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抗戰:我有無限援助 > 第121章 參軍與夜校!

第121章 參軍與夜校!(1 / 1)

推荐阅读:

第121章 參軍與夜校!

第121章 參軍與夜校!

隨著《新華日報》、《中央日報》等國內報紙媒體轉載。

廣陽大捷的消息,如同颶風迅速席卷全國,甚至在國際上也是掀起軒然大波。

廣陽伏擊戰的勝利,再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粉碎了國內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國論”,極大地振奮了人心,增強了全國人民和各愛國武裝力量堅持抗戰的信心和決心。

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為八路軍在華北創建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後遊擊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廣陽大捷後,八路軍在開辟敵後根據地時,走到哪裡都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大批青年積極報名參加八路軍。

防守太原的國軍在八路軍廣陽大捷的鼓舞下,也增強了鬥誌。

在國際上,廣陽大捷鼓舞了東南亞各國的愛國華僑,紛紛捐錢捐物支援祖國抗戰。

驕橫狂妄的日軍不得不調整部署,緊急升任山下奉文為第20師團代理師團長,這老鬼子怕再次在廣陽公路被八路軍伏擊,山下奉文不得不率第20師團的部隊,等兵員補充完畢,以及作戰物資到位後,才從下龍泉方向向太原進攻。

遲滯日軍進攻太原達一周之久,援助和掩護了太原地區的國軍友軍的安全撤退。

……

晉東南。

上莊村。

新一團團部。

政委鐘誌成一臉苦澀的走進團部。

“怎麼了老鐘?”李雲龍神色詫異,“招兵工作遇到麻煩了?”

在鐘誌成身後跟著作戰參謀趙剛和警衛排長張大彪。

廣陽大捷,雖然八路軍取得了斃傷日軍3000,擊斃日軍師團長的豐碩戰果。

但八路軍也傷亡了大約3000人,平均參戰的每個團傷亡300多人。

傷亡比例約為1比1,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小鬼子的武器裝備好太多,再加上小鬼子出動了空中支援,甚至厚顏無恥的使用了毒氣彈。

不過因為是伏擊殲滅戰,鬼子的死亡率要高很多,至少有2000多名鬼子被擊斃。

而八路軍這邊,隻犧牲一千多人,另外全部都是傷員,其中有不少戰士是中了鬼子的毒氣彈。

好在鬼子發射的毒氣彈中,有不少是催淚彈,傷亡不是很大。

隻要不是很嚴重的重傷員,輕傷戰士經過治療康複後,基本上都能傷愈歸隊。

不僅殲敵3000,擊斃日軍第20師團長,還繳獲了幾十噸作戰物資。

這一仗,總的來說是賺的,而且是大賺。

伏擊戰結束後,各部隊帶著傷員迅速撤退,新一團也是撤到了上莊村一帶。

新一團也是傷亡了310餘人,傷員都被送去了總部的野戰醫院。

整個新一團就隻剩下大約800號人,按照中國軍隊的編製,一個滿編步兵團的兵力至少得有2000人。

眼下各部隊都有損失,李雲龍也不好意思找總部要老兵,於是決定自己招兵。

但是。

目前新一團的錢財家底情況,隻能允許李雲龍再招400名新兵。

招收新兵,不僅要考慮武器彈藥的問題,更要考慮糧食的問題。

招一萬名新兵很簡單,但是你得有這麼多武器彈藥,裝備這些新兵,還得大量糧食,才能養得起這麼多新兵。

再加上如今新一團有幾十匹東洋馬,這些軍馬也是消耗糧食大戶,而且還得吃精糧。

而新一團的300多匹大騾子,則就要溫順很多,好養活,平時吃草,隻需要戰時喂一點精飼料。

鐘誌成一屁股作戰凳子上,歎了一口氣。

李雲龍便看向一旁的作戰參謀趙剛。

趙剛便道:“昨天咱們團招兵的消息剛傳出去,今天上午附近十裡八鄉,適合當兵的青壯全都來了,足足有1500多號人,其中還有些是民兵和村裡的自衛隊,這些都是合格的兵員,非要加入咱們新一團。”

新一團的主要糧食來源,還是靠老蔣和閻老西給的那2萬5千塊銀元,拿去買糧食給戰士們吃,以及老百姓接濟。

但是去年晉東南老百姓收成並不好,還得把收成的一部分上交給閻老西的山西政府,老百姓也比較困難。

好在王董堡、廣陽兩次伏擊戰,八路軍繳獲了不少的作戰物資,其中很多是糧食。

不然八路軍這個冬天,會很難過。

新一團是基乾團,糧食、兵員和武器彈藥都得自己解決。

你乾得好,天天喝酒吃肉過年,乾得不好,那就隻能喝西北風。

“嗓子都喊啞了,我好說歹說,他們就是不肯走。”

鐘政委歎了口氣:

“我是沒有辦法了,恐怕得老李你親自出馬。”

