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寧隨即出列,對傅老夫人一拱手道:“晚輩杜寧,見過傅老夫人。”
傅老夫人看著杜寧大喜道:“老身久仰雲麒君大名如雷貫耳,今日總算得以相見,前不久您還送了我們傅家一首詩,才有了如今名揚諸國的六尺巷,老身應該向你致謝。”
“老夫人客氣了,晚輩隻是賣弄了一下文采而已,算不得什麼功勞,並非是我杜某一首詩成就了六尺巷,而是你們傅家和顏家的謙讓才有了六尺巷的故事,否則就算是詩文寫得再好,也不過是虛有其表而已。”
杜寧這一番話,引得諸國大儒紛紛叫好,也讓許多人點頭稱是。
不僅僅是傅家的讀書人聽了高興,顏家的大儒們也都對杜寧頗有好感。
傅老夫人繼續對杜寧說道:“今後還請杜君對我孫兒照顧一二,老身感激不儘。”
“老夫人言重了,就算您不這麼說,以後若是傅嶽兄有什麼困難,晚輩也會鼎力相助一二的。”杜寧說道。
“好,好,那今天雲麒君可要多喝兩杯。”
“若是老夫人不怪罪晚輩貪杯,晚輩必然喝個儘興。”
“如此就好。”
傅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大家都彆站著,快請坐。”
眾人這才重新入座。
不久後,隻聽外麵一陣鞭炮響起,傅家的接親隊伍已將花轎接回來。
一對新人在眾人的簇擁之下進入院子,傅嶽穿著大婚禮服,新娘子蓋著紅蓋頭,二人來到了正堂之中,身後的隊伍奏響喜慶的音樂,圍觀的人都鼓起了熱烈的掌聲。
傅嶽昂首挺胸,牽著新娘子來到了正堂。
接下來,主婚人開始拜堂儀式。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敬茶。”
隨後,這對新人跪在長輩麵前,向長輩們敬茶。
傅嶽和歐陽如蘭先是向傅老夫人敬茶,隨後又向雙方的父母敬茶。
“好孩子,你們快起來吧!”傅老夫人一臉慈祥。
“多謝奶奶。”
二人磕頭以後,傅嶽扶著新娘子站起來,然後就在眾人的簇擁下被送入了洞房。
接下來婚宴正式開席,眾人開始吃菜,互相敬酒,談笑風生。
眾多大儒今日不談國事,不議文章,說的都是千奇百怪的話題,有的甚至是充滿幻想,猶如是天馬行空。
不久後,傅嶽掀了歐陽如蘭的紅蓋頭,一起出來向賓客們敬酒。
“哐當”一聲,忽聽酒杯碎裂的聲音,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娘,娘,您怎麼了?”傅書雲驚慌的聲音響起。
杜寧循聲看去,隻見傅老夫人閉上雙眼沒了動靜,但是她的麵容依舊是帶著慈祥和微笑。
“奶奶,奶奶怎麼了?”
傅嶽和歐陽如蘭急忙來到傅老夫人身前,方才還好好的,怎麼忽然間就……
“哎……”
傅書航說道:“你奶奶已經去了……”
“奶奶……”
傅嶽喜悅的心情忽然間變得無比沉痛,“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其他的傅家讀書人也都紛紛跪下低著頭。
眾賓客隻好從座位上站起身來,所有人的表情都變得無比怪異,今日分明是大喜之日,結果傅老夫人卻駕鶴西去,原本喜悅的心情都變得沉痛起來。
正堂裡所有人都不敢大聲說話,而在院外,眾多讀書人卻是議論紛紛起來,傅家發生這種事情,當真是讓人深刻明白什麼是哭笑不得了。
就在此時,薑行天說道:“諸位不必過於悲傷,老夫人無疾而終,今日又得見孫兒成親已然無憾,乃是大喜之喪,我等理應慶賀老夫人的人生獲得圓滿。”
有了薑行天這句話,傅家的氣氛終於有了微妙的鬆動。
傅書雲說道:“薑先生言之有理,老人家一生無災無難,無痛無疾,今日駕鶴西去,我等應當為此感到高興才是,諸位不必如此,快請坐下接著吃飯,繼續把酒言歡。”
傅家重新站起,開始為老夫人料理後事,賓客們這才重新入座。
隨後,傅嶽和歐陽如蘭調整心態,繼續向後麵的桌席敬酒。
眾人也是強顏歡笑,對著新人說著祝福的話。
就在此時,遼國席位上一名年輕的大學士站起來,對杜寧一拱手,說道:“在下柯鴻祁,久仰雲麒君大名,今日原本是大喜之日,然傅家老夫人忽然去世,紅事碰上白事,讓我等眾人如坐針氈,惶恐不已,進退兩難,杜君與傅嶽兄乃是好友,何不寫下一篇詩文解傅家之圍,也一解滿座賓客之圍?”
