看著手裡的稿件,滿意地點點頭,起身走向主編辦公室。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