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秦書記的叮囑(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至此,蘇宇空間裡的糧食終於全部售出,粗糧以三毛錢一斤,細糧四毛五分。

這已經是當下最低價了,因為如今的粗糧通常是四毛,而細糧更是到了五毛多。

在粗糧八分錢一斤時,細糧是一毛五分錢,市價因為天災上調了價格,粗糧上漲到了一毛錢,細糧更是漲到了兩毛。

而這是市價,像是黑市,鴿子市,整體價格要比市價高出很多,四毛到五毛多,已經是市場可以接受的價格了。

那為何蘇宇這次粗糧直接降了一毛錢,而細糧反而看上去並沒有降價多少?

那是因為能買得起細糧的,並不差這幾分錢,通常都是買不起細糧了。

但沒得選的情況下,細糧也銷售一空了。

粗糧是三毛錢一斤,四萬斤,細糧是四毛五分一斤,兩萬斤,一共收入兩萬一千元。

蘇宇連本帶利收回了部分成本,當然這隻是他撒出去的十萬斤糧食收回了成本。

畢竟當時十萬斤糧食是按照兩倍價格收的,鋼鐵廠還把不足十萬斤補齊到了十萬斤,蘇宇總共就拿出來了兩萬元交給采購員。

這筆錢是在為秦書記造勢,為他鋪路,所以不得不下本錢,如今蘇宇以六萬斤糧食,賺回來了一點本金。

無所謂賠了多少,目的達到了就是好的。

同時幫公社解決了燃眉之急,秦書記的路更順了。

或許有人說,秦書記即便發達了又如何?還能拉你一把?讓你上天啊?

付出那麼多,就為了給他鋪路,值得嗎?

有句話叫作: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蘇宇這些年,如履薄冰,從低調到高調的轉變,也是他心態的轉變,不是藏不住了,而是遇到了人和事改變了他的心態。

當你擁有前後眼,深知前方有坑,有意避讓時,往往事與願違,這不是說你知道結果就可以避開的。

第(1/3)頁

第(2/3)頁

事情會推著你往前走,除非你甘願平凡,那麼你賺那麼多錢不花,意義何在呢?

這就像是一個貪官,貪了幾十個億,卻一分錢不敢花,每日過得十分平凡,窮困潦倒,那他除了給自己埋了一顆雷,他的生活將毫無意義。

蘇宇的改變,就是如此,如果他什麼都有,還要老婆孩子跟他啃窩窩頭,就是為了和光同塵,和大家一樣,那意義何在?

有沒有係統都一樣了,這日子過得未免太清貧了,那重來一世的意義在哪裡?

但他知道,首富就意味著可能變首負,明知有坑,但他不得不做,和秦書記的接觸,讓他察覺到了轉機。

而秦書記也不負眾望,確實為他擋下了不少麻煩,給他提供了不少幫助。

不然他的狩獵隊就搞不起來,光是組織人去他那裡交流學習經驗,就是無稽之談,一旦有人傷亡,算誰的?

即便學會了,又能帶來多少政績?這投資和反饋不成比例,換誰都不會輕易同意,畢竟一旦有人死亡,他這位親自點頭同意並且組織人去學習的公社書記,第一個躺槍。

這是多大的心理壓力?可以說對親兒子的信任也不過如此。

可秦書記就因為信了蘇宇的鬼話,堅信未來的世界變化是經濟至上?這麼容易輕信?那他這位書記也太好忽悠了。

隻能說時也命也,蘇宇的話給了他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和認知,這點不假,畢竟可行性非常高,畢竟那本來就是真實的世界變革。

聽上去當然有可行性,但這並不是關鍵,關鍵是他看到了蘇宇身上的潛質,一個高中生,一個農村孩子,有這等見識,你不好奇嗎?

這才是秦書記一而再再而三的幫他的原因,當然這種關係與其說是器重不如說是相互利用。

從修路,到購糧,秦書記可是發現了蘇宇身上的閃光點,你為我庇護,我為你擺平麻煩,鋪平道路。

這本就是為官之道,不然為何某些引進公司入駐本市後,要優先招聘本市人入職?不就是幫忙解決職工再就業問題嗎?這不是政績嗎?當然,人家答應優先錄取本市人,同時市長也需要做出態度,如選地優惠,稅務優惠等。

相互成就,這才是為官之道。

這可不是什麼暗地裡的交易,這是光明正大的。

官商之間相互成就,良性循環罷了。

第(2/3)頁

第(3/3)頁

就像是某些慈善家,你知道他就是圖名,那又如何?人家實打實為你解決了問題,你給人家名聲,這本就是應有之義,總不好因為你目的不純,人家出錢了,你一句正兒八經的謝謝都沒有吧?

所以秦書記他不僅要幫,還要幫成功,秦書記無疑是一個好官,起碼他有長遠的眼光,並沒有打土豪,分果果。

他知道那樣長久不了,一個蘇宇倒下了,全公社也不會因此富起來,可遇到麻煩時,連個幫忙解決麻煩的人都沒有。

而蘇宇好好的,遇到麻煩了,他就可以幫忙解決一些麻煩,蘇宇倒了他能分到什麼好處?公然占為己有?除非活膩了,那還不如實打實的政績來的真實。

就像這次糧食緊缺,蘇宇幫忙解決啦,他政績上就會添上一筆,這不比打倒蘇宇,他啥也得不到強?

所以他有遠見,不會因為眼前的利益而竭澤而漁,同樣的,對待村裡富戶,地主的態度上,相對溫和,這是蘇宇比較喜歡秦書記的原因之一。

一個沒有遠見,隻顧眼前的人,一句話形容,豎子不足與謀。

那今天就看不到如此高調的蘇宇,他或許會換個方式活著,而非活在聚光燈下。

“秦書記,糧食都分完了,這是收上來的錢,您清點一下,查看無誤,就可以跟蘇宇同誌交接了。”

秦書記點了點頭,也沒有清點,直接遞給蘇宇清點,查看無誤後就可以簽字了,至此這場分糧風波至此結束。

蘇宇也沒有數,他用精神力一掃,大概多少錢,他心知肚明,故作大方的直接揣進懷裡,然後簽字畫押。

秦書記見他如此隨意,叮囑道:“錢不露白,最好找機會存起來,不要放在家裡。”

拍了拍蘇宇肩膀,叮囑了一句。

這可是兩萬塊錢,當著全公社大部分人交給蘇宇的,保不齊就有個鋌而走險,深夜來訪。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