話音落下,許多人的目光齊刷刷的落在了柯鴻祁的身上。
有人麵露期待,有人怒火中燒,甚至還有人眼含殺意。
特彆是傅家讀書人,表情都變得無比冰冷。
眾人皆知杜寧與柯家的讀書人水火不容,此時柯家的讀書人忽然叫杜寧為傅家寫詩,分明就是利用傅家的禍事攻擊杜寧,還巧妙的抓住杜寧與傅嶽是朋友為理由,讓人一時之間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若是杜寧拒絕,那就是不給傅嶽麵子,有失人族文君的氣度,若是答應寫詩,寫得喜慶對不住剛剛駕鶴西去的老人,寫得悲情又起不到祝福新人的作用,稍有不慎還會讓傅嶽和歐陽如蘭難堪,同時得罪傅家和顏家,讓杜寧吃力不討好。
傅家人和顏家人的表情都無比難看,如果柯鴻祁真的是為傅家著想倒也罷了,可是誰都能看出來柯鴻祁是彆有用心,身為東家又不能撕破臉皮,否則有損文君世家的氣度。
特彆是傅嶽和歐陽如蘭,他們看向柯鴻祁的眼神都無比凶悍,隻是強忍著怒火而已。
“放肆!”
葉驚鴻嗬斥道:“柯鴻祁,你好大的膽子,你當這裡是什麼地方?是你自家的小院麼?我勸你最好不要尋釁滋事,否則葉某不介意做一次壞人。”
言下之意就是要將柯鴻祁給當眾趕出去。
柯鴻祁頓時麵露怒色,認為自己好歹也是為了解傅家之圍而向杜寧建議,葉驚鴻卻要做一回壞人攆走自己,簡直就是沒有將柯家放在眼裡。
柯鴻祁義正言辭道:“柯某隻是希望杜君能夠以詩文化解傅家和我們賓客們緊張的氣氛,如今我們喜也不是,悲也不是,左右為難,當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若是杜君能夠以詩文化解氣氛,也不至於讓我們大家都難做,柯某好心好意,葉先生卻要攆走我,敢問這裡是傅家,還是你葉家?”
“你……”
葉驚鴻忍不住怒發衝冠,愣是一句反駁的話也說不出來。
一位遼國大儒急忙起身對柯鴻祁說道:“你們柯家還嫌不夠丟我們遼國人的臉是嗎?這種話能說嗎?還不快向眾人賠罪?”
柯鴻祁義正言辭道:“柯某也是為了傅家和諸位著想,彆無他意,當著這麼多人的麵,你可不要誣陷柯某。”
“夠了,不要再說了,此事到此為止,否則你走不出傅家!”遼國大儒警告道。
柯鴻祁不予理會,而是再次對杜寧拱手道:“懇請杜君能夠出麵化解此番困境,既能夠讓老夫人走得安心,也能讓傅嶽兄的婚宴繼續進行,當然,若是杜君並不在意和傅嶽兄的友誼,也不在乎傅家的顏麵,就當在下什麼話也沒說。”
這句話等同於將了杜寧一軍,將杜寧逼上了風口浪尖。
“你……”
遼國大儒怒不可遏,看向柯鴻祁的眼神無比憤怒,卻又對柯鴻祁無可奈何,隻好歉意的對眾人拱手,然後離開桌席退到了一邊去。
緊接著,其他一些大儒也紛紛離開桌席,與柯鴻祁劃清界限,告訴大家這隻是柯鴻祁個人的主意,與他們這些大儒沒有任何的關係。
而此時除了柯鴻祁之外,還有一位讀書人坐在那裡,乃是秦家的大儒。
“文舉兄!”
遼國大儒向秦文舉投以眼色,暗示他不要和柯鴻祁坐在一起。
秦文舉卻歎了口氣,對眾人說道:“哎……你們真的誤會鴻祁了,他隻是希望杜君能夠為我們大家解圍而已,你們何必如此對他?這不是讓人感到心寒嗎?”
