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儒道讀書人 > 第一百六十七章 諸國文會

第一百六十七章 諸國文會(1 / 1)

推荐阅读:

“請問聶兄,你這是在寫什麼?”杜寧問道。

聶應華笑著道:“這是我自己的《聶應華見聞錄》,我每天都會將一些有趣的事物記載下來,作為一名史學者,將自己的見聞寫下來後,將會是非常豐富的經曆財富,待我年邁之後,也可以成為我最難忘的回憶。”

杜寧順口一提:“如此說來的話,那麼在幾日前我與孔承安文鬥的事情……”

“自然是也寫進去了。”

聶應華說道:“當時我也在場,親眼目睹了杜兄與孔承安文鬥的經過,就順手記載了下來。”

“居然記載進了書裡麵,這可不得了!”

“這可是史學者記載的事情,連半聖也不能抹掉。”

“孔承安還真是倒了大黴,看他以後還敢不敢那麼囂張,自會有人治他。”

人群中發出陣陣驚呼,要知道孔承安可是至聖世家的讀書人,聶應華直接將孔承安的醜聞記載在書冊裡,就有可能在後世中被孔承安的後人看到,那對孔承安的後人來說絕對是家門恥辱。

人群中的孔承安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甚至有些許的顫抖。

“放肆!”

“大膽!”

一些孔家學子怒喝起來,向聶應華投去了敵意的目光,無法容忍聶應華竟然會將此事記錄在書籍裡麵,這不僅僅是孔承安一個人的恥辱,也是至聖世家的恥辱。

堂堂至聖世家學子,竟然會有這麼丟人的事情,這簡直是太過於可笑了。

孔承安急忙走過來說道:“應華兄,我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將我的事情記在書中?你可知我是至聖世家的人?”

惱羞成怒的語氣還帶著幾分威脅。

“原來是承安兄,你也來了。”

聶應華輕蔑地看了眼孔承安,說道:“我身為史學讀書人,當記載自己的見聞實事求是,不知承安兄有何指教?要不我把那篇文章拿出來給你看看,看看是否有美中不足之處?”

“你……”

孔承安拳頭緊握,沒想到區區一個史學者都如此看不起自己,若是再繼續質問,恐怕還會將對話內容也寫進去,更為丟人。

“哼!”

孔承安隻得作罷,心裡對聶應華很是憎恨,同時又非常的忌憚。

許多人暗中偷笑,聶應華不僅僅是史學者,更是聖院史學大儒“溫道青”的弟子,也不是孔家人說動就能動的人,所以麵對孔承安的威脅,聶應華根本就有恃無恐。

十多分鐘後,諸國學子來到了諸國文會的大廳外麵。

數名大儒站在門口,其中有雲國的範河山,還有柯家的柯長秋,也有來自孔家和其他華夏諸國的大儒。

為首的是一個四十多歲年紀的男子,他一身長袍,麵帶微笑,雙目中綻放著睿智的光芒。

其他的大儒站在他的身後半步,無人與他齊肩,可見此人的地位要在這些聖院的大儒之上。

“是聖院裡大名鼎鼎的大儒夏江懷。”有人激動大喊。

“學生見過夏大儒。”

“我等見過江懷先生。”

諸國學子恭敬作揖,就連孔家的學子也都不得不彎腰下拜。

夏江懷是聖院的尖子生,也是諸國文壇上獨領風騷的人物之一,曾有許多文學著作在文壇上叱吒風雲,對近代文壇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隻可惜文功有餘而戰功不足,若是能夠為人族立下大功,將有可能會被聖院冊封為君,而夏江懷也一直在韜光養晦,尋找為人族立功的機會。

“夏江懷見過諸國各位文友。”

夏江懷對眾人拱手回禮,笑著道:“今天這場文會由夏某主持,其他大儒作為點評,今年的諸國文會來了許多陌生的麵孔,相信會是一場十分精彩的文會,現在時辰已到,請諸位進殿。”

話音落下,諸國學子開始進入殿中。

裡麵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大廳的中央整齊擺放著十二口鐘,就是大名鼎鼎的“刹膽鐘”。

