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王渾作亂,最多禍害青徐二州,此二地恰是士族豪強雲集之地,正可一網打儘!”衛瓘分析著如今的形勢。
地方作亂,朝中博弈,兩者相輔相成。
楊崢盯著沙盤,“青徐暴亂,必會勾結東吳,所以徐州、壽春就非常重要了。”
堵住壽春,吳軍隻能走海路。
但這個時代的航海技術還不發達,動不動就有傾覆的危險。
當年毌丘儉反司馬師,東吳也有從海路攻打青徐的打算,但最後不了了之。
“臣建議重新啟用盧欽都督徐揚二州事!”衛瓘拱手道。
孟觀出列道:“淮泗有龐侍中在,何必另托他人?龐侍中跟隨陛下多年,有勇有謀,忠心耿耿,陛下明鑒!”
他特意強調忠心耿耿,實則是在暗示盧欽不可靠。
龐青雖然調離中樞,但降將派和青營派的爭鋒卻沒有終結。
孟觀也是出生青營之人,與龐青、劉珩、孫陽等人同一戰線。
而且他說的也沒錯,盧欽是河北大士族範陽盧氏出生,屁股決定腦袋,士族之間往往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萬一他跟王渾聯合,或者來個養寇自重,局勢就更加麻煩了。
衛瓘道:“盧欽履道清正,清正廉潔,不營私產,聞名華夏,鎮守淮泗近十年,士民歸心,唯有此人能定東南!”
跟王祥等人沽名釣譽不同,盧欽的個人品德沒有任何可指摘的,是這時代士人的代表人物。
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
士族豪強是帝國的毒瘤,但從他們家族出來的人物,卻出類拔萃,很多人都克己奉公,以天下為己任。
這也是楊崢不願對士族豪強一刀切的原因。
它們之中也有華夏的精華。
另一方麵,鏟除士族豪強就能一勞永逸了嗎?
消滅士族,還會有士紳!
“不蓄私財,必重名聲,若此人督鎮徐揚,焉知其心?”孟觀激烈反駁道。
彆說,這句話正命中了要害。
身為地方都督,封疆大吏,卻不好錢財,不好美色,那麼他的興趣愛好就頗讓人懷疑了。
隨著大秦一統天下,內部各種勢力的齟齬會越來越大。
衛瓘本人也是出身士族,所以理所當然的要稍稍偏向盧欽一些。
而龐青、孟觀等人底層出身,與楊崢的關係又是如此親密,所以天然的排外一些。
第(1/3)頁
第(2/3)頁
大秦內部也是有鄙視鏈的。
元從係看不上青營係,青營係看不上降將係……
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山頭和江湖。
在楊崢眼中,這種爭鬥不算什麼壞事,至少說明秦國朝堂各種勢力處於平衡狀態。
麵對利益沒有爭鬥才是壞事,說明蛋糕已經被預定好了,不關皇帝什麼事了,這才是最可怕的。
“臣願以性命擔保,盧欽可用!”衛瓘拱手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爭下去就要傷和氣了,楊崢笑著揮了揮手,“何至於此?既然有伯玉擔保,令盧欽都督徐揚二州諸軍事,持節,安東將軍。”
孟觀的臉色難看起來。
龐青還知道收斂,適當的妥協,鬥而不破,避免大家難堪,但孟觀的好勝心比龐青強太多,後麵的幾句話已經是對盧欽的人身攻擊了。
而曆史上的孟觀也是積極參與朝鬥,依附賈南風而青雲直上的。
今日的爭執有些過了。
楊崢正色道:“諸位,大秦能走到今日不易,然天下尚未一統,還需諸位群策群力,不可效司馬家之朝堂,因私廢公!”
聽不聽進去就是他們的事了,楊崢需要擺明自己的態度,不希望爭鬥擴大。
“臣謹記!”二人拱手告退。
以如今的形勢,即便青徐亂起來,也無傷大雅。
隻要把河北士族牢牢按住,王渾就翻不起什麼浪來。
河北士族的實力不在潁川士族和山東士族之下。
楊崢從來就不相信士族能隻手遮天。
當年司馬懿誅曹爽,得曹魏大權,夷滅王淩三族,士族們還不是袖手旁觀?
司馬師殺的血流成河,天下士人皆戰戰兢兢,也沒見士族們同仇敵愾,反而各種姿勢與司馬家妥協。
“或許是朕沒對他們亮亮刀子!”楊崢冷笑道。
王渾舉兵,恰好是一個舉起屠刀的好機會。
當年司馬師對夏侯玄不也是如此?
關東士族被司馬家喂大,也該清洗一番了!
楊崢本想鎮之以靜,等關中緩過這口氣,再來打壓關東士族,但這些人也不是傻子,趁大秦青黃不接時搞事。
“陛下有何吩咐?”一旁護衛的劉珩沒聽清楊崢說的話。
第(2/3)頁
第(3/3)頁
“沒什麼,你不是想要司馬炎的後宮嗎?”楊崢笑道。
劉珩兩眼放光,但又很快的克製住了,“臣、臣當時鬼迷心竅,陛下恕罪。”
“哈哈,怎麼,有賊心沒賊膽?”
“陛、陛下真的……”
後宮五六千人,楊崢選了一批品貌端莊的女官,又下令讓她們各自還鄉,但這麼多年戰亂,她們的父母早就不在人家,即便回到家鄉,也是衣食無著落,受人欺淩。
除了千餘河北本地之人回鄉,將近四千人哭哭啼啼不願離去。
亂世之中,最受罪的正是她們。
楊崢隻能將她們許配給軍中沒有娶親的將士,算是為她們尋了一條活路。
“既然如此,臣、臣就不客氣了!”劉珩激動都快流口水了。
“你小子要量力而行,隻準娶一個,娶回去也要善待人家。”
“才一、一個?”劉珩一臉的失望,可憐兮兮的望著楊崢。
“你他娘的都弄走了,其他將士怎麼辦?滾滾滾,不要算了,留給彆人。”楊崢揮了揮手,讓他滾蛋。
很快,一場大型的相親大會在鄴城展開。
從普通士卒到校尉、偏將,一視同仁,看上哪個,在名冊上畫押,就可以把人領走,回去生米煮成熟飯。
這年頭不問房子不問車子,家中有田,宮女們就羞答答的同意了。
楊崢又在皇城中辦一場大宴會,算是幫他們成婚。
軍中其他將士也能分到酒肉。
“謝陛下隆恩!”四千多對男女同時跪在地上。
亂世之中能組建一個家庭不容易。
楊崢舉杯,“祝諸位早生貴子,多為大秦添些子弟!”
自己權力正是來自於他們!
“領命!”將士們歡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