“多謝秦先生諒解。”柯鴻祁急忙感激道。
葉驚鴻說道:“哼!葉某倒是很好奇,柯鴻祁是真的想為大家解圍麼?”
秦文舉沒有繼續回答,而是默默喝了一口酒。
這讓葉驚鴻感到非常不爽,這是什麼意思?無視自己嗎?
這可真是讓人覺得好笑,葉驚鴻是真不知道對方哪裡來的勇氣如此。
其他大儒麵麵相覷,也都無話可說了。
“好,既然柯大學士如此建議,杜某若是拒絕的話,似乎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杜寧答應了下來。
柯鴻祁頓時欣喜若狂,當即作揖道:“如此,柯某就代表諸位讀書人感謝杜君了。”
“身為朋友,理應如此、”杜寧說道。
傅書雲麵露緊張之色,但是見杜寧已經答應下來,無奈歎了口氣,吩咐道:“來人,為雲麒君筆墨伺候。”
隨後,傅家人取來文房四寶,放在了杜寧的桌席上。
杜寧目光稍微向上看,醞釀思路。
葉驚鴻則是趁此時機為杜寧磨墨,鋪好紙張。
許多人的目光都看向杜寧,無人不為之感到緊張。
柯鴻祁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了濃濃的輕蔑和不屑之色,坐等杜寧出醜。
秦文舉看了一眼杜寧,也向杜寧投去了譏諷的目光。
“好,就這麼寫。”
杜寧醞釀完畢,開始提筆在白紙上書寫。
柯鴻祁和秦文舉輕輕張開嘴巴,隻要杜寧寫得不好,他們就會以此為借口攻擊杜寧,讓杜寧聲敗名裂。
杜寧一邊寫詩,一邊緩緩念出:“紅燈銀燭兩輝煌,月老無常共舉觴。今日逢凶偏化吉,一堂吊客賀新郎。”
眾人聽罷,隻覺得豁然開朗,一掃滿堂緊張至極的氣氛。
“這首詩寫得極好,紅白交替,偏偏逢凶化吉,不愧為文君,心服口服!”
“老夫人離去之時依舊笑容,可見老夫人已經沒有遺憾,既然老夫都是帶著笑容離開,我們豈能掃了老夫人的興致?我等應當高高興興祝賀新人,才能對得起老夫人的無憾。”
“沒錯沒錯!今日當以喜為主,紅事是喜,白事也是喜。”
現場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無比輕鬆。
傅家人和顏家人都向杜寧投去了感激之色,先有杜寧的詩文成就六尺巷,後有杜寧寫詩解紅白喜事之圍,讓傅家逢凶化吉,化解了賓客的緊張和尷尬。
柯鴻祁則是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杜寧,表情變得無比古怪,胸口更是一陣激烈起伏,無法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為了針對杜寧,他可是同時得罪了傅家和顏家,結果不僅沒有讓杜寧聲敗名裂,反而讓杜寧借此機會賣弄了一下文采,讓諸國大儒對杜寧更為愛戴,這讓柯鴻祁來說簡直無法接受。
秦文舉的表情也是無比難看,恨不得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結果卻感覺雙腿生根一般,想站都站不起來。
傅書雲對柯鴻祁說道:“多謝柯大學士的建議,讓杜君解了我傅家的燃眉之急,我傅家和顏家一定會擇日拜訪柯家和秦家,還你們一份大禮。”
言下之意就是傅家和顏家將會用上各種手段,讓柯家和秦家為今天的言行付出代價。
秦文舉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這分明是柯鴻祁的主意,可他因為家族恩怨卻公開支持柯鴻祁,必受諸國讀書人的口誅筆伐。
前段時間家主秦文旭向杜寧負荊請罪,才保住了秦家的名聲,難道這一次,還得讓秦文旭向傅家和顏家負荊請罪不成?
葉驚鴻看著柯鴻祁和秦文舉二人說道:“葉某給你們三十息的時間滾傅家,否則,彆怪葉某做惡人。”
秦文舉急忙陪笑道:“一場誤會而已,葉先生何必得理不饒人……”
“今日不僅葉兄要做惡人,我也想做。”某個大儒忽然開口。
“我從未當過壞人,今天也想當一次。”
“還有我,這種好事豈能少得了我們?”
其他大儒紛紛響應,看向二人的表情無比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