“團長親自出馬,那些青壯恐怕更不會走。”張大彪忽然說道。

“怎麼個事?”李雲龍眉頭一挑。

張大彪說道:“我了解過了,這些青壯都是衝著團長您來的,不知道誰把您砍掉鬼子師團長狗頭的事情在十裡八鄉傳開了,還有更多的青壯正在趕來。”

“我張大彪當了六年兵,還從來沒見到過這種場麵,咱們招兵處旁邊,就是國軍的招兵處,他們那邊愣是一個兵都沒招到。”

張大彪語氣感慨,他當年二十九軍當排長時,也曾奉命在華北地區招過兵。

因為二十九軍在喜峰口戰役等勝仗,華北的老百姓參加二十九軍抗擊日軍,也算積極,但跟晉東南的老百姓參加八路軍新一團的熱情一比就差太遠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趙剛說道:“再加上團長你砍了阪田信哲的腦袋,以及發明碼電報嘲諷板垣征四郎,你早就名聲在外了,出去外麵一說,鄉親們都知道你,民間說書文學,甚至把你說成是會飛簷走壁、雙手使槍百步穿楊,一人乾掉幾百號鬼子的俠客。”

“他娘的!”李雲龍罕見的苦笑道,“人怕出名豬怕壯,看來這太出名,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張大彪問道:“那現在怎麼辦?”

“怎麼辦?”李雲龍說道,“涼拌!咱們現在的家底,隻能養得起1300號人和幾十匹軍馬,另外的人就隻能喝西北風。”

“沒錯!”鐘政委也點頭,“一次招新兵太多,也會影響咱們團的戰鬥力。”

“不過。”李雲龍還是仔細的思考,手指敲了敲桌麵,“咱們也不能辜負老鄉們的熱情…咱們從原定計劃中再增400人,糧食的事情,我來想辦法。”

如今新一團裝備還算不錯,想要糧食不算困難,搶他狗日的小鬼子就完事了。

但目前也隻能增加800了,新兵再多一些,就真會影響新一團的戰鬥力。

“我同意。”鐘誌成點頭讚同:“這第一批新兵,可以挑選素質較為不錯的青壯,剩下的人都編成民兵,平時訓練農忙時耕種,既不耽誤訓練,又不耽誤種地,還能作為預備役兵員。”

總部已經打算在晉東南開辟根據地,每個主力團和基乾團都劃分了地盤,並建立由八路軍領導的地方政府。以前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要跟閻老西的省政府、地主三七分成。

七成是閻老西和地主的。

八路軍來了之後,決定繼續推行減租減息作為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基本政策。

當初紅軍時期,我軍就以減租減息和抗租抗息,作為發動農民起來進行土地革命的策略手段。

在這個政策下,老百姓上交的糧食少了很多,自然支持八路軍。

散會後,鐘誌成和張大彪繼續去招兵處招兵,趙剛則是留在了團部教導李雲龍文化知識。

趙剛先是為李雲龍製定了一係列的學習計劃,然後說道:“團長,對於咱們新一團戰士的文化教育,我想提一個建議。”

“小趙,你有什麼建議?”李雲龍抬頭看向趙剛。

趙剛便說道:“咱們部隊平時不打仗的時候,我的工作也不多,考慮到咱們團指戰員的整體文化水平比較低,為了提高戰士們整體的文化水平和軍事水平,我打算在團裡辦一個夜校,主要針對學習能力比較強的戰士,以及一批年輕的戰士,教導文化知識,軍事知識,戰術指揮與配合,地圖知識,國際時事,戰史戰例。”

李雲龍問道:“你小子還懂軍事知識和地圖知識?”

“我還正在學習,軍事指揮和地圖知識不是我的強項。”趙剛說道,“我可以教文化知識,國際時事和戰史戰例。軍事指揮和地圖知識,可以由團裡營級以上的指揮員負責教導。”

“不錯呀小趙!”李雲龍隻是微微一想,便覺得趙剛這個建議很不錯!

雖然我軍素有學習的優良傳統,但是戰士們平時吃得比較差,白天軍事訓練就用去了大部分的精力和體力,所以學習文化知識就隻是以簡單的認字為主。

但是有些人的身體素質和精力,以及學習能力天生就要比彆人強一些。

擁有文化知識和軍事指揮能力,這是戰士提拔為軍官的必要條件。

對於新一團的基層軍官和骨乾戰士,李雲龍也不能老依賴上級和總部,得想辦法自己培養。

趙剛提出的這個夜校形勢就很不錯,相當於新一團自己辦了個小型軍校。

“這個建議很不錯!”李雲龍點頭道,“你的夜校,從今天晚上就可以開始。”

“對了團長。”見團長答應下來,趙剛很高興,笑道,“我這幾天,倒是教了你不少新字,總部派我來跟你相互學習,你什麼時候教我點軍事知識?”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