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楊旭一到關東,大雨就停了。
旱災之後必有蝗災,水災之後必有大疫。
一場瘟疫也在關東流傳開來。
不過大秦經曆這麼多災難,早就有了處置之法,地方上的醫館在疫病沒爆發時便有了準備,積極為百姓熬藥治療,將瘟疫控製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
楊旭調集洛口倉的存糧,設立粥棚,賑濟流民,人心漸安。
幾處泯頑不靈的流賊也被北宮純、文濟剿滅,中原的亂象漸漸穩定。
手上捏著三萬中軍精銳,關東無人敢冒頭。
張軌、張華等文臣輔佐楊旭重新開始清查關東,宣義司、鎮撫司、禦史台全部歸太子調遣,整個大秦的資源也向他傾斜。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沒有斬不斷的亂麻,隻有不願揮劍的人。
楊旭身邊聚集的一乾文臣武將銳氣正盛,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不怕得罪人,抓到任何線索都不放過。
同時鼓勵百姓揭發檢舉。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官吏們做了什麼勾當,他們最清楚。
不過教令發下去了,來揭發檢舉的人寥寥無幾。
楊旭帶著護衛,深入民間,一個個問詢,終於打動了百姓冰封的心。
“朝廷均田,壯男五十畝,壯婦三十畝,前兩年還能實分,這幾年能分到十畝薄田就是上天開恩了,上等的水田都被他們分給自家族人……”
“分了田又怎地?還不是要按縣令定下的一半繳賦。”
“去年趙家莊有人去州裡麵上告,還沒出縣,就被衙役抓了回來,誣告此人通匪,直接被殺了頭!”
“我們也知道朝廷和皇帝陛下對百姓好,但求告無門啊。”
……
露在水麵上的永遠是冰山一角,水下麵的觸目驚心。
饒是楊旭脾氣溫和,也忍不住動怒,朝廷的很多仁政,很難落到百姓身上,大部分被官吏們吃掉了。
朝廷免稅的法令,在地方上根本沒用。
百姓非但沒有免稅,反而承擔與曹魏時相同的賦稅。
大秦的幾大糧倉,這麼快就填滿了,就是他們的功勞。
政績就是這麼出來的。
第(1/3)頁
第(2/3)頁
在大興城中見到的隻是一片升平景象,深入地方,才見識到名生之艱。
“常言亂世用重典,如今大秦雖是治世,亦當用重典,凡犯事官、吏皆斬首示眾,三族發配遼東、河中!”一向溫和的楊旭一反常態。
“殿下一向仁德,不可毀了多年名聲,此事交由尚書台處置,自有決斷。”張軌勸道。
“仁德?能為大秦除去這些蛀蟲便是最大的仁德,此次東巡,是孤主動請纓,既然出來了,就要務實,做些實事。”楊旭語氣甚是堅決。
“遷徙三族,是否太過?”張軌出身涼州士族,知道這道教令下去,會有多少人牽涉進來。
一旁的張華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為官,三族得利,既然得利,就要擔責,魏晉以來,刑不上大夫,律法對百姓嚴苛,對官吏卻鬆懈,殿下此舉可震懾關東,刷新吏治。”
遼東、河中正缺人,而大秦的人口百分之七十集中在中原。
楊旭借此案完成遷徙,算是一石三鳥,“知我者張茂先也!”
張華雖是後起之秀,但才智卻是最高,張駿都略有不如。
見太子心意已決,張駿也沒多說什麼。
三人在千餘甲士的護衛下並轡而行,聊了一些國事。
離許昌還有四五十裡的時候,斥候忽然狂奔而來,“稟殿下,西南有亂民湧來!”
“請殿下速速回城!”張駿與楊旭情同手足,見這股亂民來的有些怪,擔心楊旭的安危。
“中原亂民不是被安撫了嗎?為何還有?難道……是衝孤而來?”楊旭反應極快。
如果太子有個三長兩短,大秦就真的地動山搖了。
諸皇子中,還有誰能鎮得住如此大的場麵?
隻怕老大楊毅也沒這個本事。
這群人連老三楊宏都敢算計,再多一個太子也不是什麼大事。
楊旭沒有托大,“不可耽擱,速速回城!”
命令剛傳下,西邊就傳來一陣馬蹄聲和呼喊聲。
“亂民竟有騎兵?”張華麵如土色。
“事急矣,殿下率親衛先行,屬下斷後!”張駿臉上流下幾滴冷汗。
楊旭舉目南望,隻見煙塵滾滾,看其聲勢,至少千騎,又看了看周圍沉穩的中軍,“不可慌亂,大秦將士天下無敵,何懼區區流民?”
就算兩千流民全上,也絕不是中軍精銳的對手。
但如果楊旭離開中軍,前麵說不定有什麼埋伏,到時候才是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當年伐吳時,楊旭就跟杜預請教過兵法。
第(2/3)頁
第(3/3)頁
在大興時,楊崢又言傳身教。
用兵最忌慌亂,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一千中軍擺開架勢,將楊旭、張駿、張華護在中間。
長槊豎起,弩機上弦。
楊旭摸了摸衣袍裡麵的精甲,心中沒有半點慌亂,又從身邊的親衛手中接過一把長劍。
楊家子弟,劍法乃是家傳。
東南的煙塵越來越大,呼喊聲一直未停,然而,一直是煙塵和呼喊,敵人卻並沒有靠近。
過不多時,煙塵散了,喊聲越來越小,放眼望去,也就兩百多騎背後拖著樹枝在故意製造煙塵。
剩下的流民在遠處鬼鬼祟祟的張望。
“果然如此!”楊旭更加確定敵人是在虛張聲勢而已。
張華一臉佩服,“殿下神機妙算,也不知何人如此大膽,敢圖謀殿下。”
楊旭道:“我們要人家的命,人家自然也會找上門來。”
眼看強攻不成,對麵走來三四百人,全都衣衫襤褸蓬頭蓋麵,“殿下啊,我等有天大的冤屈,還望殿下主持公道!”
前排的中軍一看對方沒有武器,便有些鬆懈下來。
楊旭仔細打量這群人,衣衫襤褸之下露出精壯的身軀,蓬頭蓋麵掩飾不了他們眼中的殺氣。
“他們怎知殿下在此?必是刺客!”張華先吼了一聲。
中軍立即警覺,前排將士大吼一聲:“退下!”
但這群人非但不退下,反而加快了腳步,一邊衝一邊喊:“殿下為我等做主啊!”
“冤枉啊!”
“放箭!”楊旭沒有猶豫。
弩箭激射而出,倒下五六十人,剩下的人猛衝而來,卻被前排的長槊一一挑殺。
見了血,中軍將士一個個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