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同誌們,隨我進攻!
第113章 同誌們,隨我進攻!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誰也沒有想到,八路軍能包圍日軍川岸師團部。
於是,這場戰鬥從伏擊鬼子輜重兵部隊,變為消滅鬼子川岸師團部。
從抗戰全麵爆發到現在,幾個月的時間,還沒有一個鬼子師團長被擊斃的記錄。
此戰若是能夠消滅川岸師團部,擊斃或活捉川岸文三郎。
值此民族危亡與不可能戰勝日軍論調大行其道之際,必定能夠極大地振奮全國的民心、士氣,有力打擊日軍的瘋狂氣焰,挫傷鬼子的銳氣。
這是擺在八路軍麵前千載難逢的機會,八路軍出動了最精銳的部隊。
而鬼子的援軍,也是不要命一般,瘋狂的衝擊著八路軍的阻擊陣地。
但是。
即便負責阻擊的部隊打得很艱苦,卻沒有一個戰士後退半步,用生命和鮮血捍衛著陣地。
而負責進攻鬼子師團部的686團攻擊不順利,戰鬥陷入白熱化。
“目標,日軍左翼火力陣地,距離1130米。”
山穀公路南側一處山頭反斜麵迫擊炮陣地,一名新一團炮兵,先是豎起大拇指目測了一下距離,然後再用陳老板援助的8倍望遠鏡測算了距離,大聲嘶吼:
“一發試射,放!”
這是總部撥給新一團的精銳炮手張雙林,年僅23歲的他,已經是一名老炮手,部隊改編前,他隸屬於紅三軍九師炮兵連,他的連長是神炮手趙章成。
眼下這5個迫擊炮小組,全部都由他指揮。
5門60毫米迫擊炮一字排開,在炮位後,是堆得如同小山一般的炮彈箱。
此時,這位老炮兵英武剛毅的麵龐微微潮紅,神情有些激動。
剛剛團長給他下達了一個命令,對敵人左翼機槍陣地,實施炮火覆蓋。
炮火覆蓋,這是真正的炮火覆蓋!
在紅軍時期,戰士們彈藥極度缺乏,打一發迫擊炮炮彈,都需要上級親自批準。
世人都知道17勇士強渡大渡河,卻鮮有人知道神炮手趙章成,親自操作迫擊炮,用炮兵連僅剩的3發炮彈,全部命中敵人火力點,彈無虛發,敵軍被趙章成的迫擊炮嚇破了膽,並不清楚紅軍到底還有多少炮彈,嚇得鬥誌全無。
張雙林沒有連長那麼好的炮擊技術,但由神炮手親自調教出來的炮兵,也差不到哪裡去。
負責發射的炮手,將一枚60毫米迫擊炮彈,裝填進入炮管中。
迫擊炮手的培養比較複雜,除非天賦絕佳,像趙章成和王承柱那樣擁有極高天賦,否則起碼半年起步,還得花費大量的炮彈喂養,才能在戰場上玩得轉。
哪怕是王承柱,使用精度較差的迫擊炮,也很難做到首發命中目標。
步兵炮直射就要簡單一些,畢竟配備了炮鏡,瞄準方式比迫擊炮要簡單,隻要透過炮鏡瞄準就行,但曲射的難度跟迫擊炮差不多,而且一個步兵炮組的磨合,也需要不少時間。
但是,剛加入炮兵排不足一個月的新炮兵,裝炮彈卻是可以達到熟練程度。
“嗵!”
伴隨著一聲悶響,第一發炮彈落在了距離鬼子機槍陣地前方,大約30米的位置。
“左右標尺不變,距離增加30,一發試射,放!”
又是一發炮彈衝出炮口,第二發炮彈準確的落入鬼子機槍陣地中,八倍望遠鏡視野中掀起一朵泥霧。
“目標敵人左翼炮兵陣地,距離1160,各門炮全速射擊!”
伴隨著張雙林的嘶吼聲,早已將炮彈尾部放在炮口目光灼灼的炮手們,毫不猶豫將炮彈裝進填炮管中。
“嗵嗵嗵嗵嗵!”
炮口一朵朵焰火綻放,灼熱的氣浪掃過,掀起一陣陣塵霧。
還未等第一輪炮彈落地,炮手從彈藥手手裡接過炮彈,迅速裝填。
隨著連續炮擊,炮手和彈藥手的動作越來越快,配合越來越默契,射速也越來越大。
張雙林舉著8倍望遠鏡朝鬼子機槍陣地看去。
短短一會兒的功夫,數十發迫擊炮彈,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弧線,落進製高點鬼子的機槍陣地中,騰起一道道爆炸。
與此同時,新一團炮兵排的另外5個炮組,也對鬼子的右翼機槍陣地展開了炮火覆蓋。
一陣集火射擊,鬼子的右翼機槍陣地頓時被淹沒在了硝煙與火球中。
在攻擊位置,李大團長舉著胸前的望遠鏡,觀察著鬼子機槍陣地的情況。
看到對進攻部隊威脅最大的機槍陣地遭到炮火覆蓋,李大團長嘴角上翹。
雖然60毫米迫擊炮彈爆炸威力一般,甚至在所有火炮中,威力比較小,不過也比手榴彈威力大得多,爆炸破片更多。
但威力不夠,數量來湊!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幾百枚60毫米迫擊炮彈落在鬼子臨時機槍陣地上,也足夠鬼子機槍手死幾回了。
李雲龍放下了望遠鏡,看著新一團這群,由清一色紅軍老兵組成的臨時四營的戰士們。
“看到沒有?小鬼子也是人,被炮彈炸中也得死。”
“這一次,咱們的進攻,有炮兵對敵人進行炮火覆蓋,為咱們提供炮兵火力掩護。”
李雲龍冷厲的聲音中,紅軍老兵戰士們的眼神裡,也是有著烈火在熊熊燃燒。
在他們以往的軍事生涯中,幾乎每次戰鬥都缺少炮火支援,甚至缺槍少彈,打幾槍就得頂著敵人的炮火以及機槍火力,甚至有時候還會遭到敵人飛機轟炸。
而這一次,他們不需要擔心沒有炮火支援,不用擔心缺少槍彈。
因為有兄弟部隊提供炮火覆蓋支援!
真正的炮火覆蓋!子彈也是管夠!
“同誌們,隨我進攻,乾掉川岸文三郎。”
李雲龍將手中的衝鋒槍猛然舉過頭頂,長嗥聲同步衝霄而起。
雖然總部首長決不允許李雲龍參加白刃戰,可戰鬥一打響,李雲龍和警衛員張虎都進入了興奮狀態。
而且李雲龍還有自己的理由,率部隊衝鋒,不叫白刃戰。
而後,李雲龍率領300名老兵精銳,如同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朝著川岸師團部所在的胡封村刺去。
左翼兩個營的兵力施展不開,李雲龍和程世發一合計,由程世發率772團三營進攻左翼機槍陣地。
由李雲龍率領一個營以及一門九二式步兵炮,向胡封村正麵進攻。
相比於新一團其他三個營,同樣的散兵陣型,但四營戰士們的動作更加迅速,身子拉得很低,快速的從一處隱蔽點跑到下一個隱蔽處,暴露在外的時間更短,在進攻中還能遊刃有餘的拉動槍栓射擊。
而在步兵的後方,無需命令,各機槍組也迅速尋找位置架起g42通用機槍,提供火力掩護。
每個機槍火力組,打一會兒就迅速變換位置,絕不在同一個位置長時間射擊。
什麼叫精銳?
這就叫精銳!
……
繼續求月票、求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