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339章 病夫治國

第339章 病夫治國(1 / 1)

推荐阅读:

殿試終於結束,天啟二年的初夏像兔子尾巴一樣,很短。

小冰河氣候下的京師並不十分炎熱。

劉招孫記得,今年過端午節時,他們一家圍在八仙桌前吃豆沙粽子的畫麵。

那天,金虞姬楊青兒張嫣三姐妹還穿著馬麵裙,可見天還不是很熱。

金虞姬晃動她那雙無處安放的大長腿,和楊青兒爭論朝鮮和明國到底誰才是屈原的故鄉。

張嫣小肚子微微隆起,護國公解開一個個竹葉上的麻繩,將粽子遞給這個食量陡增的孕婦。

轉眼到了六月份,天氣開始暴熱。

六月初二這天下午,約莫申時,西邊天空忽然飄來一片墨綠色的烏雲,接著狂風大作,很快劈裡啪啦竟下起了冰雹。

京師百姓被砸死砸傷多人,即便是最富有口才的京官,也無法將這場極端天氣和祥瑞扯上什麼關係。

不止是百姓遭殃。

護國公連續兩月每日加班加點批閱奏章,白天又在兵營工坊忙碌,可謂夙興夜寐,勞形苦心。

落下冰雹的第二天,他終於舊疾爆發,一病不起。

五月二十八日清晨,劉招孫早早起床巡營,感覺微微發熱,起初並沒有在意,午後繼續批閱奏章,當晚回到軍營,便高燒不止,胸悶嘔惡,頭痛煩躁,最後竟昏迷不醒。

護國公府上頓時亂成一鍋粥。

康應乾喬一琦生怕護國公有什麼三長兩短,畢竟劉招孫病倒也不是第一次了。

兩人商議之後,一邊招來老宋頭醫治,一邊叮囑鄧長雄,令九門駐守的戰兵披甲執銳,做好作戰準備。

老宋頭給護國公開了藥,拍著胸脯說病人隻是風寒發作,兩劑溫補藥下去,便可病除。

然而兩副藥吃下,高燒仍舊不退。

金虞姬守在夫君床榻前,哭成個淚人兒。

正在眾人麵麵相覷,手足無措時,楊青兒令吳霄連夜進宮,去太醫院找他的親戚——太醫吳又可。

吳又可連夜從宮中出來,給護國公切了脈,在老宋頭充滿欽佩的注視下,雲淡風輕道:

“不妨不妨,隻是偶染瘟疫,近日京師四時不正,瘟疫叢生,不過各位放心,不是鼠疫。”

眾人起初聽到不妨兩字,全都鬆了口氣,再聽到說是瘟疫,臉色大變,瘟疫在這個時代可是死神的代名詞。

康應乾臉色陰沉,盯著地麵一言不發。

喬一琦神色黯淡,如祥林嫂附體,逢人便道:

“我真傻,真的,我早勸過護國公,讓他愛惜身子,他卻比隋煬帝還凶殘,想要一輩子做完人家十輩子的事情,又是征戰,又是練兵,還在籌劃改革····如此這般,鐵打的人也受不了!”

“我真傻。”

孫傳庭在陝西山西都待過,知道瘟疫厲害,低聲對周圍眾人道:

“若真是瘟疫,還是要避一避,另外,此事決不能聲張出去·····”

金虞姬不管不顧,撲倒在床榻前:

“趕緊給他醫治啊!”

楊青兒安撫朝鮮丫頭冷靜下來,對吳又可道:

“聽先生這樣說,想來是有把握治好的。”

吳又可回憶起在陝西遊醫遇到的瘟疫病例,舉起病人軟塌塌的手腕,仔細又切了脈,翻來劉招孫舌苔看了,對眾人道:

“憎寒壯熱,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發無定時,胸悶嘔惡,頭痛煩躁,脈弦數,舌邊深紅,舌苔垢膩,或苔白厚如積粉。這些症狀,與萬曆四十五年老夫在鹹陽時所見完全一致,當是瘟疫無疑。”

眾人聽了,頓時臉色慘白。

萬曆四十五年的鹹陽大疫,鹹陽猝不及防,城內城外十萬百姓,十去其三,家家戶戶都有死人,據說最後連斂屍下葬的人都不夠。

康應乾盯著護國公,良久無語,口中喃喃:

“時也命也,眼見得稱帝在望,為何會這樣!可恨可恨!”

喬一琦馬士英等人早已嚇得六神無主,隻有孫傳庭叫來裴大虎,讓他下去找人,加強府上戒備,不讓閒雜人等靠近。

金虞姬驚叫一聲,昏死過去。

吳又可不慌不忙從袖中掏出本醫書,翻到當中一頁,對楊青兒道:

“誥命夫人請看,這是下官調製的達原飲,由檳榔、厚樸、草果、知母、芍藥、黃芩、甘草七味藥組成。”

楊青兒指著藥方,冷靜道:

“這些果然有效?”

