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爭魏 > 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馬

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馬(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臨近八月,豐收的季節臨近。

連續多年遠離戰亂,涼州一片生機盎然。

人口越來越繁密。

田壟巷陌間,到處是奔跑的孩童身影。

他們的父輩或許還是羌人、胡人、匈奴人、鮮卑人,但他們已經與漢人孩童彆無二致。

豎著羊角小辮,說著純正的漢言,穿著官府發放的漢服。

新設立的撫慰司對此尤為重視,無論是奴隸還是待歸,所生的孩子一律為治民,撫慰司會登記造冊。

每月送來些糧食布匹羊肉,考察他們的生活現狀。

若孩子不會漢言,當即責罰他們的父母。

羌胡匈奴等部,生養孩子跟放羊養牛差不多,隻管生,活不活的下來,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

若是女兒,或者身體瘦弱的男嬰,動輒扔進水中。

隨便一個理由,就會把孩子扔在荒郊野外。

撫慰司今年收容的嬰兒就有上千。

楊崢不得不頒布法令,禁止棄嬰,若是養不活或者不想養,可以送入撫慰司中養育。

生活安定了,人口自然就多了。

這年頭娛樂活動不多,天一黑,蒙著被子就開始造人。

為了鼓勵生育,奴隸待歸生男賞一頭羊,生一女賞一石糧,治民則賞兩頭羊,兩石糧。

涼州絕大多數漢民都是治民,楊崢此舉其實也是在暗中鼓勵漢人多生養。

奴隸的後代不再是奴隸,這比任何口號都管用。

安定的環境,也不斷吸收西域、漠北的部族遷入。

今年張特從高昌送入三千多帳西域部族。

漠北漠南的部落也紛紛南下。

楊崢照單全收,首領貴人全部留在姑臧享受榮華富貴,部民則分散送往金城、隴西、北地分散安置。

至於那些不願享受榮華富貴首領,楊崢本著親切友善的原則,讓他們打道回府。

大部分東遷的部族,基本都是原地混不下去,才不得不東遷。

楊崢讓他們回去,差不多就是斷了他們的生路。

而這些脾氣也比較火爆,當場就爆發了,要洗劫城池。

卻不料四麵八方被圍的結結實實。

第(1/3)頁

第(2/3)頁

楊崢敢放他們進來,自然有萬全的準備。

府兵配合親軍,三下五除二就平定了叛亂。

人頭直接堆在官道兩側,用以警示後來者。

“楊囂、楊濟二人在朔方、九原招撫流民、廣開屯田、修渠引黃河水注內田,重修漢雞鹿塞、高闕塞,恢複漢受降城,三次擊退西部鮮卑進伐,政績為諸郡之首。”

九野營的密報呈送上來,楊囂與楊濟依然政績排在前二。

除了他們兩人,另一個人的政績也排進了前五。

被放出去興建涼州馬場的索靖。

今年以來,索靖帶著一幫青營子弟,沒日沒夜在涼州草原上忙碌著。

規劃草場,設置牧部,安撫牧奴,選育良種牲畜……

草原不同於屯田,牧奴不同於奴隸,到處跑動,不是那麼容易管控的。

還有西部鮮卑時不時進來擄掠一把。

其中辛勞可想而知。

但索靖卻安排的妥妥帖帖,幾起牧奴反叛被迅速平定,還收服了居延郡東北麵的六個鮮卑小部,得牛羊三萬頭,讓涼州草原上生機勃勃。

除此之外,索靖還命人親赴西海、西域、漠北,選育良種戰馬,帶回涼州撫育。

士族豪強的優勢在於此,普通百姓一輩子在饑寒的邊緣掙紮,哪有閒暇讀書識字?

也正是因為這些士族子弟,讓涼州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發展才是硬道理啊。”楊崢看著姑臧城外無邊無際的麥浪,不由脫口而出。

“什麼?”杜預一愣,旋即仔細思索,“將軍所言真乃至理!”

這當然是經過後世驗證的至理。

楊崢乾笑一陣。

杜預令人牽來一匹馬,“此馬是索司丞特意令人送來的,將軍猜猜有何獨到之處。”

“哦?”楊崢一愣,既然是索靖送來的,肯定彆有用意。

不過這匹馬看上去有些拉胯。

體型不是很高大,毛色也有些黯然,在周圍河湟馬、涼州馬麵前矮了一截。

唯一的長處就是頭大頸短,四蹄健壯,胸寬鬃長,皮厚毛粗,看上去比較結實。

如果不是杜預的特彆提醒,楊崢覺得就是軍中的馱馬、劣馬。

“這難道還有什麼獨到之處?”楊崢疑惑道。

杜預也不賣關子了,“此馬耐寒、耐暑、擅長途奔襲,不懼野狼。”

第(2/3)頁

第(3/3)頁

“河湟河曲戰馬也耐寒,不懼野狼。”楊崢還是沒聽出它的不同。

作為一個從戰場上殺出的將領,自然喜歡神駿的高頭大馬。

杜預哈哈一笑,“此馬不需精飼,尋常牧草即可牧養,四個時辰可行百軍裡,持續十三天,稍稍喂些精飼,可連續行軍十七天!”

“什麼?”這意味著什麼,楊崢豈有不知?

涼州馬、河湟馬固然神駿,速度快,但一來金貴,一頓下來吃的比人還多,二來不擅長途,持續能力差,一般連續行軍七八日,便不行了。

有了這種馬,豈不是所有士卒都能上馬?

楊崢記得曆史上蒙古人之所以能橫掃歐亞大陸,就是靠的吃苦耐勞好養活的蒙古馬。

若是蒙古人騎的是涼州馬、河湟馬?養得起十萬騎兵?

吃也把他們吃窮了。

再說蒙古人也沒有那麼多糧食喂馬。

“此馬從何處而來?”楊崢大喜。

“漠北而來。”

既然是漠北,豈不是正是後世的蒙古馬?

就算有些差距,再培養便是!

有了這種馬,楊崢大刀就能從姑臧向東捅進遼東,或者向西捅進天山!

遊牧文明的特性,馬蹄能踏多遠,帝國的疆域就能擴張至多遠。

而華夏文明也能隨著這馬蹄向外擴散。

“好!索靖為涼州立了大功!”楊崢不吝讚賞之詞,“今後涼州、西海、河套馬場,便以此馬為主!”

索靖解決了楊崢最迫切的問題。

戰馬可以不需精飼。

按照養一個戰馬等於養五個士卒的標準,索靖為涼州節省了多少糧食?

戰場之上,再搭配涼州馬、河湟馬組成的重騎。

配上馬鞍、馬鐙、馬蹄鐵,涼州軍還不無敵於天下?

可以想象,左手農耕穩定內部,右手遊牧對外開拓,華夏文明將再上一個層級!

一個結合農耕與遊牧的二元帝國呼之欲出!

/131/131302/31240582.ht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