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老朱家的瓜,好吃難消化! > 第204章 老朱第一樁罪!

第204章 老朱第一樁罪!(1 / 1)

推荐阅读:

一口紅薯入了口。

老朱燙的一陣的呲溜呲溜。

可太香了,舍不得吐出來。

旁邊的徐達藍玉倆人也沒好到哪裡去。

他們已經提前老朱一步品嘗到紅薯的味道了。

不過不同的是,倆人皮也沒扒,直接下嘴啃的。

徐達一邊啃一邊還說呢。

“這不對,這糧食怎麼有點苦啊!”

然後就看到了老朱十分熟練的扒了皮,啃了一口。

倆人直接愣住了。

三個活寶啊!

方靜之在心中對著三人做了評價。

然後就帶著小小朱將剩餘的十幾個紅薯掏了出來。

紅薯被烤的表皮焦黑,一點沒有上輩子那種火爐烤出來的流油的模樣。

不過並不耽擱吃。

小小朱捧著簸箕。

方靜之將紅薯放到簸箕裡,先放到一邊冷卻。

跟三個活寶一樣趁燙吃,那是有病,他才沒有這麼傻呢!

同樣不傻的還有小小朱,朱橚,李景隆三個。

另一邊,馬皇後的紅薯粥也已經熬好了。

一鍋粥,其實並沒有放太多的米。

單吃紅薯太膩了,但是加上粥水,卻可以中和掉紅薯的膩味。

並且,熬出來的粥水還有一股子香甜,味道也更美。

馬皇後看著鍋裡的紅薯粥,忍不住的沉思。

原本倒進鍋裡的米,隻有淺淺的一層,但是加上紅薯以後,卻粘稠的能立住筷子。

這樣的粥若是在災年放出來,確實不知道能讓多少人填飽肚子啊!

這紅薯,出現的太晚了啊!

不過,好在它是終於出現了。

馬皇後有些感激的看了方靜之一眼。

這家夥正抱著一大摞碗筷走過來。

“嬸子!”

“哎!”

馬皇後笑著接過碗筷。

隨後,便是一碗碗的紅薯粥盛了上來。

馬皇後如同尋常婦人一般,敲了敲鍋沿。

“有誰想先來試試這紅薯粥的嘛!”

方靜之嚴重懷疑,馬皇後敲鍋沿這個動作,是跟胖廚子那個混蛋學來的。

瞅瞅我這高貴的嬸嬸,這學的都是些什麼不好的動作啊!

“我!”

“我!”

“咱先來!”

有了烤紅薯打底,老朱三人也算是知道了紅薯的美味。

如今看到了紅薯粥,這種新的吃法,怎可能忍耐得住。

老朱三兩下就把手裡紅薯塞進了嘴裡。

迫不及待的衝到桌前,飛快的拿起一碗紅薯粥湊到嘴邊。

烤紅薯自然不是第一次吃了,上一次的烤紅薯,老朱也是吃了半個的。

但是這紅薯粥,卻還是第一次。

隻見他端著粥水,先是嗅了嗅,露出一臉沉醉的笑容。

隨後撅起嘴,輕輕地朝著粥水吹氣。

待到粥水涼了一些,這才紅薯入口。

隨後,隻見老朱雙眼緊閉,空氣中隻留牙齒咀嚼食物的聲音。

所有人都在看著他,安靜的幾乎無法呼吸。

老朱仔細的吧嗒著嘴,舌尖輕輕舔舐沾在牙床上的紅薯。

良久,隻見他皺眉搖頭。

“不好吃,沒啥滋味啊!”

方靜之一臉的懵逼,朱橚李景隆朱標皺起了眉頭,徐達跟藍玉滿臉的不可思議。

怎麼會,烤紅薯那麼好吃,這紅薯粥怎麼就不好吃了?

這不可能?

馬皇後先是疑惑,隨後卻是不屑的一笑。

夫妻多年,說點難聽點的。

老朱這老東西,一抬屁股她就知道要拉什麼粑粑!

這老東西,玩心眼呢!

“不好吃,不好吃啊!”

老朱一邊說著,一邊搖頭。

可手上嘴上的動作卻是一點沒停。

兩隻筷子飛快的扒拉著,不過幾息的功夫,一碗紅薯粥就被他吞下了肚。

然後,老家夥又端起了第二碗。

“哎呀,上一碗沒嘗到什麼味,我再給你們嘗嘗啊!”

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過來了。

疑心儘去。

這老東西,多吃多占習慣了。

徐達藍玉二人,滿臉的嫌棄。

特娘的這麼一大鍋粥,還有外麵地窖裡滿堆的紅薯還不夠你吃的是不。

這還玩上心眼了。

心裡這麼想著,二人也是立馬端起了一碗紅薯粥。

細細的品嘗。

方靜之卻是悄悄的端起一碗,遞給了馬皇後。

“嬸子,你也累了一天了,嘗嘗吧!”

