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真君上躥下跳,心裡卻是鬆了一口氣。
這百年來陸英老祖消匿無蹤,自己都難以聯係,要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這一番折騰,終於得到了回應,他終於能夠放心。
隻要陸英老祖好好的,馭神道就不會出現問題。
一位不朽金仙,就是定海神針一樣的存在。
左觀主還不知道自己的靠山可能出現了問題,此時底氣十足。
上麵有人,心裡不慌。
正好,白骨天仙法修行到人仙境已經到了極限。
修成地仙的路線倒是明了,但是其中種種細節,非常人能夠得知。
況且左觀主很有野心,自然不想靠著運氣晉升地仙。
這一次,跟師父交流之後,開拓了眼界隻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知曉了何為地仙,如何迎取地魂。
所謂地魂居於大地之下,並不是說腳下之地。
真要是有人仙傻乎乎的修行遁術,往地下去鑽,可能到遇劫身死都找不到地魂的蹤跡。
所謂大地,乃是暗喻幽冥。
凡人以為大地之下是幽冥,但是幽冥更像是一體兩麵。
世界分陰陽,否則如何平衡?
地魂就居於幽冥之中,渾渾噩噩不知跟腳。
人仙若是能夠尋到自身地魂,合而為一,自然能夠道行大漲,號稱地仙。
至於說怎麼找到地魂,怎麼合二為一,就看各家傳承了。
這是不傳之密。
因此,人仙千百,地仙其一。
傳承是第一難,求仙是第二難,降伏是第三難。
左觀主理清頭緒,分清主次,開始謀劃。
……
白骨地獄!
天地有限,幽冥無垠。
幽冥之中,上下概念混淆,若是沒有現世錨點,真仙也會迷失方向。
這方陰麵世界,上下難分,九幽煉魂宗就打通了九層幽冥,探尋幽冥深處之秘。
因此,九幽煉魂宗弟子尋找地魂是占據了天然的優勢。
大概比其他大教稍稍高出來三五成的概率。
左觀主自從知曉這些內幕之後,就有了想法。
白骨地獄處於幽冥上層,正好作為根據地,探索幽冥。
因此,白骨真仙落入白骨地獄之中。
“洛水都城隍上下聽令!”
整個洛水神道都能接到都城隍法旨。
“天道失常,生靈不能回歸幽冥。
我白骨道脈,秉承自然,施以仁義,開放義莊,收斂屍骨,送歸幽冥。”
什麼意思?
就是說你死了,屍體彆埋了,埋了也是爛了,不如送到幽冥來,助你回歸世界本源。
你看,左·大善人·宇不求回報,樂善好施。
至於說你不同意,神道上下都是自己人,還想反抗?
不同意的隻能施行教化,以德服人。
至於說缺德不缺德,左觀主從來就不是一個擁有道德的人。
我,旁門左道,不講道德。
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因為一己之私屠戮生靈,僅僅是挫骨揚灰,已經算是道德楷模了。
這個世界,多的是斬眾生以做渡舟,殺妻女以證大道之人。
所以,馭神道建立神道,多少也是一項善事。
至少為非作歹的從稍微有些道行的,變成了隻有頂端的那一撮人。
於眾生而言,這是好事。
左觀主一聲令下,自然有人效力。
頓時,洛水大地周圍幾處地域,隻要是新死之人,都有神靈監視,又有引渡使者上門,凡七日期滿,儘皆投入白骨地獄,求一個福報。
又有白骨道脈耳舌,鼓吹幽冥之葬,移風易俗。
此時,尚有人反抗、不解。
隻需要堅持個一代人,自然就形成了新的傳統,說不定要主動將屍骨送入幽冥。
如此,洛水神道麾下上億人口,每日都有近萬人死亡。
這些屍骨被投入白骨地獄,衍生白骨部眾。
白骨部眾不斷廝殺,攫取同類骨骼靈機,總是能堆積出一些出眾的苗子。
前有魔道人殺戮百萬,以祭人仙。
可見何其愚也。
世間大教,莫不是如左觀主這般,無聲無息之中收割不休。
百萬屍海,不過百日。
日日不斷,月月不休,這才是大教道統。
不提衍生而出的白骨部眾,就是日日觀摩,也能領悟一些白骨化生的奧妙。
更有生靈香火氣運,全方麵收割,一點都不浪費。
不過左觀主還是覺得不夠,一日萬人,祭煉白骨道,還是慢了一點。
若是沒有背景,他肯定選擇慢慢積累。
可知曉自己這一門威勢,他當然不甘心。
“天塌了有個高的頂著。”左觀主
一咬牙,喚來自己的弟子親傳。
“為師修行白骨大道,需要大量屍骨。”
此言一出,眾弟子大驚。
白骨一脈一直以來都算不上正道,如今自然死亡產生的屍骨不夠,難道……
好在左觀主還沒有喪心病狂。
“爾等持白骨幡,搜尋八方,但凡有作惡妖族、惡修,儘皆斬了。”
殺不得眾生,還殺不得作惡的妖魔?
至於標準,他相信不需要自己明說。
果然,大弟子胡濤馬上接下話頭,道:“遵師尊法旨。
這山野之中,確實野妖魔怪多甚,該殺。
人族之地,也有大量不法之徒,當斬。”
尤其是前者,山林之中野獸成群,妖魔亂舞,大多數僥幸吸納靈機,誕生了一縷法力的幸運兒。
這等存在,自然沒什麼背景。
又處於人族領地,沒有妖族大能做主,殺了也就殺了。
至於人族敗類,有背景的暫且不提,他們無需粗糙的手段來白骨道脈轄地搗亂。
大多數作惡的還是旁門左道,左觀主可不會手下留情。
眾弟子分彆領了旗幡,召集親善門人,出了白骨天仙觀地界。
苟富貴統領神道,占據先發優勢。
之前下轄的地域,有那些邪道散修,或者乾脆隻是偶爾犯下罪行的旁門左道,都在記錄之中。
雖然人數不多,但是質量很高。
之前就算是通緝,力度其實有限。
直到此時都城隍左判官苟富貴大人抓緊,其他的事情頓時放下,全力以赴抓捕邪道妖人。
臨川城城門處,一隊平民正在排隊入城。
散修秦寧改頭換麵,做一老朽打扮,正準備入城。
往常,他也是如此遮蔽,尋常神道小吏絕對難以辨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