吳又可輕捋胡須,搖頭晃腦道:

“檳榔除嶺南瘴氣,厚樸破戾氣,草果除伏邪,三味協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熱。可治濕熱中阻,樞紐失職,以致寒熱起伏·····

楊青兒不等他說完,當機立斷道:

“趕緊熬製,給護國公服用,不得遲延!”

~~~~~~

平遼侯病倒的第二天,耳目聰敏的朱由檢便派人送來手敕和賞賜。

王承恩帶著聖諭,小太監禦賜的禮物抬到護國公府上,他想要去見見劉招孫,卻被孫傳庭等人攔下,說是護國公大病初愈,不便見客。

王公公隻得在孫傳庭麵前宣讀口諭:

“諭護國公:朕數日不見護國公,聞偶然風寒,茲賜銀八十兩、蟒衣一襲,用示眷念。”

禮物仍舊是鮮豬一口、鮮羊一腔、甜醬瓜、茄、白米兩石、酒十瓶、銀八寶八十兩、甜食兩盒、乾點心兩盒、割燒一份。

~~~~~

服用達原飲當晚,護國公高燒便開始退去,五日之後,完全康複。

期間金虞姬楊青兒也病了一場,張嫣有孕在身,卻是衣不解帶,連續五天一直在護國公病榻前服侍。

劉招孫大為感動。

令人驚奇的是,這次瘟疫沒有蔓延,連吳又可也不知是什麼原因。

或許病毒正在潛伏期,等待形成更合適的滋養環境後來一個大爆發。

不管如何,經曆此次事件後,劉招孫對健康有了新的認識。

酷暑天氣下,各地發往京師的奏章比往日少了很多,近衛第九軍、第十軍的新兵訓練由三日一操改為五日一練,工坊和學堂也都放了假。

護國公大病初愈,暫時也不再去軍營,便一直宅在府邸,與美人相伴。

從遠征倭國到回國靖難,忙忙碌碌又是大半年,終於有了幾日空閒休息。

六月十五日,京師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熱鬨非常,京官們請了弋陽戲班在南北大街唱昆曲兒。

當晚日暮,護國公以三禮六聘迎娶張嫣過門。

張雨荷隆起的小腹已經越來越明顯,畢竟懷孕六月,成親不能再拖。

劉招孫雖然不太情願,然而架不住康應乾等人的軟磨硬泡,而且,這次大病之後,他對張嫣也有了些莫名的情愫。

補充說明一下,自從康應乾花費重金將張嫣從河南帶回遼東後,他就認了張雨荷為義女。

通俗點說,老康現在是張嫣的乾爹。

就這樣,劉招孫平白無故又多了一個爹,而且是那種喜歡到處售賣違禁藥品的乾爹。

成親那日,京城文武百官悉數到場,慶賀護國公新婚,又得一傾國美人。

護國公辛苦半年,終於可以稍稍放鬆,成親當日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再醒來時,張嫣的身份已經是朝廷奉敕的二品誥命夫人,正式成為護國公府上的第三女主。

~~~~~

七月流火。

儘管劉招孫崇尚節儉,主張清心寡欲,然而畢竟貴為護國公,位極人臣,平日用度,自然是尋常百姓不能相比。

護國公府上,冰鑒(類似空調)、冰鎮紅酒之類的消暑奢侈品,可是一樣也不少。

三位美人相伴,躲進小樓成一統,日子過得頗為愜意。

便如《水滸傳》所描寫的那樣:

玉屏四下朱闌繞,簇簇遊魚戲萍藻。簟鋪八尺白蝦須,頭枕一枚紅瑪瑙。六龍懼熱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萊島。公子猶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紅塵道。

這裡說的是“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孫在涼亭上水閣中浸著浮瓜沉李,調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熱;怎知客人為些微名薄利,又無枷鎖拘縛,三伏內,隻得在那途路中行。”

京城大街小巷又響起冰胡兒們兜售酸梅湯的苦力)的叫賣聲。

古代很早就有冰窖可以儲冰,元代(注釋1)北方已有奶油等物製作冰棍或冰淇淋。

金虞姬每日都要一杯酸梅汁消暑,在照顧女兒之餘,她還會和楊青兒一起研究怎麼做冰淇淋才好吃。

朝鮮自然沒有這些冷飲,往年在開原見到的也少。

到了京師,這朝鮮丫頭也算長了見識,原來隻是這三伏冷飲,便有這麼多花樣。

好在護國公府上的大廚譚二頗擅長製作各類糕點,尤其是琥珀糕。

所謂琥珀糕,是用西瓜汁濾渣後,然後再用小火熬製,汁水黏稠後冰鎮,好看又好吃。

不止是金虞姬和楊青兒,劉招孫嘗了一口,口味與他吃過的某根達斯相差無幾,交口稱讚道:

“譚二,你做的糕點不錯,以後可以在京師開家糕點店,申請專利的。”

譚大廚不知道專利是什麼,不過接下來六月份,這位從遼西祖家僥幸逃出的廚子,便一直在忙著製作冰涼可口的琥珀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