馬皇後接過紅薯粥,心裡很是感動。

瞅瞅那爺四個,再看看李景隆藍玉徐達,瘋狂的吞咽著紅薯粥。

就沒一個人想到自己。

還是自己這個將要收的乾兒子好啊!

自己還沒吃到呢,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這個嬸嬸。

“靜之,你也吃吧!”馬皇後笑著說道。

方靜之笑了笑,道:“嬸嬸彆吃得太急,這紅薯太麵了,吃快了容易噎著。”

正說著呢,老朱在那裡一陣的咳嗽。

就這,手上還在不停地往嘴裡扒拉著。

馬皇後方靜之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裡看到了濃濃的笑意。

方靜之道:“嬸嬸,您先吃著,我去挑幾個乾淨些的烤紅薯。”

“要不然等我這伯父回過味來,估計咱倆倆也吃不到幾個了!”

馬皇後嗬嗬一笑:“去吧!”

片刻功夫,方靜之拿了幾個烤紅薯過來。

小小朱人小鬼大,俏咪咪的湊了過來。

“大哥哥!”

方靜之將一個烤紅薯扒開,塞給小小朱。

“慢點吃。”

“嗯呐!”

方靜之端起一碗紅薯粥,仔細看,粥水還是有些稀的,可是搭配上金黃色的紅薯,賣相看著就很不錯。

輕輕夾起一塊煮熟的紅薯送進嘴裡,一股香甜的感覺就占據了味蕾。

來到大明,雖說錦衣玉食。

可到底不如那個食物千種萬種的後世。

如今隨著紅薯入口,一股子獨屬於方靜之的回憶忍不住湧上心頭。

那個因為因為自卑沒有表白的白月光女孩,你還記得我嗎!

今天的我牛逼大了,來大明吧!

我種紅薯養你啊!

三碗紅薯粥下肚,老朱是徹底的吃嗨了。

老朱是個真正的把天下百姓放在心裡的人。

雖然他也在無時無刻的不把百姓當牛馬。

但是說到底,他還是有那麼一丟丟的愛百姓的。

總之,這是個複雜的家夥。

但這並不妨礙他對糧食的看重。

一手端著一碗紅薯粥,另一隻手拿著烤紅薯。

老朱悄無聲的湊近了方靜之。

這會方靜之則坐在椅子上,美滋滋的吃著烤紅薯。

一旁坐著小小朱,倆人吃的都是一嘴的灰。

老朱靠了過來,隨即輕輕踢了踢小小朱的椅子。

“爺爺?”小小朱脆生的喊了一句。

這一下子,直接給老朱叫的心都化了。

“乖孫啊,去找你奶奶玩去,爺爺跟你大哥哥說會話!”老朱說道。

小小朱哦了一聲,拿著烤紅薯跑了。

方靜之一臉笑意的看著老朱。

就知道,這老東西肯定忍不住會過來詢問。

老朱還是要臉的人,老神在在的就是端著碗喝粥,也不說話。

他覺得,自己隻要往這裡這麼一坐,渾身的王霸之氣一發。

方靜之這小子就會乖乖的把紅薯的一切消息告訴他。

可惜!

眼前的小子並不打算搭理他。

方靜之翹著二郎腿,美滋滋的啃一口烤紅薯,隨即眯著眼睛哼唱小曲。

“大姑娘美啊,大姑娘浪。”

“大姑娘走進了青紗帳!”

老朱臉頓時就黑了。

娘的,唱的什麼汙言穢語的玩意。

還挺好聽。

老朱沒好氣的蹬了方靜之一腳。

隨即開口問道:“小子,這紅薯是不是每一畝地的產量都有三十四石啊!”

好家夥,直入主題是吧!

方靜之齜牙,好歹先探討一下人生理想啊!

比如做個什麼秦淮河伯,掌管教坊司之類的事情啊!

哪有不過前戲直接進主題的呀!

呸,渣男!

不過念在對方是老朱的份上,方靜之忍了。

“哎,我說伯父啊,你想啥美事呢!”

老朱嘴角抽了抽,怎麼這小子說話就這麼氣人呢,你不陰陽怪氣的就不能說話是吧!

方靜之道:“這一畝地,可是最先種下的,周王帶著莊戶們精耕細作,就差住到地裡去了。”

“這才有了如今的三十四石,其他的土地,肯定是沒有這麼高的產量的。”

“不過想來,二十五六石,肯定是有了的。”

其實莫說是二十五六了,就是十石,也夠讓老朱開心的了。

老朱暗自點頭。

藍家莊子能有個二十五六石的產量,那放到外麵,即便是再不會種地,怎麼也有個二十石左右了。

就這產量,也可以活人無數了。

他想了想,隨意又說道:“儲藏方式也是這樣挖地窖儲藏嘛?”

