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漢官 > 第52章:政治手段

第52章:政治手段(1 / 1)

推荐阅读:

話說魏哲赴任樂浪太守之後,雖然引得一批遼東豪傑投奔,但也就僅此而已了,大漢其他地方的勇武之士並未有什麼投靠的心思。

故此太守府前熱鬨了一陣子之後,便又恢複了平靜。

相比之下,反倒是樂浪郡的內政更讓魏哲頭疼。

彆看樂浪郡有二十多萬人,可等魏哲坐上太守的位置後才發現能動用的資源竟然不比以往多多少。

樂浪九縣之中,除去帶方縣之外,剩餘的朝鮮,邯城,浿水,占蟬,遂城,增地,駟望,屯有八縣有一個算一個,幾乎都是一屁股爛賬。

仗著有單單大嶺擋住東夷,這群人似乎並沒有多少危機意識。

各縣兵冊基本上都是樣子貨,也就縣寺還留了幾個頂門麵。

對了,戲誌才本想辭去帶方令一職,繼續追隨魏哲左右。

即便不知多少白身士子都對一個縣令之位趨之若鶩,但他依舊不在乎。

在戲誌才看來,魏哲的謀士之責比任何官職都重要。

然而魏哲卻勸住了他,讓戲誌才暫且委屈一段時期。

畢竟帶方縣實在太重要了,說是他的根基之地也不為過。

無論是魏哲在帶方縣的屯田安排,還是帶方縣能溝通穢貊、三韓的地理位置,都讓魏哲不得不將此地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可如果戲誌才辭官了,那麼還不知道朝堂會派什麼人來。

見魏哲這麼一說,戲誌才也隻能暫且留在帶方。

不過帶方縣與朝鮮城距離不算太遠,彼此書信溝通倒是沒妨礙。

倒是元駿這個樂浪長史,最近不得不忙碌起來。

畢竟帶方豪強出身的他,實在是替魏哲出麵招待郡內豪強的不二人選。

魏哲讓他出麵也是讓樂浪郡的一乾豪強放心,免得他們想東想西。

因為相比於收拾這群豪強,魏哲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處理。

……

……

翌日,郡兵大營。

看著校場中操練的將士,隻見魏哲麵帶笑意,貌似十分滿意。

待台下將士操練完畢之後,魏哲當即頷首讚道:“不想公孫都尉如此精通練兵之法,不知是家傳還是師學?”

聞聽此言,一旁的中年將領頓時忍不住麵露笑意。

“不敢當府君誇獎,卑職也不過是些許讀過幾本兵書罷了!”

此人便是樂浪郡尉公孫昭。

話說自從本朝建立之後,光武帝便罷黜郡尉一職。

但是唯獨邊郡例外,依舊保留著這個職位。

而根據本朝律法,各郡兵一般定為四千之數。

郡兵來源則為本郡服戍役的百姓,一般兩年一換。

故此理論上來說,當下大漢朝應該有十五萬郡兵。

不過實際上有多少誰也不知道,戰鬥力如何就更不知道了。

當然,魏哲眼前這批士卒看起來還是不錯的,至少比青徐等地強。

而這也是他為什麼會出現在此處的緣故。

沒辦法,樂浪太守張歧雖然走了,但郡尉還是原來那個。

麵對如此關鍵的位置,魏哲自然不放心讓外人把持。

其實魏哲的心思,一旁的郡尉公孫昭也差不多猜到了。

彆看他是個武將,但祖上也曾經闊過。

實際上公孫昭出自北海公孫氏一脈,乃郡中著姓。

其祖公孫離早年雖是寒微單家,以務農為生,但卻天資聰穎。

故公孫離在鄉中小有名氣後,便因機敏有急才為縣令賞識,招為縣吏。後任鄉嗇夫,鄉野俱安,進而遷任郡吏,多有善評,能任事。隨後更是曆任郡上計吏、郎中等職。

積攢多年人脈之後,公孫離終於出任上虞縣長,並且輾轉多地,執掌地方都有功績,如此幾十年下來,終於積功為任城國相。

也算是他運氣好,當時正遇到了朝局動蕩。

建康元年【144年】孝順帝駕崩,皇後梁妠成為皇太後,臨朝稱製。

自此,梁氏專權,先後擁立衝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誌。

梁太後更是三度臨朝聽政,“天下鹹望遂平”,為儒生讚頌。

不過梁太後雖然賢能,但卻不能約束外戚,其兄大將軍梁冀更是跋扈無比,甚至連質帝都因童言無忌而被其毒殺。

一時間,朝堂公卿受到罷黜、免官的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來,沒有背景的公孫離才僥幸被遷為大鴻臚。

能從一農戶而至九卿,公孫離的經曆堪稱是傳奇了。

不過公孫離卻沒有以此為傲。

在察覺朝政愈發混亂後,他預測亂局將至,故借病辭官,獨善其身。

本來如無意外,北海公孫氏應該會像汝南袁氏一樣成為士族。

但卻沒有想到,公孫離寄予厚望的長子公孫德,以及聰慧機敏的次子公孫昂竟然先後染疫而死。唯獨愚鈍的幼子公孫奉活了下來。

結果北海公孫氏的崛起就這樣戛然而止,直到公孫離去世也無人為官。

不過公孫奉雖然是一腐儒,但勉強也守住了家業。

雖然讀書沒有讀出什麼門道,但卻將子女教養的不錯。

長女公孫魚嫁於江東陸氏嫡次子為妻。

長子公孫昭也從小便奮發讀書,一心想著要振興家業。

不過公孫氏已經將近三十年沒有人出仕了,公孫離留下的餘蔭和人脈,早就已經寥寥無幾,因為無人可接。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孫昭也隻能從縣吏做起,曾任膠東縣主簿,後輾轉州縣多有經曆佐貳官。

但因家世不顯,久困地方,遲遲難以獨掌一方,為一方長官。

所以公孫昭才會謀求邊郡之職,希冀事功以求升遷。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果然不錯。

公孫昭在邊郡當真仕途暢通,先後任玄莬郡高句麗縣丞,襄平令等職位,算的上是一個乾臣能吏。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魏哲感到棘手。

他不怕遇到黃雄那樣的庸官、貪官,反而更怕遇到這種能臣乾吏。

因為前者用錢就能解決,後者卻常常需要一些額外的東西。

於是待回到帥帳之後,看著側旁肅立的公孫昭,魏哲想了想乾脆開門見山的問道:“郡兵之中到底有多少空額?”

不想公孫昭聞言竟然直言道:“兵冊之上記有四千八百八十六員,實有三千一百九十二員,其中堪用者不足一半,其餘皆為雇傭代役的老弱。”

也就是說,魏哲剛才看見的兩千人其實就是所有可用戰力了。

說罷此人竟然掏出一本賬簿放在魏哲麵前。

“府君容稟,自卑職就任之後所受常例皆在此中,諸多財貨卑職亦分文未動,儘在大帳之中。府君若是需要,卑職可即刻取來。”

此言一出,魏哲這下算是對公孫昭徹底另眼相看了。

看來,他真的很想上進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