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那些令人揪心的畫麵在她腦海中反複閃現:空癟的稻殼、吱呀作響的翻車和筒車、蓄水的陂塘,還有那些累得直不起腰的農人。
衛斕抬起頭看向明義:“明義哥,我一直在想,怎樣才能讓糧食產量再高一些,讓百姓們的日子好過些。”她頓了頓,接著說道,“我已經想好了三個辦法,或許能幫到大家。”
第一是紅薯種植。這個計劃已經啟動了,等到紅薯收獲的時候,大家自然會看到它的高產優勢,她無需再多費口舌。
第二是稻麥輪作。既然現有的水利設施無法支撐更多的一年兩熟稻穀種植,那就試試稻麥輪作吧。
一年一熟的水稻通常在六月播種,十一月收獲。而冬小麥可以在十一月播種,來年五月收獲。這樣一來,水稻收獲後直接種上小麥,小麥收獲後又正好趕上水稻的播種季節,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而小麥對水資源的需求遠比水稻少,或許正是解決水荒的好辦法。隻要合理利用現有的灌溉設施,再加上冬季雨水的補充,應該能夠滿足小麥的生長需求。
第三是稻穀選種。她清楚地記得袁隆平團隊用野生稻雜交出超級稻的故事,但眼下連顯微鏡都沒有,雜交水稻的路似乎遙不可及。
不過,明代的農書裡早有選種的記載,或許可以從這裡入手,係統化地推進選種工作。比如讓農戶每年挑出抗病性強的稻株單獨留種,再與穗大的品種雜交。雖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十幾年,但總比放任自然選育快得多。
衛斕將寫滿計劃的紙輕輕推到明義麵前,紙上密密麻麻地寫著她的想法和計劃。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