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隴西豪強起兵後,南中豪強也相繼起兵。
????????不同於隴西豪強的跋扈,南中豪強有非常大的野心。
????????蜀國幾十年來並沒有完全收服他們的心,以前蜀國對他們都是連哄帶供,隻要不造反,什麼事也就忍著,族中子弟就在當地任職,太守縣令全是他們的,兵權政權一把抓。
????????秦國興起,對他們不僅不供著哄著,還要來均他們的田,這口惡氣,名分彪悍的當地豪強當然忍不了。
????????現在蜀國倒了,秦國在並州大敗,外部還有晉國、吳國在暗中挑唆和許諾,還有蜀中士族豪強暗中支持,不造反還等什麼?
????????南中地域極廣,有牂柯、越嶲、朱提、建寧、永昌、雲南、興古七郡,到處都是窮山惡水,和磨牙吮血的毒蛇猛獸。
????????不知何時起,流言在蜀中滿天飛。
????????一會兒南中都督霍弋彙合當地豪強,舉兵造反,引十萬蠻軍攻入川中。
????????一會兒霍弋被爨熊、爨穀所殺,南中已然立國。
????????成都城一片恐慌,秦國剛剛統治蜀中,就爆發如此大亂,實在不是好兆頭。
????????已經有人攜老扶幼,逃離蜀中,提前向漢中遷徙。
????????明明今年蜀中是個豐年,市麵上糧食的價格卻不斷暴漲。
????????“定是有人囤積居奇,擾亂民心!”新任命的益州刺史令狐盛道。
????????“蜀中暗流洶湧,是為了配合南中暴亂,當此之時,當速速出兵,以雷霆之勢平定南中,不可令叛亂坐大。”主薄單固道。
????????其他官僚也是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紛紛。
????????唯獨杜預一言不發,負手踱來踱去。
????????楊崢施行均田製,杜預是同意的,也敏銳看出均田製背後針對是豪強。
????????杜家先祖杜周在西漢時就是跟張湯齊名的酷吏,執法嚴厲,打壓豪強,其祖父杜畿當年在河東瓦解了豪強,才讓河東成為曹魏的錢糧重地。
????????到了杜恕亦是如此,跟士族豪強過不去,所以才會跟司馬懿不和。
????????現在楊崢做的,不僅僅是抑製豪強,而是讓他們吐出吃下去的人口和土地,這是在割他們的肉,他們當然劇烈反抗。
????????秦國不施行均田製,未來十幾二十年,一定鬥不過中原的司馬家。
????????關中不是秦漢時期的關中。
????????秦國吞並了蜀國、關中,但依然任重而道遠。
????????“南中是為表,蜀中才是裡,蜀中定,南中安,我大軍若出,蜀中必反!”杜預之兵略是在場眾人中最高的。
????????令狐盛也難以望其項背。
????????很明顯,蜀中豪強與南中豪強存在某種聯係。
????????南中先亂,成都大軍出征,川中空虛,然後蜀中豪族們就可以肆意妄為了。
????????外部環境上,吳國已經與晉國聯盟。
第(1/3)頁
第(2/3)頁
????????所以吳國的精力都花在蜀中。
????????對南中、蜀中豪族堂而皇之的封官許願。
????????直到目前為止,西陵督陸抗的大軍還在永安城外虎視眈眈。
????????吳國的交州刺史劉峻、監軍虞汜、大將修則領三萬大軍陳於邊境上,對南中虎視眈眈。
????????蜀中可謂內憂外患。
????????不過杜預一句話還是讓全場安靜下來。
????????周旨、田章、李特等將領一臉佩服。
????????爰邵拱手道:“都督之言是也,我軍皆為北士,冒然入南中,必起疫病,若進退失據,再折大秦軍威,蜀中非國家所有也。”
????????成都的三萬秦軍都是涼州出身,在成都都有些水土不服,更不用說南中。
????????天時、地利都在敵人手中。
????????杜預沉聲道:“紹先乃當世之國士,文韜武略俱為一時之選,必不負我,諸位勿憂,南中定然無憂!”
