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韶儀見狀,知道大勢已去,她的心中充滿了絕望與無奈:“我南軍兄弟二十多萬,豈可儘棄之!”
“公主,時不待我,若再遲疑,恐全軍覆沒!”張安焦急地催促道。
南韶儀咬了咬牙,終究還是下了決斷:“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且帶領眾將士隨我一起突圍。”
“是,公主!末將定當竭力而為。”張安抱拳領命,轉身策馬而去,開始組織士兵們擺陣迎敵。
南韶儀則帶著親衛,向著預定好的突圍方向奔去。
她的心中滿是不甘與無奈,二十萬大軍,竟落得如此田地。
隻不過她不知道的是,張鄴之軍也就二十萬兵力。
所謂包圍無非是出其不意的效果,又加上了左亮玉的三萬降軍在後方搖旗呐威,營造出了三四十萬人的效果。
且說張鄴這邊,見南韶儀想要突圍,便故意留了個口子放她離去。
他可不想將南韶儀逼得太緊,恐怕她會拚死一戰,到那時雙方兵力對等,難免會有一場慘烈的惡戰,傷亡必重。
而選擇放她離開,既能展現自己的大度,又能削弱敵軍的士氣,還可為後續的招安行動埋下伏筆。
南韶儀也是非常意外,她居然成功地帶著親衛突出了重圍,隻是張安等其他將士卻沒有好運氣。
她不敢停留,一路絕塵而去。
張鄴便將目光投向了餘下的二十萬兵和張安。
這些士兵大多是無辜被卷入戰爭的,若能招安,既可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又可充實自己的力量。
於是,張鄴讓左亮玉出麵勸降。
左亮玉騎著馬,緩緩靠近張安的軍隊,高聲說道:“諸位將士,我是你們的少將軍左亮玉。
大家同是荊國人,不要為偽南賣命了。
所謂的南國,不過是分裂荊國的國賊。
不要忘了我們曾經的身份,荊國才是我們的根。
南韶儀已逃,你們繼續抵抗又有何意義?
張元帥仁厚愛民,隻要你們放下武器投降,皆可保全性命,還可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張安看著左亮玉,又看了看身後疲憊不堪、無心再戰的士兵們,心中歎息一聲。
他深知,大勢已去,再戰下去隻會徒增傷亡。
而且,他對張鄴也是熟悉,荊國時他也跟過張鄴為將,一直來以張鄴和左亮玉馬首是瞻。
自然知道張鄴是一位愛才如命、胸懷寬廣之人。
“左將軍說得不錯,我們確實該停了。”張安翻身下馬,扔掉手中的武器,“我願歸降張元帥。”
見到張將軍已經投降,士兵們見狀,紛紛效仿,扔掉武器投降。
張鄴微笑著走了過來,拍了拍張安的肩膀,低聲道:“張將軍辛苦了,此役你為首功。”
左亮玉跟在張鄴身後,自然聽到張鄴此話,不由丈二摸不到頭腦,心中冒出了一個可怕的想法。
果然,他的想法被驗證了。
隻聽張安躬身行禮道:“末將不敢居功,全是時飛將軍功勞,末將隻是順手而為。”
張鄴笑了笑,道:“你二人皆是首功!”
左亮玉此時已經基本確認,原來張安早已經與張鄴聯係上了。
恐怕那個叫時飛的將軍便是他們中間的聯絡人。
如此,他更想通了一切。
怪不得張安會勸南韶儀突圍,原來他真正的目的是這二十萬的南軍。
而張鄴也不是要圍殲這二十萬南軍,而是要賺走這二十萬兵力。
左亮玉想通這一切,心中苦笑,原來自己都在張鄴的算計之中。
朱英爽是張鄴的侍衛總管,一直緊跟張鄴。
也是到此刻,他也才知道原來這都是元帥的計謀。這裡的關鍵人物時飛,他也不認識,也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
但很快,他想起了一個名字,青衣衛。
就這樣,張鄴不費吹灰之力,便成功招安了二十萬兵。
河粟郡,一切如舊。
張鄴新得南軍降軍共計二十三萬,這還是因為交戰時殺死了南軍兩萬人。
現在張鄴在攻打偽南這一麵,總兵力達到了四十一萬人。
但是,他並沒有急於進軍,畢竟全軍一半還都是降兵,還不是鐵板一塊,需要時間磨合和過渡。
所以,張鄴對全軍進行重新編製,並在全軍繼續推行思想教育,推行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的學習。
同時采取訓練的方式促進全軍的磨合。
針對訓練,張鄴特意召集了眾將領,商議訓練之事。
“各位將軍,此次南征,我們麵臨著諸多挑戰。南方多山多水,與我們北方的平原大不相同,所以我們必須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張鄴站在營帳之中,神情嚴肅地看著眾人。
“元帥,這水戰訓練該如何進行?我等大多出身北方,對水戰實在是陌生啊。”旬佸麵露難色地說道。
畢竟他是雁國人,他所帶來十二萬人也都曾是雁人,雁國山高峻嶺,鮮少見到河流湖泊。
張鄴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我已找到了一些熟悉水戰的漁民和船夫,讓他們來教我們的士兵如何劃船、操帆以及水上作戰的技巧。
再說了,新來的二十萬弟兄都出自這南方,也可以通過他們學習水戰。
同時,我們還要在軍中挑選出一些身體靈活、膽量較大的士兵,組成水軍精銳,進行重點培養。”
“元帥英明!隻是這山地作戰又該如何訓練呢?”左亮玉問道,他在南國五洲多時,自然知道這裡不禁水多,山林峭壁也不在少數。
“對於山地作戰,我們要注重士兵的攀爬能力和近身格鬥技巧。我會安排士兵們到附近的山林中進行實戰演練,讓他們熟悉山地的環境,學會如何在山林中行軍、埋伏和突襲。
這裡,你們倒是可以跟旬佸將軍他們學習學習”張鄴詳細地解釋道。
“元帥,這訓練恐怕需要不少時日啊,會不會耽誤出征的時間?”蔣琬有些擔憂地說。
張鄴看著遠處,目光堅定:“磨刀不誤砍柴工,隻有訓練有素的軍隊,才能在戰場上少流血,才能更快地取得勝利。我們不能急於一時,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軍營中響起了陣陣呐喊聲和操練聲。
士兵們在漁民和船夫的指導下,努力學習水戰技巧。
在山林中,他們像猿猴一樣攀爬樹木,進行山地作戰的演練。
張鄴也親自上陣,指導士兵們的訓練,鼓舞他們的士氣。
整個軍隊似乎已經融合在了一起,尤其訓練後的文藝彙演,大家其樂融融,不是兄弟勝似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