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漢官 > 第48章:天子的想法

第48章:天子的想法(1 / 1)

推荐阅读:

實際上王恪並未將真實情況都說出來。

比如他樂浪王氏,就是那“幾家”之一。

說來樂浪郡的大族不多,但樂浪王氏絕對算是排在前列的。

要知道本朝世祖光武帝平定關中後,樂浪豪強王調一度占據樂浪郡自守,後光武帝任命王遵為樂浪太守,並率兵討伐,結果未等大軍出手,郡吏王閎、楊邑等便主動殺了王調,迎新太守王遵入城。

有意思的是,占據樂浪自立的王調與郡吏王閎其實都是一家人。

可即便出了這樣的事情,樂浪王氏也依舊在本朝活得好好的。

出了朝鮮半島樂浪王氏或許不算什麼,但在樂浪還是有幾分影響力的。

而聽王恪這麼一說,張岐頓時忍不住輕歎一聲。

“咳咳~那就……如此上報吧,用印。”

張岐說罷便又忍不住劇烈咳嗽起來,隨即也懶得處理事務了,當即便回到後院中休憩起來。

而在得到了太守府的用印之後,這封奏疏很快便沿著郵傳飛速傳至洛陽。

漢承秦製,故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

甚至還有明令規定:

日限奉書,不及以失期,當坐罪留。

而以大漢朝的郵傳速度,馬傳每日可行三四百裡,車傳可行七十裡。

故此樂浪郡雖然偏遠,但半月之內卻足以將奏疏送至洛陽。

……

翌日,嘉德殿。

“此人就是朕的陳湯呀!”隻見天子劉宏看著尚書台送來的奏疏,忍不住感慨道:“看來蒼天還是眷顧朕的!”

此言一出,一旁的張讓頓時捧場道:“陛下乃是天子,自然受蒼天眷顧。若非如此,魏公威那廝縱然有些許用兵之能,又豈能蕩平東夷!”

趙忠聞言亦是拍著馬屁道:“可惜陳湯未能遇到陛下這般英武之主,否則又何至於罷官為民,窮病而死。”

而見兩人這麼一說,天子劉宏竟然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畢竟當下無論是朝堂還是地方名士,都認為前漢元帝劉奭乃漢室基禍之主。

有些名士在講學時,甚至毫不避諱的稱前漢實亡於劉奭之手。

甚至漢宣帝生前都曾感慨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如果不是漢宣帝念及許皇後,劉奭恐怕早就被廢了。

當然,這種評價對漢元帝劉奭來說也不算過分。

雖然這位並不像當今天子劉宏一樣奢靡無度,賣官鬻爵,甚至還多才多藝,善史書,通音律,喜好儒術。可偏偏劉奭當了皇帝,而沒有成為一個大儒。

也正是在他的治理下,大漢開始真正的“純任德教”,大量儒生開始參政治國,真正走上了“獨尊儒術”的道路。

但眾賢臨朝的結果卻很不理想。

在外交上,大漢不得不派遣王昭君出塞和親匈奴。

漢武帝時設立的珠崖郡,也在他手上主動撤銷了。

後扶餘貴族朱蒙更是率卒攻占了漢朝玄菟郡高句麗縣,更國號為高句麗。

玄莬郡雖然未曾撤銷,但已經與撤銷無異,隻不是遼東郡僑置郡縣罷了。

要知道即便當今天子劉宏,在崔烈提議要放棄涼州時也沒有真的同意。

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宏麵對劉奭這個長輩時還是挺有優越感的。

畢竟劉奭連連失土,但他卻收複了前漢失地。

兩相對比之下,說明他也是一位有為的天子嘛!

念及此處,劉宏心念一動,當即朝張讓招了招手,附耳說了幾句。

張讓聽罷頓時便明白天子所想,當即滿臉堆笑道:“陛下放心,臣這就去辦!”

……

半月後,帶方縣。

隻見一名麵白無須的小黃門聲音洪亮的宣讀著詔書:

“……授魏哲為樂浪太守,秩二千石,銀印青綬;太史慈為海東屬國都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戲誌才為帶方令,秩六百石,銅印黑綬;元駿為樂浪長史,秩六百石,銅印黑綬……”

隻聽得一係列的名字出現,甚至連乞伏翔和俟斤德兩人的名字都有。

這兩人被封為歸義侯,還被要求入京舉行獻俘儀式。

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兩人那叫一個喜笑顏開。

歸義侯怎麼了?名號再寒磣那也是大漢的爵位。

實際上如果不是此事獲得了天子歡心,就憑他們倆還真不夠格。

相比於這兩個沒出息的,魏哲就要冷靜多了。

怎麼說呢,朝堂的處置總體上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

譬如像遼東屬國一般,以穢貊二十八城為海東屬國,羈縻控製穢貊東夷。

這種處置確實是當前最合適的法子。

真正讓魏哲奇怪的,其實是詔書裡麵的諸多任命。

魏哲本以為朝堂會讓他來當這個海東屬國都尉,畢竟穢貊之地是他打下來的,讓他當第一任都尉也方便控製東夷。

可這詔書中竟然封他為樂浪太守,直接讓他一步到位成了真兩千石。

這……如果不是確定自家在朝中沒有靠山,他真懷疑是哪位大佬在幫他。

至於任命太史慈為海東屬國都尉,那就更超乎他所料了。

要知道太史慈可是帶方縣丞,明麵上就是魏哲的人。

朝堂如此處理,難道就不怕他借太史慈的手繼續控製海東屬國嗎?

另外讓他來當樂浪太守,那原來的張府君呢?

帶著諸多疑問,魏哲在領完詔書後當即將小黃門請到內院招待起來。

魏哲沒有什麼政治潔癖,在送出十金作為見麵禮後便拱手抱歉道:

“中使,還請休息一二,這赴任錢且容我籌備幾日。”

話說在當今天子劉宏的治理下,這當官可不是有任命就行的。

因為這位天子在賣官鬻爵方麵可是專業的。

自關內侯以下至光祿勳下屬虎賁、羽林等職位,價格都各不相同。並且地方官的價格比朝官高一倍,因為地方官有實權,能夠撈取更多的油水。縣官的價格則根據縣的貧富程度有所不同,富庶的縣價格較高,貧窮的縣價格較低。

也就是帶方縣這種賣都賣不出去的窮地方才會便宜魏哲。

至於像兩千石這種郡守,買官錢更是高達兩千萬錢。

按照當下一金萬錢的官方標準來算,也就是需要兩千金。

有時候天子還會根據買官者家財多少靈活波動,甚至暗標拍賣。

可以說這位如果沒當皇帝,估計也會是一個富商巨賈。

最關鍵的是,即便是正常晉升也需要給天子交錢,隻不過少點罷了。

甚至這種消息在官場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潛規則。

按照魏哲的了解,升任太守所需赴任錢應該是二百金才對。

他先前是按照海東屬國都尉的標準籌備的,眼下自然還有些欠缺。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這位小黃門竟然擺了擺手道:“莫急莫急,赴任錢就免了罷,倒是另一樁事需要魏府君多用心!”

說罷便見此人麵色嚴肅的附耳與魏哲低聲交待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