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更新成功
第59章 更新成功
【電影製作完成,票房補貼正在統計中……】
【宿主參與度為78.3,電影完成度90.6】
【獎勵:3.5倍票房補貼;導演經驗+20;導演體能+10】
【正在更新中……】
【更新成功】
【新票房補貼以宿主參與度、電影完成度、電影獲得獎項、電影宣發投入、電影與市場符合程度為參考,指數越高,獲得補貼獎勵越豐富】
電影放映結束後,斯科特·魯丁、布萊恩·格雷澤、羅伯特·謝伊、哈維·溫斯坦等人代表各自的電影公司,向林克提出合作,希望能代理發行這部電影。
看到大家認可這部電影,林克鬆了口氣。
在九十年代初,藝術類電影依然是主流,從事影視行業的人對待電影的態度也比較嚴肅,把它當成一種藝術事業來做。
這也導致電影人以及媒體對待電影的態度比較嚴肅,在評判一部電影好壞時,標準會更高,要求電影不僅具有藝術性,還要有觀賞價值,符合主旋律等。
林克第一部電影《活埋》在製作上雖然較為粗糙,但立意深刻,以小見大,用個人命運來批判尚未結束的冷戰,倡導和平,反對戰爭。
此外林克拍攝時對鏡頭的運用比較熟練,劇情架構也比較成熟,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這也是《活埋》在上映後遭到很多批評,依然被電影行業主流接受的原因。
而這部《鬼影實錄》不同,完全是一部故弄玄虛的電影,以恐怖驚悚為賣點,屬於商業電影範疇,幾乎沒有藝術性。
這樣一部電影能得到在場大多數製片人的認可,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不過在林克和斯科特·魯丁、布萊恩·格雷澤、史蒂文·索德伯格等人聊天之後,也漸漸明白他們欣賞這部電影的原因——創新性、趣味性。
原版《鬼影實錄》拍攝於07年,發行於2009年,是一部跟風《女巫布萊爾》《死亡錄像》等電影的作品。
在《鬼影實錄》上映之前,這種偽紀錄片式電影在市場上已經不新鮮,更談不上什麼創新性。
將這部電影拍攝的時間提前十五年,以紀錄片式的電影出現在影院裡,這無疑是一種創新,是一種對電影藝術的探索。
斯科特·魯丁說,隨著手持錄像機的普及,很多人都想著自己也有攝像機,能不能當導演,拍出一部合格的電影?
從前沒有人這樣嘗試過,有的人因為技術,有的人因為資金。
現在林克僅用2萬美元拍出一部劇情上很不錯的電影,一部能把人嚇到尖叫的恐怖電影。
這部電影充分證明了普通人用不專業的工具以及少量資金也可以拍出好電影。
這種創新性對電影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也許未來的時代會成為一個‘人人都是導演’的時代。
這一點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
聽到幾人誇獎,林克也飄飄然。
隻是輪到商議電影發行權時,這些製片人一改溫和的麵目,隻願意用很少的錢來買下電影發行權,甚至不給他票房分成。
其中出價最高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給出兩個選擇。
一是300萬美金買斷全球發行權和錄像帶及周邊版權。
第二個選擇是100萬美金,10全球票房分成,買斷電影所有版權。
華納兄弟影業、派拉蒙影業、哥倫比亞影業等公司出價更低。
他們之所以不願意出高價。
原因是這部電影拍攝手法太過新穎,以前市場上沒有出現過,不知道觀眾是否能接受。
發行公司摸不清楚票房情況,給的價格越高,風險越大。
第二點是這部電影要想拿到一個好的票房成績,前期宣傳必須要做到位,引起觀眾的興趣。
而做宣傳需要投入很多資金,幾百萬上千萬。
投入越多,風險越大。
為了不賠本,隻能打壓收購版權的價格。
而在談判時,林克的條件是可以不要基礎版權費,但北美票房分成必須在25以上,海外票房分成不能低於15。
聽到他的條件,電影公司的代表們齊齊搖頭,表示不可接受。
第一輪談判也隨之宣告破裂。
事後羅伯特·謝伊和哈維·溫斯坦兩人先後找到他。
表示願意與猜猜看影業聯合發行《鬼影實錄》,票房分成上也可以按照他的要求分配。
他們的要求是拿到《鬼影實錄》續集版權,與林克合作出品《七宗罪》《蝴蝶效應》,兩家電影公司的投資份額不低於50。
林克考慮過後拒絕了。
新線影業和米拉麥克斯是獨立電影公司,發行能力比七大影業差很多。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在發行電影時也需要花錢向幾家大媒體集團購買渠道資源,不太劃算。
與兩家公司合作的唯一好處是,拿到更多的宣傳資金。
而林克當前恰恰不缺錢。
與新線、米拉麥克斯合作能拿到更多宣傳資金,但事後也要分給他們許多票房分成。
由猜猜看影業獨立出品和發行,賠本不可能,卻能賺到更多錢。
既然七大影業不看好這部電影,不願意給更多分成,那就讓猜猜看影業發行。
送走羅伯特·謝伊後,林克召集邁克爾·裡森、丹尼爾·德維托等人來到辦公室開會,商議電影發行事宜。
由猜猜看影業發行《鬼影實錄》,實際上與當初他自費發行《活埋》的程序差不多。
隻是他現在有錢有人,整個過程會更順利一些。
“老板,不好了。”
劉小莉匆匆走進辦公室,俏麗的臉頰上神色嚴肅,帶著一些氣憤。
“什麼事?彆著急,慢慢說,我們大家都在,沒什麼事解決不掉。”
林克遞了一杯茶水給她。
“在我們舉辦內部試映會時,有一群記者跑到我們公司樓下采訪。
弗萊德·歐林在接受采訪時,大罵我們電影是爛片,三歲小孩也能拍出來,其他的製片人也給出負麵回應,認為電影很差,說你不是個專業導演。”
“還有嗎?”
“後來幾個製片人看到一半,被嚇得提前退場,在離開時他們雖然沒有接受采訪,但記者們看到他們中途離開,也認為電影質量不好。
公關部門收到消息,很多媒體已經準備好了稿件,計劃在明天把這些負麵新聞報道出來,炒作我們的電影很差。公關部門問要不要知會媒體,把這些新聞壓下來。”
劉小莉問道。
“先問問是哪些媒體,銷量大的報紙或電視台,花點錢公關掉那些新聞,對於那些小報,暫時不用管,距離電影上映還有一段時間,小報的報道影響不了我們電影。”
“好,我這去問問。”
劉小莉拿著文件夾,風風火火地離開辦公室,穿著o職裝的身影非常乾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