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爭魏 > 第四百八十九章 遝中

第四百八十九章 遝中(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雖然有了伐蜀之策,但具體實行起來卻有重重困難。

帶的兵力多了,後勤補給壓力大,動靜也大,就不是偷渡,而是明闖了。

帶的兵力少了,如何攻破成都?

曆史上劉禪投降曹魏,但未必會投降涼州。

如果劉禪不投降,一座十幾萬人口的大城,就不是那麼簡單能攻陷的了,最大的可能是,南中、永安的援軍趕回,圍殲杜預於成都城下。

再則,現在薑維一直蹲在遝中,防的是誰不言而喻。

曆史上鄧艾偷渡陰平,第一關就是遝中,然後走孔函穀,南下陰平,從景穀道穿**平小道,在山嶺間穿行六百裡,走出陰平,迎麵就是蜀國重鎮江油,江油背後還有涪關、綿竹關,最後才是成都。

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了狀況,杜預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看著沙盤上複雜的地形,楊崢不得不欽佩鄧艾的勇氣。

沒有鄧艾,三國的格局大概率還是持續一二年,直到劉禪或者薑維去世,蜀國如吳國一樣亂成一鍋粥,司馬氏才可能有機會。

如今,隻要薑維擋在遝中,偷渡陰平沒有任何機會。

所以現在的局勢就看鐘會給不給力,能不能撕開漢中的鐵壁。

李特的七千羌氐山地步卒已經趕往枹罕,等待杜預大軍的彙合。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鐘會拿不下漢中,薑維這尊門神就不會走。

還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除了屯兵遝中,薑維還在祁山中立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七圍,把隴右擋的滴水不漏。

這也說明薑維對自己的忌憚還在鐘會之上。

苦等之中,秋風逐漸變成了寒風,天地間的肅殺氣越來越濃重。

似乎能嗅到金戈鐵馬的血腥氣。

一轉眼就是甘露四年十一月,一場薄雪降臨在涼州大地上。

“細作傳來消息,鐘會糧食匱乏。”龐青稟報道。

楊崢忍不住眉頭一皺,難道這次時機白白錯過了?

鐘會敗北,蜀軍必將大獲全勝,有這十二萬精銳回血,蜀國說不定又支棱起來了。

“鐘會敗亡在即,君侯何不出兵關中,先拿下長安,收聚秦嶺潰兵?”孟觀建議道。

“長安不易取也!”彆人不知道羊祜的厲害,自己還能不知道?

第(1/3)頁

第(2/3)頁

三國最後的三十年,最耀眼的存在就是薑維、鄧艾、鐘會、羊祜、陸抗、杜預幾人而已。

而且楊崢覺得,關中很可能就是鐘會留給自己的一個大坑。

自己動了,洛陽的司馬昭肯定也會動。

到時候還是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戰略定力非常重要。

關中必然要去,但絕不是現在局勢還未明朗的時候。

正商議的時候,親兵在堂外道:“君侯,鐘會有信至!”

楊崢一愣,說鐘會、鐘會就來了。

這廝現在騎虎難下,還有心思寫信來撩自己?

目光剛落到縑帛上,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興雲吾弟,為兄必取漢中,弟可在姑臧靜候佳音也,如若煩悶,可攻遝中,收薑維、廖化等蜀中俊傑,再會師漢中,你我兄弟重逢,開懷暢飲,足慰平生之誌也……”

楊崢簡直無語了,什麼時候他成了“兄”,自己成了弟?

不過看他嘚瑟的語氣,似乎頗有勝算。

“把這封信也送給賈充。”

洛陽城裡,司馬昭恨不得把自己千刀萬剮,你鐘會在這裡稱兄道弟,太不把司馬昭放在眼裡了。

“唯!”龐青接過信。

鐘會這個時候來信,無疑是給了楊崢一顆定心丸。

這廝雖然嘚瑟,玩名士風範,但絕不會信口雌黃,說到就一定會做到。

“等等,把此信也給薑維抄錄一份。”楊崢靈機一動。

眼下局勢,最應該著急的不是自己,而是薑維才對。

內有黃皓等人掣肘,外有十二萬大軍,以及虎視眈眈的自己。

這種壓力常人早就崩潰了。

現在的蜀國,也就是薑維這一根頂梁柱,其他人不足為慮。

很快,十幾騎從隴西翻過牛頭山,進入遝中。

薑維精神不錯,每過一天,鐘會的十二萬大軍便衰弱一分。

斂兵聚穀之策也承受住了巨大壓力。

第(2/3)頁

第(3/3)頁

不過在看到鐘會的信後,薑維神色逐漸低沉下來。

混到鐘會這個層麵的人,若是說到做不到,就會被天下人恥笑了。

“你家主人可有他言?”

“我家君侯隻是提醒將軍當心。”使者拱手道。

“回去告訴你家主人,多謝提醒,不過漢中不需他擔心,本將自有破敵之策!”薑維沉聲道。

“在下告退。”

“不送。”

使者走後,薑維又把信拿出來看了一番。

“陽安、漢、樂三地固若金湯,兵精糧足,任其十萬大軍,亦不可能從外攻破!”黃崇有意無意道。

薑維像是被提醒了,“從外不可被攻破,那便是從內攻破?”

這些時日,鐘會頻繁與蔣斌來信的事,早已傳開。

鐘會不是什麼內斂的人,沒事也要弄出滔天巨浪來,與蔣斌之間的書信,豈會不大加宣揚?

黃崇是益州本土人,而蔣斌是荊州士人,雙方明裡暗裡較著勁。

不過蔣斌投降鐘會,這事怎麼看都不可能。

蜀國滅了,荊州係也落不到什麼好處,蔣斌的一門老小都在成都……

更何況城中將士未必會跟從蔣斌投敵。

“此必是鐘會強攻不利,故意亂我軍心。”薑維道。

“雖是如此,亦不可不防,陽安、漢、樂,一地破,則三地皆破,鐘會不擅用兵,卻極擅陰謀!”黃崇扶了扶二梁進賢冠。

薑維踱了幾步,事實上,在經曆段穀之敗、胡濟失期之後,他的確對荊州係不怎麼信任,否則不會把最緊要的陽安關交給自己的心腹去防守。

蜀國就是一條處處漏水的破船,船上之人什麼心思,誰也不知道。

胡濟對薑維的打擊太大了,對蜀國的傷害也很大。

“即便漢城失守,有陽安關在,鐘會依舊是甕中之鱉!楊崢送鐘會之信於我,未必是安的什麼好心!”薑維最終還是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黃崇拱拱手,“大將軍思慮深遠,吾不及也,今黃皓在內,恐糧草有失,在下這就回返成都。”

/107/107629/28525084.ht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