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間唐馨也五歲了。彆看這區區五歲,那也是個小神童了。
彆人會的她會,彆人不會的她也會。彆問我為什麼,我一定不會告訴你加上這五年,她其實就是個25歲的老小孩了。
嘻嘻。可真是人無完人啊!她呀,就是不會寫字。這毛筆呀,怎麼也順不了她的小手了。
常常因為寫個字把自己弄得跟個大花貓一樣,惹得先生哭笑不得。
這不能怪她,要怪也隻能怪這小身體太小,手指也不夠靈活。
不過唐馨畫畫倒是讓先生稱讚不已。
在這五年裡,她成了皇上的開心果,成了太後的寶貝疙瘩,還成了一群皇子哥哥們的小可愛。
一顆25歲的腦袋頂著一張無公害的小臉,一秒就能哭。還到處招搖撞騙的,倒是騙了不少寶貝呢。
有時候入戲太深都覺得自己真的隻有五歲。
哎,興許是身體小發育還不夠完善吧,慢慢的倒也享受這種無憂無慮的日子了。
這不,太後過壽辰她還準備自彈自唱一曲。不過這曲子嘛,當然是非生日快樂歌莫屬了。
她現在呀,可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現代她好歹也是標準的富家小姐一枚,從小也是各種培養。
像樂器這種東西,對她來說都是小菜一碟。隻是她經常亂彈一通,畢竟這鋒芒嘛還是要隱藏的好,以免無事生非。
奧,對了,當初靜妃娘娘呢也算是如願以償的生了個女兒,雖是女兒可也沒怎麼得到皇上的歡心,太後對之也是平淡的很。
而這個靜妃卻把一切都怪罪到唐馨頭上,覺得都是唐馨搶了她女兒的風頭。
殊不知在她未產之時的表現,皇上和太後可都看在眼裡呢。心裡跟個明鏡一樣。
再加上她哥哥仗勢欺人,胡作非為倒是沒一個好印象。
正所謂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作死就不會死。
諾,你看,這個比唐馨小兩歲的公主妹妹就不同了,也一樣的招人喜愛。
特彆是皇上,寵這個女兒寵的簡直就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對於唐瑾萱唐馨也是喜歡的不得了。皇後為人正直和善,教出來的孩子也很是善良可愛。
唐馨經常會給她帶些宮外才有的好吃的,唐瑾萱有什麼好東西也喜歡和她分享。兩個人算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了吧。
隻是一個在宮裡,一個在宮外不能常玩。隻有在宮裡和唐瑾萱在一起的時候,唐馨才會無憂無慮的像個孩子。
其他時間隻要一有空,她都會在王府的書房裡呆著。書都快翻個遍了,唐馨還是沒有找到回去的辦法不免有些失望。
不是這裡不好,實在是五年了她太想家了。不知道他們過的好不好,此時此刻是不是也在想著她呢?
禦花園裡兩隻可愛的小身影在互相追逐著玩風箏。一旁的石桌前下棋的一對老兄弟,正在為誰耍賴而爭執個不休。
忽然唐瑾萱被石頭絆倒正好撲在唐馨身上,兩個人就這樣摔在了地上。
唐瑾萱趕忙爬起來拉唐馨“姐姐,疼不疼?我拉你起來。”
聞聲的一對老兄弟也不再爭吵了趕快跑了過來,看到兩個孩子沒事,兩顆忐忑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幫兩個孩子拍拍身上的土。在太陽的照射下,皇上手上的玉扳指吸引了唐馨的注意力。
“皇伯伯,你的戒指好漂亮啊會發光呢。”
“是嘛,等馨兒和萱兒長大了皇伯伯給你們一人做一個更漂亮的好不好?”
“好,我們拉鉤。”聞聲皇上伸出手鉤上唐馨的小指頭。
似乎想到了什麼帶有紅血絲的眼睛裡流露出點點遺憾,一閃而過。感歎道:“這麼多年了,也不知道她過的好不好。”
“皇兄……”
“無礙。”
“父皇,萱兒也要拉鉤。”
“好,父皇也和我們萱兒拉鉤。”
……
幾日後籬王府
“聖旨到。”貴公公一行人的到來讓籬王府每個人都緊張起來,生怕又是出征的事情。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家老小跪了一院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籬王之女唐馨聰慧敏捷、知書達理、端莊賢淑、性資敏慧、率禮不越、風姿雅悅。特封為傾城郡主,欽此!”
“傾城郡主,還不快過來接旨?”貴公公慈祥的望著跪在地上呆愣住的小唐馨,笑眯眯的示意唐馨過來接旨。
“馨兒快去接旨。”一家人還在震驚中,被貴公公這麼一提醒唐皓天趕忙喚女兒去接旨。
“謝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唐馨小手接過聖旨有點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莫名其妙的封賞總覺得要發生點什麼一樣。果然念完聖旨就把籬王叫到了一旁。
“皇上讓老奴告訴王爺,明日午時讓您帶著世子進宮用膳。到時老奴會親自來府上接王爺和世子的。”
“貴公公,皇上可有提到何事?”
“恕老奴無可奉告。”
看問不出什麼來,唐浩天隻好吩咐唐管家給了賞銀便送貴公公出門了。
貴公公走後,籬王和籬王妃陷入了不安之中。
依馨兒的表現雖說這封賞個稱號是遲早的事,但完全可以在太後壽宴之時封賞的。可這時候封賞又讓帶子城進宮看來目標是城兒了。
“王爺,莫不是那人不死心又要讓我們的城兒……”
“晴兒該來的總是會來的,這些年我也想過了。其實也未必是件壞事。一切等到了明天咱們就知道,不要亂想了啊。”
“可是我……”
王妃話還沒說完便被王爺的手指堵住了:“噓……慎言~”
兩人相擁在一起,看著院中玩鬨的兩個孩子陷入了各自的思緒中……
第二日籬王帶著唐子城進了宮。如他所料,果然殿上來了一位老熟人逍遙穀穀主王正陽。
原來這次來是要正大光明的拐走他兒子的,什麼關門弟子?他可不稀罕!久經戰場多年的他隻想一家人平平淡淡的在一起就夠了。
這也是他一直培養唐子城做文官的緣由,他不想兒子將來也走他的路。他隻希望他的兒子一生平安就夠了。
幾年前王正陽的信中就提起想要唐子城去逍遙穀,他自當沒看見,回信時也並未提及此事。沒想到這次直接來了宮裡要人,看來是躲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