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孫家的江山不能就這麼沒了!”吳郡曲阿,振威將軍孫諧振臂而呼。
吳郡是孫家的祖籍,有相當多的部曲,曲阿離建業不遠。
六七千青壯呆呆的望著孫諧,並沒有多熱情。
不過人群中還是有人舉起了鋤頭和鐵叉,“奪回建業,恢複江東!”
青壯們跟隨大流,有氣無力的跟著呼喊。
除了青壯,還來了不少豪強,孫諧竭儘全力的勸說著,唾沫橫飛,“濡須尚有十萬之眾,荊州亦在大將軍之手,嶺南還有陶璜數萬之眾,齊心協力,何愁不能趕走秦人?”
到底是孫家人,說的無比康慨激昂。
豪強們也熱烈的響應著,“不錯,建業隻有區區萬餘秦軍,我等協力,可聚十萬大軍!”
“建業城裡還有我們的人,裡應外合,滅了這股北賊!”
“秦人又不是鐵打的。”
“屆時,振威將軍可趁勢而起……”
氣氛逐漸熱烈起來。
孫諧心中也逐漸火熱起來。
以奪回建業、恢複江東為口號,就可以收攏江東人心,到時候,說不定就能走上大位。
江東是孫家人的江東……
“均田嗎?”人群一個突兀的聲音響起,頓時如一盆冷水潑下。
無數雙饑渴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孫諧。
孫諧忽然發現這些泥腿子今天有些反常……
豪強們先坐不住了,均田均田,田從哪來?還不是他們的。
大秦在蜀中、山東的所作所為,讓他們如芒在背。
天下大勢如何,不關他們的事。
江東姓孫還是姓楊也無所謂,但誰敢動他們的田,就是要他們的命!
“秦人給我等均田,我等為何要打秦人?”台下繼續發問。
“國難在前,豈能隻顧一己之私?來人,將妖言惑眾者拿下!”孫諧當然要維護豪強們。
十幾名部曲提著刀下場拿人。
不過人群中忽然一聲怒吼:“大秦是來給你們分田免賦的,還等什麼?還要繼續為他們當牛做馬,累死累活?”
“他們不讓我們活,我們就不讓他們活!”
第(1/3)頁
第(2/3)頁
一聲聲怒吼響起,青壯們舉起了鐵叉和鋤頭……
鐘會好歹還畫個餅,這些人連餅都懶得畫……
“你們是要造反嗎?”孫諧氣的渾身發抖,台上的一眾“食肉者”們臉色陰沉下來,從未想到往日如綿羊一般貨色,今日居然有膽反抗。
不過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孫諧也呆住了,今時不同往日……
人群中有幾分冷冷的看著他,眼神無比輕蔑。
“反就反,殺了他們,用他們的人頭去跟大秦換田!”
人群被徹底鼓動起來。
“殺啊!”
往日螻蟻一般的人化作烈焰,熊熊燃燒起來,衝向木台,孫諧和豪強們又驚又怒,但眨眼就發出一聲聲的慘叫。
龐青冷眼盯著暴亂的人群,暗罵了一聲蠢貨。
此次他親率三百多宣義郎南下,為的就是肅清這片土地上的蛀蟲……
江東遍地豪族,滅亡吳國不難,滅亡江東卻不容易。
見不得光的事情,必須有人去做,王濬在山東大開殺戒給了龐青啟示,皇帝不會辜負為大秦做事的人,哪怕手段陰險一些。
為此他特意上書朝廷,率宣義郎掀起暴亂響應伐吳大軍。
木台上,孫諧等人已經血肉模湖,人頭已被割走,青壯們意猶未儘。
一個宣義郎用吳語大吼,“一不做二不休,打破城池,迎接大秦!”
“殺啊!”青壯們徹底瘋狂起來,黑壓壓的向曲阿城衝去。
望著不成人形的屍體,龐青並沒有多少心理負擔。
這些豪族目前還是大秦的敵人,對付敵人,不需要仁慈,他們活著,江東的叛亂會此起彼伏,會死更多的人。
江東豪強經過吳國七八十年的滋潤,比中原豪強更加豪橫。
從孫權立國開始便兵權在手。
龐青甚至有些享受這種感覺。
躲在幕後興風作浪,將彆人玩弄於指掌之間。
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有黑影。
說起黑影,龐青頓時就想起了衛瓘……
暴亂越來越大,吳郡漫延至會稽、丹陽。
當然,也不是所有豪強都這麼不知天高地厚,有些頗有先見之明。
第(2/3)頁
第(3/3)頁
早就派人向濡須大營中的太子和杜預請降,拿到了太子的教令,又非常聰明的賑濟吳中百姓,避過了一場劫難。
被亂民逼到絕境的豪強無條件投降。
滅國之功,龐青也想要。
青營子弟離杜預、張特、衛瓘、馬隆的地位差了一點,劉珩這幾年沉迷女色,身體每況越下。
孟觀太心急了,與衛瓘不合,被外放為刺史。
如果不趁著伐吳崛起,青營子弟再度落於人口,這是龐青最不願意看到的,“派人去向陶璜聯絡。”
鐘會在杜預嘴裡,陸抗被羅憲、羊祜盯住,就隻剩下南麵的陶璜。
六天之前,陶家兄弟奮起一擊,重創了急於建功而冒進的霍彪,若不是楊稷、毛炅等舊部救援及時,霍彪有很大可能走不出戰場。
秦軍已經從攻勢轉為守勢,嶺南局勢有利吳軍。
陶璜之父陶基願為交州刺史,陶家在嶺南頗有影響力。
加上陶璜愛民如子,深得嶺南士民愛戴。
江東豪強已經是砧板上的魚肉,龐青策馬南下。
剛到廬陵,使者就已經返回,“回稟侍中,陶璜不見我等!”
“不見?”龐青冷笑一聲,“不見就是在待價而沽,某親自去遊說!”
陶家雖然也是江東豪強,但什麼人能動,什麼人不能動,龐青還是知道的。
十幾騎披星戴月趕至合浦,亮明旗號。
大秦侍中,皇帝近臣,陶璜怎麼都要給麵子,不過無論龐青怎麼勸說,陶璜始終不降,“江東雖亡,東吳未亡,陛下和越公尚在濡須,大將軍猶在荊州,某受越公重恩,閣下不必多言。”
龐青也不著急,“濡須一座空城,遲早敗亡,旬日之內,必有消息傳回。”
“那就等有消息再論!”
兩人遂都不談投降之事。
陶璜性格豪爽,與龐青年紀相彷,相處幾日,關係倒是突飛猛進。
不過北麵濡須和荊州遲遲沒有消息傳回。
“難道又生變故?”龐青心中微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