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郭馬的反叛不是一個偶然。
鐘會北伐,攻陷許昌,聲望再次拉高,但有感於吳軍戰力的參差不齊,有意廢除部曲襲領製度,將豪強手中控製的兵權收歸朝廷所有。
恰逢修允病逝,便開始了嘗試。
其實修允的兵權也是繼承自其父修則,修氏在江東隻是個小豪強,自然是最好的嘗試對象。
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
江東豪強自然也知道鐘會的意圖,郭馬之亂便在這種大背景下爆發。
得到各種支援後的郭馬實力大增,先攻殺廣州督虞授,後殺死南海太守劉略,趕走廣州刺史徐旗,裹挾青壯三萬餘眾,自稱交廣都督,聲勢越來越大,還上書建業,向鐘會挑釁:「……江東自有江東之舊製,丞相一意孤行,嶺南士民皆怨之,非馬欲亂,實乃形勢所迫,聞丞相頗擅用兵,馬於廣州靜候之!」
這封奏表無異於直接打臉。
當然,郭馬的確有囂張的本錢,嶺南氣候惡劣,遍地蟲瘴,不適合大規模作戰,麾下兵力皆是當地土人,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手中,南麵又得到了楊稷的承諾,自然不懼鐘會。
若是兵敗,直接投奔交州秦軍。
人有了後路,自然要狂一些。
江東豪強冷眼旁觀,盯著建業城裡的一舉一動,都等著看鐘會的笑話。
鐘會從許昌退回之後,帶回大量潁川子弟,安插在江東各要職,嚴重侵犯了江東豪強的利益。
江東不止陸、顧、朱、張四大姓,還有陳、桓、呂、竇、公孫、司馬、徐、傅等大小豪強。
江東從立國時便痼疾纏身,孫權解決不了,鐘會一個外來戶當然也解決不了。
豪強看到的不是鐘會拿下許昌的風光,而是被堵在許昌進退不得,凍死近萬人的狼狽。
南有郭馬作亂,北有秦軍擠壓,江東風雨飄搖。
偏偏這個時候,建業童謠四起:月將升,日將浸,建業城破,黃金千裡。
西邊土生木,東邊金伐木,金土一相逢,鐵馬入江東……
種種童謠,旬日間人儘皆知。
建業軍民人心惶惶,當年一句青蓋入洛陽的讖言,果然讓孫皓入了洛陽。
自然也傳入鐘會的耳朵。
鐘會精熟《周易》,自然知道童謠在說什麼。
「黃金千裡,分明是一個鐘字,西邊土乃是陸抗,東麵金則是某,鐘、陸相爭,秦人的鐵騎就要入江東了。」鐘會冷笑了幾聲,「這等小兒手段,也來貽笑大方。」
第(1/3)頁
第(2/3)頁
這些東西對他們當然沒什麼,但在民間極有影響力。
不然也不會快速傳播。
加上北邊的壓力越來越大,連軍中都開始相信了。
「永安、襄陽、南中厲兵秣馬,隻怕不日即將攻打荊州!」陶璜憂心忡忡。
「秦人向來野心勃勃,非止荊州,揚州、廣州亦虎視眈眈。」沉瑩拱手道。
鐘會倒下,陶家和沉家肯定會被江東豪強清算。
就像當年的步家一樣,一旦失勢,立即會被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
「秦軍攻打荊州,或許正是我等的機會!」蔣斌雙目炯炯道。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陸家與郭馬有聯係,但陸家已經成為江東豪強之首。
很多人就是打著陸家的旗號。
秦軍攻打荊州,對鐘會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陸抗兵敗,意味著整個陸家勢衰,也就沒有跟鐘會分庭抗禮的資格了。
事實上,陸家也是全所未有的動員起來,江夏、柴桑等等陸氏部曲紛紛向江陵集結,陸抗手中的大軍已達六七萬之眾。
跟建業二十萬臨時招募的丁壯、民夫不同,這些部曲常年跟山越人作戰,戰力比建業大軍強太多。
然而,擺在鐘會麵前的難題是,如果荊州陷落,那麼江東也保不住了。
唇亡齒寒的道理再簡單不過。
鐘會這一年來大力招募北人,加上潁川士族的支持,效果顯著,隻可惜楊崢不想給他這個機會。
「荊州不容有失,眼下先滅廣州郭馬。」鐘會一臉澹然道。
陶璜和沉瑩都鬆了口氣,「丞相英明。」
鐘毅拱手道:「許昌已成飛地,不知父親準備如何收拾?」
弋陽、廬江投秦,掐斷了與許昌的聯係。
雖然秦軍未動,但這座城池已經沒有防守的必要了,江東內憂外患,也不可能北上與其爭奪。
「爾等可有良策?」鐘會詢問眾人。
第(2/3)頁
第(3/3)頁
陶璜與沉瑩對視一眼,「許昌遲早落入秦人之手,依在下之見,不如交換之。」
「交換?」
「以半個豫州交換一座壽春,秦人、或許會同意。」沉瑩聲音越說越小。
在大國麵前,小國的籌碼越來越小。
豫州對鐘會而言不僅僅是一座許昌那麼簡單,那是他的家鄉,也是潁川士族的根基所在。
陶璜道:「派人去談一談,示弱於秦人,拖延時間,試探試探秦人的心意也可。」
鐘會從軟塌上緩緩起身,負手來回踱步,良久之後才道:「楊興雲乃世之虎狼,貪得無厭,秦吳必有一戰,諸位不可生僥幸之心,然轉機未嘗沒有,江東雖無進取之心,卻有防守之力,當此之時,不可同室操戈,傳令,建業糧草、軍械送往江陵,水軍隨時準備朔江而上,馳援大將軍!」
「唯!」眾將精神一震。
建業的反擊也開始,由陶璜、陶濬、陶抗率七千部曲一萬中軍南下,攻打郭馬。
沉瑩、丁溫等將集結江東水軍。
再派諸葛靚快馬入秦,商議交換之事。
皇帝孫瑾下詔,安撫國中士民,鐘會組織民夫,將江東的物資送往荊州。
茫茫大江上,聚集艨衝、樓船、飛雲、蓋海、赤龍、馳馬、長安等等各種大船四五千艘,白帆如雲,軸轤百裡,宛如長龍一般遮蔽了大半個江麵,蔚為壯觀。
船上的吳軍耀武揚威,揮動旌旗、長戈,呐喊聲一片。
全落在江北秦軍斥候眼中。
不過這正是鐘會刻意為之,有時候必須展現一下實力,威懾敵人,激勵己方士氣,「有此水軍,秦馬焉能越長江天塹一步?」
吳軍北伐一向拉胯,但防守卻異常給力。
曹操二十萬北軍,加上十萬荊州水軍,依然不敵三萬周瑜水軍。
幾十年來,北軍數次南下,全都折戟沉沙,飲恨而歸。
見到水軍如此氣勢,江東文武百官心中大石落了一半。
鐘會的目光掃過江麵上的戰場,落在最大的幾艘海船上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