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經一回到洛陽就直接麵見皇帝。
二人相顧,淚流滿麵。
“陛下何必以神器授予他人?楊興雲托名魏臣,實與司馬氏一般無二。”王經作為關東寒門士人,早年是與許允齊名的名士,對楊崢的印象也不好。
也隻有這樣沒有背景的人,才會真正的忠於曹魏,忠於皇帝。
“這大魏還是朕的嗎?”曹髦反問道。
王經一時無語。
李昭、焦伯二人亦神色黯然。
曹髦年輕而俊朗的臉上爬滿了仇恨,因此而猙獰,“司馬昭不是想做晉王開晉國嗎?朕就封一個秦王、秦國壓在他頭頂上,讓他時時刻刻記著馮翊大戰之恥!”
王經沒想到皇帝對司馬家的仇恨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一個不到二十歲的皇帝,能忍辱負重到今日,已經難能可貴了。
從他繼位之初便想方設法的匡扶大魏,卻一直在孤軍奮戰。
“臣無能!”王經慚愧不已。
“非卿無能,是朕無能,想太祖武皇帝、世祖文皇帝上馬橫槊、下馬談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總禦皇機,克成洪業。朕受製於宮闈之間,令不出皇城,為先祖蒙羞,時至今日,朕有何顏麵苟活於人世?”曹髦臉上浮起與他年齡不相稱的滄桑起來。
以前王經還勸他隱忍,但現在怎麼都勸不出口。
司馬家磨刀霍霍,朝中爪牙聞風而動。
勸封晉王之議甚囂塵上。
而且此次明顯與以往不同,幾個大士族都默認了。
高柔、王觀等幾個八九十歲的老臣全都站出來為司馬昭搖旗呐喊。
不是進位晉公,而是直接進晉王。
郭太後也變得沉默起來。
曹髦每天麵對的就是這些人,不斷在耳邊聒噪相國如何賢德,以相國的功勳,若不封晉王,天下不服。
忍無可忍,曹髦才傳出密詔封楊崢為秦王。
“陛、陛下萬不可魯莽……”王經雖是名士,其實也僅僅是中人之姿,無法襄助曹髦。
中原有才乾之人,絕大多數出於士族,爭先恐後投入司馬家。
“卿勿多言也。”曹髦一臉的蕭索。
這場暗戰走到今日,已經再無轉圜餘地。
曹髦不動,一定被廢。
下一任皇帝更無法掌控局麵。
第(1/3)頁
第(2/3)頁
曹魏的威信就是在一次次皇帝被廢中跌至穀底。
司馬師廢帝弑後,腰斬夏侯,天下喑然。
司馬昭廢除曹髦,能提振威權,彌補在馮颯之戰中損失的威信。
姑臧。
“司馬昭以陳泰都督並州,以陳騫都督河北,調回武關司馬乾,調泰山太守諸葛緒為南陽太守,防守武關。”
鎮撫司傳來最新情報。
“諸葛緒?”楊崢聽到諸葛二字略有些驚訝,“司馬昭還敢用諸葛家的人?”
“諸葛緒門蔭入仕,任泰山太守期間,與諸葛誕擊退吳軍北伐,後被調入洛陽,投靠司馬昭,忠心耿耿,為司馬昭信重。”龐青翻著紅皮小本道。
鄭玄曾有注解,三族者,謂父、子、孫。
也就是直係親屬。
司馬昭再牛也沒膽子直接滅了琅琊諸葛氏。
每一個士族都盤根錯節,互相姻親,這時代的皇權還沒強大到這個地步。
更何況司馬昭還不是皇帝。
就像司馬師滅夏侯玄三族,其他的夏侯照樣享用富貴。
凡是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人,都不簡單。
楊崢點點頭。
但龐青接下來的消息卻讓楊崢不再這麼淡定了,“司馬昭廢除屯田製,取消屯田客,行占田製,屯田客忙著占田,無人響應鎮撫司掀起的動亂……”
“占田製!”楊崢心中一歎,該來的還是來的。
曆史上,凡是跟土地有關的改革都舉足輕重。
先秦的井田製、秦漢的爰田製、軍功授田製,曹魏的屯田製,西晉占田製,北魏隋唐均田製,中唐兩稅法,北宋王安石方田均稅法,明朝張居正一條鞭法,雍正攤丁入畝。
每一次改革都影響深遠。
成功,便是下一個輝煌盛世,失敗,則國家積重難返。
唯獨西晉占田製有些特彆。
它不是改革,而是非常高明的一次調整。
士族豪強、百姓兩不得罪,還能在短期內大力發展生產力……
曆史上司馬家的太康盛世就是這麼來的。
現在,司馬家在中原的統治已經無懈可擊了。
再想鼓動百姓和士族造反已經不大可能了。
第(2/3)頁
第(3/3)頁
因為占田製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生產力,鼓勵百姓開墾荒田,也確認和保護了士族豪強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戶口,等於是司馬家出台法律,鼓勵士族豪強繼續侵占土地、圈禁人口。
這跟曹髦封自己為秦王大同小異。
曹髦封的是自己一個人,司馬家封的是整個士族。
也就是說,司馬家要跟士族一條道走到黑了。
“高明啊,關東俊才何其之多也!”楊崢歎道。
此策一頒布,楊崢想在短期內擊敗關東已經不可能。
馮颯大敗帶給司馬家的統治危機也得到化解。
“能不能查到是誰給司馬家出謀劃策的?”楊崢問道。
這麼嚴密而高明的策略,應該不是一個人想出的,而是一整個謀士團體。
司馬家最厲害的也正是在此。
士族豪強雖然是毒瘤,但人才鼎盛,願意為司馬昭而用。
這也意味著,楊崢今後的敵人不僅僅是司馬家,還有他背後的關東士族。
一統天下的難度成幾何級的增大。
以前隻要攻入洛陽,天下大勢也就定了。
士族自己會出來洗地,為楊崢尋找合法性。
現在司馬家這麼弄,形同士族與司馬家共治天下。
“屬下這就傳令洛陽的兄弟。”趙阿七拱手道。
“皇帝與司馬昭動靜如此之大,恐怕洛陽之變近在眼前。”龐青幽幽道。
曆史上的曹髦似乎就是在今年薨的。
楊崢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受。
既希望皇帝贏,又不希望他贏。
他贏了,楊崢的對手就是他。
以涼州現在的形勢,不可能真的忠於曹魏,就算自己願意做魏臣,麾下的各種勢力也會推著自己前進,如果自己不能代表他們的利益,最終會被推翻。
不希望他贏是不想與他兵戎相見。
“君侯,吳國使者至!”親衛在外稟報道。
/107/107629/28525221.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