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爭魏 > 第六百八十四章 代魏

第六百八十四章 代魏(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秦甘露十年(公元265年),魏鹹熙元年。

司馬炎於弋陽擊敗孫皓,收複壽春,於襄陽重創施績部,聲勢如日中天,於正月十六在魏帝曹奐的禪讓下,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

追封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司馬師為景皇帝、廟號世宗,司馬昭為文皇帝,廟號太祖。

立妃楊豔為皇後,嫡次子司馬衷為太子。

石苞遷任大司馬,進封樂陵郡公,加侍中。

賈充為右車騎將軍、散騎常侍、進封魯公,尚書仆射。

陳騫為左車騎將軍、高平郡公、侍中,繼續督鎮河北。

張華為中書令,加散騎常侍。

裴秀升尚書令,巨鹿公。

何曾升丞相,封郎陵公。

荀顗加司空、封臨淮公。

其餘王沈、王乂、王渾、王濬、盧欽、劉弘、唐彬等人俱受封賞,連被罷黜的石鑒也再度啟用。

享國四十六年的曹魏正式覆滅。

由於曹奐的通力配合,司馬炎還情真意切的封曹奐為陳留王,邑萬戶,在鄴城建宮闕,設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製度,一如魏國之舊事,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堪稱給足了曹家麵子。

但這麵子中,浸染了曹髦的熱血。

曆史上陳留王封國一直傳至南朝齊,曆經二百一十四年。

一時間士族們紛紛歌頌司馬炎仁德。

各種馬屁文章甚囂塵上。

遼東宇文、段、慕容三部紛紛上表稱賀。

江東孫皓在鐘會的建議下,也遣使稱賀。

司馬炎拜祭天地,大賞有功將士,晉軍士氣大振。

不過中原普天同慶之下,也有不和諧的聲音。

就在此次時刻,洛陽城的民居之中,聚集著數百閒散百姓,正聚精會神的聽著說書先生評說司馬昭征討壽春鐘會這一段。

“啪”的一聲,驚堂木拍在木案之上。

“卻說壽春城池將破,世子端了一碗湯藥入內:大王,該吃藥了。”

“大王雖身體一直不佳,然經過調養,已然好轉,見世子麵色不對,驚怒道:王太醫何在?”

“世子推說,此乃王太醫親手調製所成,兒喂父王飲下。”

第(1/3)頁

第(2/3)頁

“大王何許人也?情知不對,喝令世子退下,世子不退,大王令親衛拿下,豈料親衛亦不動,世子奉藥至榻前,大王驚呼,何至於此也?這天下本是大符的,逆子不可強奪!”

百姓聚精會神的聽著。

街頭巷尾,對這些管家秘辛最是著迷。

真假不重要,越是驚悚越是博人眼球。

人群中有不少華服之人,說書近些年比較火熱,不需戲台,不需絲竹,隻要一塊驚堂木,站著也能說,坐著也能說,走著也能說。

所以吸引了不少人,洛陽屢禁不止。

人群之中,一華服公子聽的尤為入神。

隻有司馬炎忙著登基大典的時候,他才能出來走走。

恰巧遇上這場說書。

說書人雖未指名道姓,但他豈能聽不出來其中所指?

大王分明是前晉王司馬昭,世子就是現在皇帝司馬炎,而大符說的正是他,司馬攸,字大猷,小字桃符。

司馬炎或許是假仁假義,但司馬攸卻是真的。

樂善好施,接濟窮苦百姓,以孝順聞名。

封地內百姓遭遇水災、疫病,司馬攸減免田稅,安撫百姓……

後出任散騎常侍、步兵校尉,治軍有威嚴與恩惠,能力出眾。

從司馬懿時代起,司馬攸便為司馬氏看重,更為士族倚重。

身邊聚集了不少人。

司馬昭稱晉王之後,多次在重臣麵前表露出要立司馬攸的心思,在洛陽早已不是什麼秘聞。

當初馮颯大敗,司馬昭回洛陽大病,史書記載:初,昭疾篤,朝廷屬意於攸。(《晉書·賈充傳》)

司馬昭伐鐘會,帶走司馬炎,卻留司馬攸鎮守洛陽,已經是非常清晰的訊號。

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司馬昭莫名其妙薨了。

司馬炎在石苞、賈充等人的支持下,秘不發喪,丟下已經破城的壽春,趕回洛陽,執掌大權……

“公子,此人妖言惑眾,必是秦賊細作,當下獄提審!”身邊隨從劉暾低聲道。

司馬攸掃了一眼周圍百姓,搖搖頭,“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是非曲直自在人心,能禁一時,難道能禁天下人心?”

司馬家的黑鍋太多了,從洛水之誓到當街弑君,天下早就沸沸揚揚。

司馬攸長歎一聲,“走吧。”

其他百姓還沉浸在評書之中,沒有發現剛才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第(2/3)頁

第(3/3)頁

除了院門,劉暾道:“那評書說的也沒錯,先帝死因可疑,桃符何不追查當年先帝身邊侍衛?”

劉暾乃尚書左仆射劉毅之子,自幼與司馬攸親善。

“那些人……早已入土為安……”司馬攸不用親自動手,早就有人為他暗查過。

但對方滴水不漏,當年經曆此事的侍衛,無一活口,連評書中的王太醫也本人滅口。

隻有賈充、石苞、荀勖等老狐狸知道些內幕。

但他們豈會開口?

司馬炎登基,他們正是最大的利益獲得者。

尤其是賈充,在司馬攸與司馬炎之間反複搖擺。

最終站在司馬炎一方。

女兒賈南風已經跟太子司馬衷定親。

“哼,欲蓋彌彰!”劉暾無奈道。

司馬昭若能多活兩年,這天下還說不定落入誰手中。

“如今國難當頭,秦人行均田之法,耕戰立國,蟄伏在西,數年間掃平大漠西域,占田製已現疲態,水災之後,南陽、河東、青徐盜賊蜂起,屢剿不平,內憂外患,中原不可再亂了,吾家亦不可再有醜聞,長升不見曹家舊事乎?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司馬攸溫和道。

如果曹家不是兄弟相爭太厲害,豈會輪到司馬氏?

當年魏武帝的幾個兒子都是人中龍鳳。

曹植、曹彰、曹衝……

一個個英年早逝。

劉暾一愣,旋即滿臉感動之色,“天下不能由君治理,成為天下之憾事也。”

“此言不可再出,兄長為帝,吾當為周公也!”司馬攸溫良如玉。

走上銅駝大街,正遇嵇喜趕來,“公子大喜,陛下封公子為齊王,驃騎大將軍!”

司馬炎一向不喜司馬攸,但司馬攸背後的勢力也非同小可,司馬師的故舊部曲都在他麾下,所以這個齊王不能不封。

兩章……

(本章完)

wap.

/131/131302/31624774.ht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