刹膽鐘大小不一,最小的有一個成人大小,而最大的刹膽鐘則有丈許高。

十二口刹膽鐘由低到高一字排開,整整齊齊。

刹膽鐘外圍有十二張桌子,上麵已經擺放好了文房四寶,參加諸國文會的學子每人一個座位。

待到所有人入座之後,杜寧目光一掃而過,一張桌子能坐十人,現場有十二張大長桌子,共計一百二十名進士學子。

諸國試煉的進士名額通常都是一百人,最多不超過一百零八人。

現在參加諸國文會的進士有一百二十人,多出來的那些學子是聖院特批參加的,如果他們表現得好,就會破例一起參加諸國試煉。

每一個讀書人,隻能參加一次進士試煉,不可重複參加。

因此,在場每一個能夠參加諸國試煉的讀書人都會無比珍惜這個機會。

觀眾席上也陸續坐滿了讀書人,分彆來自華夏各不相同的國家,有的人早就參加過諸國試煉,也有人是第一次前來當觀眾。

杜寧掃視周圍的人,在場眾多進士都很警覺,很容易就能察覺到他投去的目光。

大多數人對杜寧報以善意的微笑,而一些孔家學子和柯家學子則是對杜寧流露出了濃濃的敵意。

特彆是柯鴻威,回看向杜寧的眼神非常的凶,甚至帶著濃濃的恨意。

點評席上的眾多大儒也是不斷打量著諸國進士學子,神色各異。

“今日這場文會,我孔承墨定要勝過杜寧,為孔家找回一個場子。”

一個年輕的孔家進士低吼起來,他的目光看向了那十二口刹膽鐘,眼中浮現出一縷異色。

這個孔承墨,就是孔譽推薦參加諸國文會的孔家學子。

論詩詞,孔承墨也頗有所長。

雖然他沒有寫出什麼傳世詩,甚至連傳天下和鎮國的詩詞都沒有,但他不信杜寧隨便寫什麼詩都能出現那麼驚人的異象。

而且今天這場文會的詩詞歌賦隻是助興內容,主要目的還是“立言震鐘”,讀書人立言立誌與刹膽鐘產生共鳴,從而發出震響。

即便是在詩詞的交流上,孔承墨會稍遜杜寧一籌,但是在後麵的“立言震鐘”的環節,孔承墨有絕對的自信勝過杜寧。

他是至聖世家的讀書人,從小就有著很大的誌向,在這一點上,他自信絕對不會輸給在場任何一個讀書人。

孔承墨隻要在這一方麵勝過杜寧的話,也算是壓過了杜寧一頭,到時候就能破例參加諸國試煉。

想到這裡,孔承墨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夏江懷站在大廳中間,對諸國學子們說道:“諸國學子能夠在今天相聚一堂乃是一場緣分,想必諸位文友都應該知道本場諸國文會的意義,所謂的文會乃是以文會友,本次文會一共有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寫詩作詞,以詩詞歌賦交流諸國文友,第二個環節則是立言震鐘,作為一個讀書人,一個儒道的進士,理應為自己立下言行之誌,那麼接下來,我們先進入第一個環節。”

說到這裡,諸國學子馬上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

“來人。”

夏江懷喊了一聲,立即就有一個人捧著一個箱子來到了場中。

“這是一個空的箱子,裡麵什麼東西都沒有,現在我想請文會上的點評大儒各自寫下三個以上的題材投入這個箱子裡,然後我隨機從中抽取,不管是抽到什麼題材,大家皆以這個題材寫詩作詞。”

諸位大儒聞言,立即寫下多張紙條,然後被文會裡麵的士兵收走,當眾放進了那個箱子裡。

這等同於是大儒在出題考驗,而且是現場寫下的題材,無論是對誰都非常的公平和公正。

夏江懷把箱子搖了搖,然後從其中抽出了一張紙條,將其打開以後,對眾人說道:“這張紙條裡麵寫的是‘邊塞’二字,就請諸位以邊塞為題寫詩作詞,時間是一刻鐘。”

一刻鐘的時間,相當於十五分鐘左右。

許多學子都皺起了眉頭,臉色各有不同。

原因無他,在場大多數進士學子都沒有去過邊塞,也沒有見過邊塞風景,最多也隻是在書記裡麵看到過關於邊塞的記載。

可是未曾親身去體驗過,哪裡能真正感悟到邊塞的情懷?又怎麼能在一刻鐘的時間內寫出有關於邊塞的詩詞?