????????此時的南中其實並沒有傳言中的那麼亂。
????????霍戈在南昌縣枕戈而待。
????????南中豪強也並非全部反叛。
????????正如當年雍闓叛亂,王伉、呂凱誓死不降一樣,南中豪強視中土為正宗,保持著士人的氣節。
????????士族豪強並非無可取之處,他們在南中兼並土地,圈禁人口是真,但同樣也讓這片不毛之地逐漸漢化,是漢文明在當地的中堅力量,維護漢家之傳承。
????????隻有爨氏舍棄了原本的班姓,反向與當地土人融合。
????????爨、孟、李、董、雍、毛、朱、呂等大族,鐵了心舉兵反叛的也隻有爨、雍兩家,孟氏雖然響應,但隻停留在口頭上,其他的幾家唯霍弋馬首是瞻,都在看他的打算。
????????士族豪強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
????????霍弋案幾前擺著兩份詔書。
????????一份來自洛陽,進封他為南中王,世代鎮守南中。
????????一份來自建業,封他為征南大將軍,建寧郡公,也是世襲罔替。
????????與晉國和吳國相比,秦國就有些寒酸了。
????????隻有建威將軍,加虎賁郎將,金水亭侯。
????????跟在蜀國滅亡前的待遇相差無幾。
????????“諸位有何想法但說無妨!”霍弋淡淡道。
????????楊稷、毛炅、解係、孟月、馬融、李鬆、王承、董元等十四員將吏齊聚一堂。
????????“吳賊素來無義,我等兩萬大軍,振臂一呼,可起六七萬之眾,何必看吳狗臉色?”楊稷當場反駁。
第(2/3)頁
第(3/3)頁
????????蜀人普遍對東吳沒什麼好印象。
????????“司馬家之意,不過是借我等擾亂大秦耳,非真心待我等。”出身孟氏的孟月道。
????????“東吳這些年內亂不斷,亡國不遠,必為北國所取,我等投附,乃舍本求末也!況且秦王待我等不薄,何必叛他?”楊稷寒門出身,更傾向於楊崢一些。
????????不過其他人也各有各的心思。
????????最符合他們利益的是趁亂割據南中。
????????如此廣袤的土地足以立國。
????????尤其是毛炅、孟月、李鬆、董元等人,都是南中豪族出身。
????????心中這麼想,卻沒有一個人這麼說。
????????霍弋與他們共事多年,當然清楚他們不願吐露的心聲。
????????高處總是不勝寒的。
????????站在他這個位置上,也是要兼顧部下的利益,不然這些人憑什麼支持他?
????????正如楊稷所言,這些人振臂一呼,立馬掀起六七萬大軍,霍弋也需要小心翼翼。
????????既然司馬家和東吳都不可取,那就隻剩下順從和自立兩種選擇。
????????霍弋清了清嗓子,“諸位,秦王取蜀,對陛下禮敬有加,對百姓秋毫無犯,對我等深信不疑,此等君主,背之不詳,杜都督待我如兄長,我若叛之,人神共憤,且均田法惠及百姓,大秦行此策,數十年後必是盛世,東西之爭,秦王必勝,爾等勿要癡心妄想了,南中若是割離蜀中,兩三代後必為當地夷人所噬,若漢統絕祀,我等都是千古罪人。”
????????霍弋不是單純的武將,當年曾為太子舍人,與劉禪關係親密無間。
????????諸葛武侯北伐,又被用為丞相府記室。
????????楊崢善待劉禪,在河西重建漢室宗廟,又迎娶公主,所以楊崢已經獲得了蜀國忠誌之士的認可。
????????霍弋見識、能力、兵略都是蜀中翹楚。
????????所以杜預才會這麼敬重他,每隔三五天必有信至,垂詢治蜀之法、安民之策。
????????霍弋對均田製的了解,也是杜預為他剖析的。
????????士人不是士族,有自己的傲骨和氣節。
????????霍弋是繼宗預之後,荊州士人中的翹楚。
????????南中這些豪族之所以唯他馬首是瞻,一方麵是他軍功赫赫,另一方麵則是敬重他的品行。
????????“南中永為大秦之南中,爾等若欲叛亂,現在就可與吾割席斷義,兵戎相見!”霍弋威嚴的目光掃過眾將,“南中實情,某會上表秦王,若能立下戰功,何必在意區區田宅之利?”
????????眾人全都拱手,“願聽都督號令!”
????????(本章完)
/107/107629/28525459.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