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開局傍上武則天 > 第九十章 杜荷的感激!

第九十章 杜荷的感激!(1 / 1)

推荐阅读:

“造紙,他蘇澈也想造紙?”薛萬徹冷笑一聲,“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紙豈是那麼容易造的?”

薛大鼎道:“今日宮裡有消息傳出來,那蘇澈說,能將紙張的成本拉低十倍不止,而且數量能增加數倍,若真是如此後果不堪設想!”

薛萬徹稍為一想,就明白這其中關節。

薛大龍更是道:“若是陛下掌握了這種廉價的造紙技術,豈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培養出大量的人才來?”

世家靠什麼立足?

除了無數良田和家奴,便是治學和人才。

哪一家不是藏書萬卷?

對他們而言,這些藏書,才是真正的底蘊。

所以,朝廷得器重他們。

薛大龍的話讓在場眾人臉色都是變了又變。

“造紙又豈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自蔡倫改進造紙術,幾百年了,也沒人進一步的改進造紙術。

普通人能用得起麻紙都算不錯了,依我看,蘇澈肯定在撒謊!”

“對,難道那小子,能比蔡候還厲害?反正我是不相信!”

“就算造的出來,無非也是跟麻紙差不多!”

薛家人你一句我一句,都是對蘇澈的蔑視。

而薛大鼎卻並不這麼認為,“蘇澈這個人,不能小覷,他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名聲鵲起,靠的可不是吹牛!

此人是有才能的,若是掉以輕心,會摔大跟頭的。

再說了,你們覺得蘇澈敢欺君嗎?”

這時候,薛道宗道:“若我是蘇澈,在得罪了世家之後,肯定會儘可能的展現自己的能力,來換取皇帝的看重和庇護。

所以,這件事,我覺得有六成的可信度,不能不提防!”

薛大鼎和薛道宗二人的話,也讓薛家眾人開始深思起來。

“如果造紙術是真的,那咱們得想辦法分一杯羹,一旦朝廷掌握了這種技術,卡住了咱們得,日後想要吸引人才,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朝廷能治學,有科舉,一旦有了大量培養人才的基礎,那麼對咱們而言,是滅頂之災!”薛大鼎道:“所以,這新的造紙技術,咱們必須得拿下。”

這時候有人道:“可是蘇澈跟咱們家鬨成這樣,他會給咱們嗎?”

薛萬徹道:“現在大家也都在觀望,一旦他造出了紙,就意味著真正站在了所有人的對立麵。

那時候,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都是問題!

至於跟蘇澈的矛盾,也並不是不能化解。

現在蘇澈,已經展現出了他的價值,咱們完全可以拉攏他。

若是薛家能夠跟朝廷共享這一份技術,薛家便有資格跟一流世家一爭高下!”

彆以為世家之間沒有競爭。

其實競爭想象不到的激烈。

薛萬徹的話,也讓薛大鼎眼前一亮,他捋了捋胡須,“不錯,冤家宜解不宜結,化解這份矛盾,對大家都好。”

“隻不過,蘇澈這個人不是那麼好說話的。”

薛萬徹淡淡道:“誰人不逐利,無非是條件不夠豐厚罷了!”

這一夜,各家都尤為不平靜。

蘇澈要造紙的事情,猶如深水炸彈,將這一譚深水,攪和的翻天覆地。

第二天一早,蘇澈還在睡夢中,杜荷就領著一千禁衛軍來到了魏府,得知蘇澈還在睡覺,杜荷也是苦笑,“這家夥真是心大,外麵都亂成什麼樣了,還睡得著。”

蘇澈看到杜荷也是一臉懵,“杜兄,這麼早有事?”

他昨晚將造紙的步驟和原材料都寫了下來,還畫了一個工坊的圖,忙活到淩晨才歇下。

“殿下讓我帶著一千禁衛軍來聽你調遣,這些日子我就跟著你了!”杜荷道:“你知不知道,一大早,就有很多大臣進宮詢問造紙的事情,殿下現在都被堵在東宮出不來了!”

蘇澈揉了揉眼睛,清醒了不少,“他們堵太子作甚,有病吧?”

“哼,他們可精明著呢,打著造福學子的口號,要讓太子交出造紙技術,你說這些人膽子多大!”杜荷冷笑道。

蘇澈歎了口氣,他還是低估了這些人的貪心程度,早知道昨天就不裝杯杯了,現在好了,事情鬨得這麼大,還指不定有多少麻煩事呢。

“技術在我手裡,隻要我不給,誰也彆想拿到!”

“所以殿下才擔心你,讓我十二時辰跟你寸步不離!”杜荷衝著蘇澈擠眉弄眼道:“你放心,哥哥我肯定保護好你!”

蘇澈哈的一笑,在他的印象之中,杜荷是李承乾的豬隊友,可事實上,杜荷是極為聰明也極為忠誠的一個人。

曆史上記載,在李承乾叛亂失敗後,杜荷臨刑表現的極為傲慢,根本不怕死,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對李承乾的忠心。

或許,在他看來,李承乾所作之事,並不是錯的。

而杜荷對蘇澈也極為不錯,蘇澈也有意跟杜荷深交,“那就麻煩杜兄了!”

蘇澈起床後,便將資料圖收了起來,草草吃了早點,便離開了魏府,他對杜荷道:“我家有現成的工坊,工人都是現成的,這些工人,幾代跟著我們家,也算是忠心耿耿,忠誠和保密不用擔心。

但是,我的意思是,用刀子架在他們脖子上,秘密始終是守不住的,倒不如恩威並施。

許以高新,給他們一定的身份,給他們的子嗣一個高升的機會,他們自然會拚死守護這個配方,你覺得呢?”

杜荷也認真道:“可行,不過要殿下點頭。”

“不如你替我上書?”蘇澈衝著杜荷擠眉弄眼道。

杜荷反應過來,頓時明白蘇澈的意思,知道蘇澈是想讓自己參與這件事,不由道:“你小子,夠意思!”

貞觀四年,父親病逝後,他跟哥哥二人撐起了偌大的杜府,而他受父親的蒙蔭,也被封了郡公。

但他始終存功未立,這始終是他心裡的一根刺。

現在蘇澈把功勞送到他嘴邊,他豈能不感激?

“咱兄弟就彆可起來客氣去了,這件事我一個人可乾不成,你可得替我分擔分擔。”蘇澈道。

杜荷拍著胸口道:“你放心,隻要你交代的事情,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替你完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