“抽到什麼題材不好,偏偏抽到了邊塞的題材!”

“如果是其他的題材還可以嘗試一下,可邊塞一題過於冷門,想要寫出這方麵的詩詞確實不容易。”

“如果夏先生抽到的是其他的題材就好了。”

許多人在自己的心裡抱怨,都是敢怒不敢言,畢竟這裡是諸國文會,夏江懷也不是故意挑出那麼偏僻的題材,隻能是說夏江懷太會挑了。

“時間已經過去十分之一了。”

夏江懷出言提醒,示意大家該醞釀寫詩作詞,而不是空站在那裡什麼都不想。

杜寧已然是自顧自的鋪好紙張,磨好墨水,開始提筆創作。

許多人的目光看向杜寧,都在佩服杜寧真不愧是可以寫出傳世戰詩的人,這麼快就可以找到內容進行創作。

但下一刻,他們又流露出了恍然之色。

另外一邊的孔承墨臉色一沉,心裡想道:“杜寧曾經去過戰場,所以他可以寫出有關於邊塞的詩詞,這題材簡直就是在為他量身打造!”

不多時,杜寧寫完了自己的詩,才氣迸發而出,高達四尺。

“詩成鎮國!”

“不愧是杜寧,一出手就是鎮國詩!”

“大才啊!”

四下裡響起陣陣驚呼聲。

點評席上的眾多大儒立即將目光投向了杜寧,有人不斷端倪,有人麵露喜色,有人欣慰點頭。

唯獨柯長秋目露凶光,杜寧這個名字簡直成了他們半聖世家的逆鱗,柯家在與杜寧的文壇競爭中從來就沒有贏過,反倒是柯家的讀書人屢次在杜寧那裡遭受羞辱。

“聞名不如見麵,河山先生,你們雲國麒麟果真是文壇俊傑,在下佩服。”

柯長秋對範河山發話,隻是“麒麟”二字加重了語調。

“長秋先生過獎了。”範河山笑了笑。

文會的士兵收走杜寧案桌上的詩文,先拿去給點評席上的大儒們過目。

眾多大儒看過之後,都流露出了非常驚訝的表情。

即便是柯長秋,也都難以掩飾對這首詩的讚美。

雖然他不喜杜寧,但詩文中的才華卻值得肯定。

隨後士兵又將杜寧的詩文交到夏江懷的手裡。

夏江懷輕輕點頭,眼中流露滿意之色,對眾人道:“這是雲國學子杜寧所寫的一首《涼州詞》,請諸位與我一同鑒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話音落下,觀眾席上傳來陣陣叫好聲,是一些翰林和大學士發出來的。

他們的學問遠勝過進士,自然能更快感悟到詩文中的情感和玄妙。

孔譽和孔承安對視一眼,臉上的表情很是不好看了。

“果然大才!”

孔承墨深深呼吸一口氣,心裡一陣翻江倒海。

“有請大儒點評。”夏江懷說道。

點評席上的諸國大儒麵麵相覷,一時間竟然無人自告奮勇。

畢竟這是一首鎮國詩,若是點評得當,值得大家喝彩。

若是出現一點失誤,那可就顯得有些丟人了。

堂堂大儒既然坐在了點評席上,難道還點評不了一個進士的詩文?

過了好久,範河山突然起身,“這是我雲國學子的詩文,就讓老夫來點評吧!”

然後對眾人一拱手:“老夫範河山,就點評一下這首《涼州詞》。”

“前半首詩文,說的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催人迅速出征。”

“後半首則是一種感慨和抒情,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便是醉倒在了沙場上,也請諸位不要笑話。”

“特彆是“古來征戰幾人回”更是點睛一筆,抒發將士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早就做好了馬革裹屍還的覺悟。”

“這首詩慷慨悲壯,儘顯將士們保衛邊關,悍不畏死的豪邁氣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