藍家莊子的紅薯,在過秤以後,除了一些長相比較差的拿來吃了,剩下的都被放進了早已經準備的好的地窖中了。

這些紅薯,要留著來年當做種子使用。

畢竟是精心培育的,怎麼著也不會比後來的差。

方靜之想了想,說道:“這紅薯的儲藏方式多種多樣,地窖儲藏隻是其中的一種罷了!”

“若是曬乾了,可以做成紅薯乾,當做乾糧使用,還可以研磨成紅薯粉,就跟小麥麵粉的儲藏方式差不多。”

“總之啊,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等以後這紅薯推廣開了,百姓們總會想出儲藏的法子。”

老朱點點頭,本想說些什麼。

不料,方靜之又繼續說道:“這紅薯除了產量高以外,渾身也都是寶!”

說著,方靜之取出來一截乾淨的紅薯藤蔓,小小的一截藤蔓上,帶著兩片翠綠的葉子。

老朱眼睛一亮,笑道:“養豬嗎?”

方靜之點點頭:“也不光是養豬,這藤蔓對豬有催乳的作用,是養豬的好料子,但是紅薯葉其實人也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十分的不錯。”

老朱聽得一愣一愣的,但是嘴角卻是越翹越高。

這麼說來,這紅薯真的是全身上下都有大用處啊!

這可比小麥稻子等糧食好多了。

有了這紅薯,大明就再也不缺糧食了,而且豬肉也能大量的供應百姓。

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功勞啊!

老朱看著眼前的方靜之,越看越是欣賞。

就連那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看起來很欠踹樣子看起來都順眼了好多。

他忍不住龍顏大悅,哈哈大笑。

不過,他隨即卻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靜之啊,這紅薯的種子,你是從何處得來的啊!”

老朱看著方靜之,嚴肅的問道。

朱橚曾經告訴過老朱這紅薯的來曆,聽得老朱那是一愣一愣的。

方靜之的原話是。

天上的百花仙子於天界禦花園賞花,偶然的驚鴻一瞥,看到了人間方靜之的盛世美顏。

隨即思凡下界,倆人一帆雲雨。

百花仙子感慨方靜之的強大與持久,特意送了方靜之這紅薯作為禮物。

這話在老朱聽來,除了瞎扯就是瞎扯。

還特娘的百花仙子。

百花仙子是瞎了,咱是皇帝,還這麼帥,這麼猛,不來找咱找方靜之這混小子。

作為皇帝,老朱可以說是天底下最迷信,但又最不迷信的人。

他才不會相信什麼百花仙子故事。

這就是方靜之用來敷衍朱橚的罷了。

如今紅薯神糧出世,並且親自見識到了產量,知道了滋味,老朱怎麼可能還忍得住心中的疑惑。

方靜之卻是笑了。

等的就是現在。

關於海洋,說起來那是一段身為中華民族一員永久的痛。

從明初的禁海開海,鄭和下西洋,再到那位民族罪人的清流劉大夏出現,藏匿鄭和航海圖與成祖征討越南資料,徹底大明斷絕了航海與擴張版圖的機會。

至於繼承了大明朝的大清。

一群鼠目寸光的豬尾巴,徹底過上了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日子。

夜夜笙歌,說著什麼天朝上國。

殊不知此刻的西方,早已經開始了大航海,開始了工業革命。

直到轟隆隆的炮響打開了國門,華夏大地上的人們才發現因為一些人的愚蠢而錯過了什麼。

可很少有人知道。

其實禁海這事情,始作俑者就是眼前的這個老家夥。

當初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不僅讓老朱定了乾坤,還把老陳的命打沒了。

那些老陳的死忠們不願意降服於老朱,紛紛選擇下海。

到了老張,又是一批能人異士下海與之彙合,共謀大事。

恰好此時正是日本封建諸侯割據時代,彼此互相攻伐,那些在戰爭中失敗了的封建主,就組織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騷擾,大明朝此時既要麵對來自草原的元人勢力,境內還有梁王大理國等敵人,對此也是煩不勝煩。

洪武年間,為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朱元璋下令實施自明朝開始的海禁政策,片板不得下海。

如今自己穿越到了大明朝,方靜之怎麼還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元人要伐,梁王要打,可這海,真不能禁啊!

啥?

沿海百姓要遭罪。

遭罪就遭罪唄,反正又不是我遭罪。

嗯,就當他們是做貢獻,心裡不就舒服了嘛!

方靜之凝視老朱,緩緩開口。

“這紅薯,其實是從一個落魄元人手裡得到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