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不敢欺君!”蘇澈拱手道。
李二也是激動了起來,自蔡倫改進紙張,距今也已經四五百年時間。
可時至今日,紙張依舊昂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紙張甚至可以當做貨幣來使用。
大唐缺錢,朝廷一年鑄錢多少?
也才二三十萬緡,平攤到每個人頭上,也才五六文錢,肯定是不夠用的。
為什麼布帛能成為一種貨幣?
也是因為大唐用錢慌。
而蔡候紙這種東西,向來隻有貴族用得起。
而現在大唐一般有兩種紙,一種是麻紙,一種就是蔡候紙(宣紙出現天寶年間,而且蔡候紙比宣紙更貴,可以千年不腐)。
麻紙粗糙,用來擦屁股都嫌粗,可即便如此,一張也要二十文,還隻是一尺見方的那種。
越大就越貴。
一張蔡候紙,百文起步。
而普通百姓一個月也就兩三緡錢的收入,還要供養一家老小。
農民就彆提了,四分之一的糧食用來納稅,要是地不好,那還要去履行徭役,在溫飽線上掙紮。
一個讀書人,再怎麼節省,看書寫字的消耗,也要二三兩銀子。
王羲之寫字染黑池水,普通人有這個資格嗎?
所以當蘇澈說出,價格降低十倍不止的時候,李二才會如此激動。
正如蘇澈說的,說教育不能隻說教育,這背後一係列的條件,都是讀書人少的原因。
可如果能夠降低讀書的成本,再加上科舉,十年後,又將是怎樣的一番場景?
李承乾也激動了,“阿澈,你既有這種好辦法,為何不早說?”
他這話倒是沒有埋怨的意思,蘇澈卻認真的解釋道:“我本來想先把紙造出來,送到殿下跟前,這樣彆人才不會說我假大空。
隻不過,今日孔先生他們實在是把我逼急了,我這才提前說了出來。”
李二不由想笑,孔穎達看似咄咄逼人,可蘇澈根本沒帶怕的。
最終還不是以孔穎達灰溜溜離開結束?
“而且,我現在一心隻想弄好濟世館,做事得一件一件做,免得亂了分寸!”蘇澈道。
李承乾更是不住的點頭,在他看來,蘇澈這樣,才是真正乾事的人。
而李二忍不住道:“你啊,是不知道紙的重要性,十個濟世館都比不上一張紙的重量!”
李承乾還以為父親覺得蘇澈目光短淺,不由咬牙道:“不瞞父親說,阿澈之所以要成立這濟世館,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兒!”
李二一愣,“因為你?”
李承乾苦笑一聲,指著自己的腳道:“因為阿澈想治好兒的腿疾,這才想成立濟世館,一起跟孫神醫研究藥方,早日治好兒的腿疾。
而且,兒這腿疾,似乎是家族遺傳的!”
聞言,李二這才知道個中內幕,看向蘇澈,表情也是變了又變,“你有蘇澈輔佐,朕很放心!”
李承乾渾身一震,道:“有阿澈輔佐,兒覺得做什麼事都更有把握了!”
“不過,你說你的腿疾是家族遺傳,又是個什麼情況?”
李承乾解釋了一番,不過說的很零碎,最後還是蘇澈認真的為李二解釋。
“所以,你是說,承乾的腿疾是由朕家族的風疾遺傳引起,所以才會久久不愈?”李二心裡一驚。
“是!”蘇澈道:“陛下的風疾遺傳自太上皇,而太子殿下,又遺傳自陛下。
而且,要證明這一點,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那就是晉陽公主!”
“你說兕子?”李二心裡一緊,自長孫皇後死後,他親自將李治和李明達帶在身邊撫養。
對這個女兒,他是疼到了骨子裡。
李承乾心裡也咯噔一下,拉住了蘇澈的手,“阿澈,你是說,小兕子也跟我一樣,有家族的遺傳病?”
蘇澈點點頭。
現在李承乾十八歲,李治就應該是九歲,而李治比李明達大五歲,現在小兕子應該才四歲。
說起小兕子,這絕對是古往今來,第一個被皇帝親自撫養的公主。
天生聰明伶俐,有乃母的風範,李二做錯事,她甚至敢訓斥,一手飛白體更是得李二的真傳。
可惜,十二歲就病死了。
“阿澈,你一定要治好小兕子!”李承乾拉住蘇澈的手,眼中滿是哀求,他對這個幼妹,也是寵愛的不行。
“蘇澈,你可知道騙朕的後果是什麼?”李二臉色陰沉了下來,這一刻,太極宮氣氛沉悶的可怕。
可蘇澈卻是鎮定道:“微臣自然明白,所以才會跟孫師聯手研究藥方,就好比陛下的風疾,治療了這麼多年,卻始終沒有太大的效果,
微臣以為,是方向錯了。”
李二風疾挺嚴重,而卻久治不愈,現在蘇澈說,這病是遺傳的,是娘胎裡帶出來的。
而這病,甚至還殃及到了自己的後代。
那麼說,李承乾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是因為他?
想起這些年,自己不由自主的疏遠的李承乾,他心中也不由閃過一絲慚愧。
可他並不完全相信蘇澈,“那你能解決這個問題?”
“微臣不敢保證,隻能儘力跟孫師一起努力,因為這天下飽受風疾和氣疾之苦的人,並不止陛下一人。”蘇澈道。
李二雙手負背,他看重的人不少,而蘇澈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進入他的視線,並且被他看重,足見他的才華和能力。
“給朕一個結果,朕要知道,為何會這樣!”李二神情又恢複了平靜。
蘇澈道:“是,陛下!”
“承乾,好生辦好濟世館,需要什麼幫助,你隻管說,朕鼎力支持!”
李承乾精神一震,“兒現在沒有什麼需要父親幫助的,請父親放心,兒必然跟阿澈,孫神醫研究出能夠治愈家族遺傳病的藥方。”
李二點點頭,以前他嫌棄李承乾體弱多病,可當自己最心愛的小女兒也這樣後,他甚至開始懷疑,這是不是報應。
直到蘇澈說這是遺傳病,這無疑破解了李二內心的猜忌,也讓他得到了解脫。
“蘇澈,你既然能看出太子的病,又得了孫思邈的傳承,就在太醫署掛個職,太醫署你看中了誰,隻管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