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婉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將毒血從張鄴的傷口中吸出。
夏麗婉緊緊地咬著牙,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但她始終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整個場麵都籠罩在緊張而肅穆的氣氛中。終於,醫官完成了治療,夏麗婉也累得幾乎要倒下。
眾人趕緊上前扶住她,感激地說:“謝謝你,你真是我等的救命恩人。”
夏麗婉虛弱地一笑,回答道:“這是我欠他的,隻要能救回張鄴,我什麼都願意做。”
張鄴臉色蒼白如紙,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滾落下來。
經過一番緊張的治療,張鄴的傷勢終於得到了控製。
隨著張鄴發出了一聲呻吟,眾人這才放下心來。
而夏麗婉已經退出人群,她沒有中毒,但嘴巴卻中了毒素,一時腫脹成了兩根黑紫色的香腸。
甚至開始糜爛,發出惡臭。
眾人鬆了一口氣。
此時,鴨兒關內的局勢也逐漸穩定了下來。白遠、吳羅剛、袁捷、公孫知等人團結一心,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袁捷說:“如今鴨兒關內有二十三萬荊軍和二十五萬降兵,隻要我們團結一致,守住鴨兒關應該沒有問題。”
吳羅剛接著說:“不過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外麵的五十萬雁軍隨時可能發起更猛烈的攻擊。我們要加強防禦工事,儲備足夠的物資。”
白遠則說:“大家放心,我會和降兵們好好溝通的,讓他們知道隻有和我們齊心協力,才能活下去。”
在眾人的努力下,鴨兒關的防禦日益堅固。
而外麵的雁軍多次發動攻擊,都被鴨兒關內的守軍頑強地擊退了。雁軍損兵折將不少,士氣也逐漸低落。
鴨兒關位置果然特殊,處在連縱的山脈之中,徹底地將雁國隔絕在外。
守在鴨兒關,雁國不損耗個三四倍的兵力,是絕對攻不破的。
雁軍此次的統帥是中將軍嶽恒,雁國的軍事最高統帥,是雁國的名將。
他知道此次的荊軍對手不一般,收回的龐城除了糧倉被劫走,城中基本沒有什麼損耗。
尤其看到城中百姓的眼神,他心裡發怵。
何以如此呢?
後來身邊的門客周世樂告知,原來荊軍入城,對百姓秋毫無算,還為百姓伸冤懲惡,深得雁國龐城百姓的認可。
而他自己的士兵,自從來到龐城,不是搶民脂民膏,就是調·戲婦女,搶占財物,橫行鄉裡。
怪不得龐城的百姓如此眼神看待他們。
中將軍嶽恒感到一種害怕,如果荊軍真是如此,怕將來定是個大患。
當聽說,龐城有部分百姓自願跟隨荊軍離開,入了荊國。
嶽恒已經無法淡定,立刻書信一封直達王廷。
雁國王廷,君上雁穆公洛丹,看到書信,不屑一笑,道:“中將軍言過其辭了,危言聳聽。
什麼仁義之舉,深得民心?那是仁家之說而已!
凡民者,皆是歹人。無法不自製,無製不成群。
孤為王,以法牧之!”
丞相喬瑜言道:“雁國以法立國,方承百世之基。邱子仁學之道,愚人而已,沒想到荊國人信以為真。可笑!”
君臣相互一笑。
雁穆公洛丹又道:“不過,荊人大膽,竟敢侵占我龐城,俘我二十五萬子弟。此奇恥大辱,怎能罷休?
中將軍說得不錯,應當給予荊人一次痛擊。需要增兵至百萬。丞相以為何?”
“君上,如今荊國鴨兒關守兵二十多萬,若要破城需要三倍多的兵力可完成。如此直接硬攻,這是我雁國不可以承受的。
況且增至百萬,這需要清空全國之力,全民皆兵得不償失。
如今雲國、昌國、坤國又在虎視眈眈,意圖稱霸。
我們為了一個荊國,犯不上!”
聽丞相說完後,雁穆公洛丹略微有些不服,道:“荊國此舉,就這麼放過他們嗎”
丞相喬瑜又道:“君上,老臣並不是此意。臣以為當與荊國議和,讓他們賠償戰爭損失,歸還俘虜。以武力相逼,對方必然屈服。此消彼長,將來有的機會收拾他們”
雁穆公洛丹聽後,頗為認同。
雁國一直來確實如此做的,周邊大小諸侯國,皆是戰敗後賠償金錢,或者賠償城池。
於是,雁穆公洛丹決定采納丞相喬瑜的建議,與荊國議和。
他派遣使者宣葉前往鴨兒關,與中將軍嶽恒商量,並向鴨兒關荊軍傳達了雁國議和的意願。
張鄴餘毒已經清楚的差不多,傷口還未複原。
當接到雁國的議和條件後,他與白遠、吳羅剛、袁捷、公孫知等人商議。
他們一致認為,雖然荊軍在鴨兒關取得了勝利,但長期戰爭對雙方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如果能通過議和解決問題,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張鄴當即令人回複雁國的使者,表示願意接受議和。
雙方約定在鴨兒關外的一片空地上進行談判。
談判當天,張鄴帶領白遠、吳羅剛、袁捷、公孫知等人來到約定地點。
雁國的使者宣葉與中將軍嶽恒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
雙方互相行禮後,開始了談判。
雁國的宣葉首先提出了議和條件:荊國必須賠償戰爭損失,包括被劫走的糧草和物資。
同時,歸還二十五萬降兵,還有交出上將軍旬佸。
否則,雁國將繼續發動攻擊。
張鄴聽後,微微一笑,說道:“貴國的條件似乎有些過分。
這場戰爭是貴國先挑起的,我們隻是被迫反擊。
如果貴國真的想要議和,就應該拿出誠意來。”
雁國的宣葉聞言,臉色一變,說道:“那你們想要什麼?”
張鄴緩緩說道:“我們的要求很簡單:第一,兩國互不侵犯;第二,二十五萬降兵是自願跟隨我們的,不給;第三,我可以先交出上將軍旬佸。”
說畢,便讓人將旬佸押了上來。
上將軍旬佸一看到宣葉和中將軍嶽恒,自然激動萬分,猶如見到失散多年的親人。
然而中將軍嶽恒卻冷眼視之,道:“叛將旬佸,君上已經誅殺你三族,這次必然把你捆到王廷治罪。”
“什麼?”旬佸震驚不已,不敢置信地看著嶽恒,聲音顫抖地說道:“我……我何時投降了啊!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宣葉和中將軍嶽恒都不再理會,也沒有接走旬佸。
雁國的使者宣葉氣道:“按張元帥此話,這次議和就沒有可談的。張元帥應該拿出誠意,歸還我二十五萬雁人子弟”。
張鄴搖頭,硬氣地說道:“那就請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