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吹胡子瞪眼。
一臉憋屈的看著藍玉。
他哪裡不想賞賜,他還想著給方靜之那小子一個天大的賞賜呢!
你特娘的不是喜歡秦淮河伯嘛,咱給你封大西北去,讓你做個烏斯藏小河伯。
怎麼樣,咱夠意思吧!
可惜啊,馬皇後一句話。
老朱是徹底的與封賞方靜之絕緣了。
他這個皇帝,在彆人那裡說啥是啥,一言九鼎。
可在馬皇後這裡,那真的是不好使。
惹急了,馬皇後那是真的要揪他的耳朵的。
老朱嫌棄的瞪了藍玉一眼,這王八蛋,真的是哪壺不開提那壺。
“那什麼,方靜之這小子的事情,全交給皇後這個紅薯娘娘做主吧!”
“咱不管了!”
最後幾個字,老朱那幾乎是咬著牙根說出來的。
這個紅薯娘娘的美名,他是真的嫉妒了啊!
眾人聞言,紛紛扭頭看向馬皇後。
特彆是藍玉跟沐英,倆人眼裡幾乎都要閃光了。
這尼瑪。
權力交到皇後的手裡。
這不是讓自己人給自己封官嗎!
那少了個公爵能下來。
一想到自己的閨女以後可能要嫁給一個自己都撈不著的公爵。
倆人那個心理啊,就彆提多麼的美了。
馬皇後微笑看著眾人,關於方靜之的賞賜,她早就在心裡想好了。
無論是以前的香煙,還是現在的紅薯火藥,那對大明的貢獻,都不是一句話能說的完的。
可也正因如此,對方靜之的封賞也是一件相當為難的事情。
馬皇後沉吟片刻,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宮打算,給這孩子封個世襲罔替的侯爵。”
“至於封地,便在鐘山吧!”
此言一出,眾人愕然。
雖說心裡早已經有了估計,但是沒想到卻是個侯爵。
而且最重要的是,封地鐘山。
誰不知道,當年劉伯溫曾經說過,鐘山乃是個風水寶地。
老朱也不止一次說過死後陵寢就要葬在鐘山。
如今眾多勳貴家在鐘山都有莊子,你以為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能在老朱死後,為老朱守個棺材板嘛!
這樣無論自己在朝中如何,隻要不是造反,日後家中都不會斷了傳承。
可馬皇後一句話,鐘山就要成了那姓方的小子的封地了?
不說老朱日後埋哪裡,就說自家地裡有大明開國皇帝的陵寢,日後的皇帝祭拜都要來我家,這你敢信?
馬皇後給的這份殊榮,不可謂不強啊!
簡直就比那些國公什麼的爵位還要讓人羨慕好不好。
對方靜之有所了解的徐達,更是已經瞪大了眼眸。
方靜之的年紀,不可為不輕,如今封了侯爵,而且還是馬皇後冊封,可以說是大明最年輕,最尊貴的侯爵。
日後的國公之位,定然也已經手拿把掐。
而且看太子,皇孫對這小子的態度,隻要大明不倒,這未來的老方家,必然不會比老徐家混的差啊!
這小子,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眾人雖然心中各自起了算計,但是嘴上卻也不會多說些什麼。
這關於方靜之封賞的事情,也就算是過去了。
待到馬皇後帶著小小朱離開,朝會繼續。
太子朱標適時的開口:“父皇,這中原大地,可從未聽說過這紅薯的名字,八成是海外來的祥瑞啊!”
老朱聞言,皺了皺眉頭,隨即目光看向沐英:“可是海外來的?”
沐英眨巴了兩下眼睛,他哪裡知道這玩意哪裡來的啊,當時就顧著吃了。
好在藍玉及時發話了:“這個紅薯啊,我倒是聽咱的女婿說過,乃是大洋彼岸的產物,機緣巧合之下,被一個胡商帶到了大明,又是機緣巧合之下,這才落到了咱的女婿手裡,咱的女婿,也是好奇,於是就研究了一下,你瞧,這就有了咱們大明的紅薯了。”
藍玉說的得意洋洋,卻也沒有忘記幫著方靜之掩蓋一下元人貴族的事情,隻說是從胡商手裡得到的。
雖然無傷大雅,但是卻也免了一些麻煩。
一眾朝臣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藍玉,再看看沐英。
剛才,似乎沐英也說了,這姓方的小子是他的女婿?
這……二女爭夫?
如此有前途的小夥子,自己閨女是不是也應該征一下子啊!
一旁的徐達不自覺的抹了兩下嘴巴。
感覺閨女嫁早了啊!
老朱坐在龍椅上,裝模作樣的沉思了一下,隨後才緩緩開口:“竟然是海外傳來的祥瑞啊!”
父子倆一唱一和。
都是人精,自然話不必多說,大家心裡也清楚這父子倆的意思了。
原本老朱定下的規矩,片板不得下海。
如今既然知曉海外有了祥瑞,那是不是應該遣使下海,尋找其他的祥瑞呢。
朱標之所以這麼問,並且是在大朝會上這麼說,顯然是父子倆人早已經商量過的。
下海尋找祥瑞自然是好的,可朝廷負擔得起嘛?
一眾朝臣,不自覺的皺起了眉頭。
特彆是戶部的幾名官員,更是連連搖頭。
自從大明立國開始,戰爭就從來沒有遠離過這個新興的國家。
打陳友諒,打張士誠,遠征大都,如今又要討伐梁王,遠征漠北也是近在眼前。
戰爭一樁接著一樁。
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百姓來說,都是莫大的壓力。
如今有了紅薯,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氣。
可又要下海。
新生的大明,又如何負擔得起啊!
戶部尚書忍不住出班,行禮說道:“陛下,臣反對出海。”
“雖說朝廷如今尚有水師戰船,可還需要戒備倭寇,又需討伐梁王以及北元。”
“國庫如今勉強可以應付,若是再加上出海,恐難以支撐。”
老朱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又把目光看向胡惟庸。
戶部的賬本,沒有比他更清楚,可下海的事情,也是不容耽擱。
而作為老朱的禦用刀子,胡惟庸不過是一個眼神,就明白了老朱的所思所想。
胡惟庸出班,道:“臣對此事,倒是有些不同意見。”
“戶部尚書所說,乃是事實,可是下海的事情,也相當的緊要。”
“可如果大張旗鼓的下海,也沒有海圖,自然是不行的。”
“依著臣來看,若今有了紅薯,當務之急是推廣紅薯的種植與對梁王的戰時。”
“至於下海的事情,不若先派遣一支小型艦隊去探探路,等有了合適的海圖,到時候朝廷的前元的戰爭也打完了,那時候再派遣大批的船隻下海。”
“如此,可兩全其美!”
朱元璋點點頭,這事情,跟他與太子朱標設想的也差不多。
“就按照胡惟庸說的辦吧。”
“擬旨,卓信國公湯和,沿海構建防禦倭寇公事,整合水師艦船,訓練一支小型艦隊,下海探路。”
“太子啊,你去辦理此事吧!”
“就這樣,退朝!”
老朱說完,一甩袖子轉身就走。
剛剛地瓜吃的有點多,這會急著上廁所呢!
朝臣見狀,也是紛紛退了下去。
隻不過,眾人滿是疑惑。
湯和一個天天稱病,就連大朝會都不來的人。
讓他去做這事情,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