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太子回京,王濬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太子留在江東,讓王濬束手束腳,很多事都不敢出手。
但太子走了,宣義司和鎮撫司又盯了上來。
龐青更是有事沒事就求見。
“太子是在建業遇刺,未查明真凶之前,王都督當然脫不了乾係,都督可知,最近送上朝廷的彈劾奏章不下百封。”
伐吳之戰,王濬大出風頭,被定位首功,在朝中又無根基,針對他的人自然不會少。
“老夫若是懼怕彈劾,也不會走到今日!既然要為天下蒼生做些事情,就要受些委屈。”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王都督高風亮節,有古君子之風,然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龐青從懷著掏出一份縑帛,走到王濬的桉幾前,又在桉幾上敲了幾下。
王濬看著縑帛,臉色卻一直很平靜,龐青這麼糾纏自己,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太子遇刺桉。
不過有些事情,即便心知肚明也不能說出口。
“就不叨擾了,王都督若有何想法,某隨時恭候。”龐青一臉穩操勝券的笑容。
直到他走後,王濬才打開縑帛,第一行字就寫著:泰興元年一月十六戌時,私自收納朱家金帛三車……
元月二十一日子時,暗取建業府庫寶物十三件……
元月二十二日……
前前後後一共二十條之多,每一件的時間和地點都清清楚楚。
王濬曾是司馬家的太守,自然也受魏晉風氣影響。
官員私相授受再正常不過了,臧霸的兒子臧艾當年為了巴結鄧颺,連自己的小媽都送出去了。
大秦力行節儉,王濬所作所為背道而馳,這些事若是呈上朝廷,對他極為不利。
掾屬範通道:“都督自汙之計,隻怕被人利用,屆時陛下也不得不懲處都督。”
“陛下豈是這些凡夫俗子可以預料的?他們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王濬自信道。
其實收受賄賂,也並不全是自汙之計。
王濬性情豪爽,講究排場,出手大手大腳,用度也就多了,被定為滅吳首功之後,難免有些春風得意。
“龐侍中乃陛下近臣……”
“你道他為何糾纏於某?”王濬眼中閃著幽光。
範通沒往深處想,“難道不是為了太子遇刺之事?”
“當然不會如此簡單,如今的大秦,他們青營勢力最為單薄,所以迫切想要尋些外援,天下皆知某為孤臣,又得陛下重用,所以才來拉攏某!”
第(1/3)頁
第(2/3)頁
“都督尋個靠山,將來也有個照應。”範通建議道。
大秦席卷天下之後,朝堂上水也越來越深了。
各種派係各種勢力都在暗暗較勁。
雖然沒到明爭暗鬥的地步,但都在未雨綢繆,積極壯大實力。
青營自然也著急起來。
“你錯了,某最大的靠山是陛下,若投入青營,必大失陛下所望,得不償失!而且,一旦涉足他們之間的爭鬥,以後想要抽身就難了,某以功業立身,自然立於不敗之地,何必陷入泥潭之中?”
王濬對朝中的形勢看的分明。
“都督高見!”範通讚歎道。
王濬伸了一個懶腰,“眼下太子回京,江東正是你我大展拳腳之時,他們要鬥就讓他們鬥去,我等用心做事,陛下自會給我們一個公道!”
宣義司和鎮撫司查到的蛛絲馬跡表明,行刺太子之人來自中原。
順藤摸瓜,居然跟老三楊宏扯上了……
楊崢一陣頭疼。
總在嘲笑老曹家和司馬家,沒想到老楊家也會有此事。
楊宏一向以名士自居,喜結交士人,年輕時倒也不錯,喜歡天文數術,但不知怎的越長越歪,開始嗑五石散,府中聚集的門客也是五花八門。
不過,若說楊宏敢行刺太子,楊崢怎麼鬥不願相信。
一來他沒這個膽子,二來,他也沒這個能力。
就封之後,錦衣衛每年都會彙報諸王的言行。
楊宏最大的惡行也就召集中原士人,集體服食五石散。
就算楊旭真出了事,太子的位置也輪不到他。
而且楊宏對吃喝玩樂的興趣比當太子的興趣更大一些。
楊崢仔細看了幾遍卷宗,忽然感覺自己這個傻兒子似乎被人利用了……
所有的蛛絲馬跡都隱隱約約指向他,恰恰說明有人故意把此事往他身上引。
這隻是第一重迷霧。
第二重迷霧,王濬居然也牽扯進來。
江東彈劾王濬的奏表一道接著一道,不是彈劾他作風有問題,就是懷疑他有割據江東之心,跟太子遇刺桉也脫不了乾係。
很多奏表跟鎮撫司密報互相印證,頗有說服力。
第(2/3)頁
第(3/3)頁
比如王濬私自結交吳軍將領,拉攏吳軍人心等等。
而且王濬在江東手腳不乾淨,生活奢侈,侵占府庫錢財……
“這個王士治居然學起王翦來,用自汙來自保嗎?”楊崢搖搖頭。
朝廷給他的賞賜夠他花上一輩子了,身為封疆大吏,豈會真的如此貪財?
不過是做給自己看的。
“王都督麾下十萬兵眾,治下百萬之民,不能不謹慎一些。”衛瓘倒是明白王濬的心思。
不考慮忠誠,即便王濬手上捏著這麼多人馬,他也不可能割據江東。
一是因為江東百姓不願再戰了。
二是,王濬作為一個外人,也無法號令江東。
其三,長江防線已經蕩然無存,濡須、荊州、廣陵等等險要之地皆被劃分在江東之外。
王濬隻要有腦子,就不會這麼傻。
用人不疑是對的,但必要的防備也應該有。
“不說他了,伯玉以為是何人在背後主使?”
衛瓘眼神閃閃爍爍,拱手道:“陛下真想水落石出,臣親自前去調查,不出三月,便會水落石出,不過找到凶手容易,找到背後主使……還要再等等。”
“哦?”楊崢仔細品咂著他話中的言外之意。
衛瓘親自去查,此事可能就要掀起滔天巨浪了……
卷進來的人和勢力,隻怕會超出預計。
“陛下,龐侍中八百裡加急,已經查到幕後主使!”趙阿七急急忙忙來報。
“龐青?”楊崢接過奏表。
不過看完之後,頗為失望。
龐青也僅僅查到楊宏身上而已……
繞來繞去,居然還是在自己一家子身上打轉……
奏表裡麵的真正確鑿的東西不多,隻是查到楊宏手下兩個來曆不明又消失不見的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