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橫刀十六國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敲打

第五百三十四章 敲打(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苻堅退兵如此果斷,令李躍略微詫異。

想要憑借蒲阪拖垮氐秦基本不可能了。

苻堅算是避開一個戰略陷阱,不過這樣的人才配成為大梁的對手,統一天下自古就不可能如此簡單,更何況苻家也有不少人才,正處於上升期,潛力頗大。

氐秦國力固然不如梁國,但並不意味著李躍就能穩操勝券,能輕易滅亡氐秦。

曹魏國力遠超蜀吳兩國,卻還是對峙了幾十年。

曆史上東魏遠比西魏強大,卻還是被西邊逆風翻盤。

任何事都有一個過程,穩紮穩打永遠不會出錯,而身為皇帝,首先要心態平和,實力夠了,火候到了,無往而不利。

梁國沒有一口吞下關中的實力,蒲阪、潼關是繞不過去的兩道坎。

王猛不強攻是對的。

不過他一兵不發,眼睜睜望著苻堅退走,在朝中引起一些波瀾,兵部幾個從事上表彈劾其“畏敵如虎”。

軍中也有一些將領參奏王猛傷大梁士氣。

李躍一笑置之,彈劾他的人多多少少有士族豪強背景,卻都是一些旁係之人,核心人物都站在背後,他們也在觀望李躍的態度。

內鬥是人的天性,隻要維持在合理的範圍內,鬥而不破即可。

誰超出界限,就是李躍出手的時候。

在朝堂上鬥,總比在李躍看不到的地方鬥好。

當然,這些參奏之人也沒說錯,鄧羌、苻飛反攻時,殺傷甚多,估計有三千餘眾,王猛卻沒有上報,隻在決定退兵時,才輕描淡寫的補上,引起了兵部的不滿。

“大梁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王猛漏報戰損,去爵一級,罰俸半年。”李躍沒有偏袒。

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的確處理不當。

以後若是其他將領報喜不報憂,朝廷豈非蒙在鼓裡?

“王景略能見好就收,古之良將也,兵部交由臣去安撫。”常煒一向置身事外,不卷入內鬥之中,沒想到此次主動為王猛站台。

王猛麵對的是氐秦的核心精銳。

萬人敵級彆的大將就有兩人,其他姚萇、朱彤、俱難、毛盛等人也都是勇將。

秦軍連年大戰,戰力自然不弱,王猛能頂住苻飛和鄧羌的猛攻,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常煒站出來,李躍也就不用費心了,“此事就有勞令君,太原之戰可以結束了。”

“慕容垂熊虎之將,又是燕國宗室,為保萬全,臣建議陛下領軍出上黨,慕容垂自然意會之。”一旁侍立的崔宏拱手道。

第(1/3)頁

第(2/3)頁

他的意思是威懾其後,逼慕容垂一把。

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慕容垂收複晉陽之後,很有可能如之前一般維持半獨立狀態。

八千部曲擊退拓跋什翼鍵三萬大軍,讓慕容垂聲勢大漲,以前觀望的豪酋又重新聚於麾下,再加上俘獲的代國士卒、牲畜,慕容垂回了一口元氣。

如果再收複晉陽,慕容垂兵勢再漲一波。

換做任何一個有野心的人都會猶豫一番。

“不,朕想試一試慕容垂心誌。”李躍還是拒絕了。

自己堂堂大梁皇帝,犯不著如此掉價親自帶兵去逼他。

就算慕容垂最終投降,也是迫於兵威,而非真心,此舉反而擺明了不相信他,留下心理隔閡。

李躍就想憑借此事見一見慕容垂的真心。

察其言,觀其行。

表再多的忠心,都不如看他的一次行動。

如今形勢,慕容垂拿回太原又能如何?

北麵雲中、定襄已為梁土,東麵代郡近在咫尺,南麵河東、上黨步步緊逼,太原三郡巴掌大的地方,處於梁國的戰略包圍之中。

如果慕容垂還有自立之心,便是自絕於大梁。

李躍不可能讓太原流落在外。

主動獻上和被逼無奈投降,待遇可就大大不同。

“慕容垂匣中之虎,勢窮而力孤,必會歸順大梁。”常煒撫了撫長須。

沒有梁國在後麵撐著,慕容垂也不可能恢複元氣,苻堅早就大軍壓上來前後夾擊。

拖了這麼長時間,還不是吃梁國的,喝梁國的?

飲水當思源。

“大梁不缺一二有才能之人,若心不在大梁,再有才乾,也隻能禍國殃民,後患無窮。”李躍意味深長道。

這句話同樣也是在敲打崔宏。

你們鬥可以,但彆過火,彆禍國殃民。

崔宏何其聰慧之人,神色微微一變,但又瞬間恢複常態。

一切儘在不言中,說破了就沒意思。

第(2/3)頁

第(3/3)頁

崔宏返回朝堂之後,憑著外戚身份和崔家出身,儼然成了關東士族的領袖人物,不知有多少人明裡暗裡唯其馬首是瞻。

“好了,朕今日還要耕田,不是要緊軍務,尚書台審核即可。”李躍揮揮手。

這幾日耕種,忙碌而勞累,不過好處頗多,人沾了地氣就是不一樣,胃口好了,睡眠也好了,就連在床上也有勁。

不過二十畝田,實在有些多。

即便有耕牛和鐵犁,也根本耕不完,更彆提後麵還要播種,隻能讓宿衛們一起上。

這次敲打頗有成效。

朝中彈劾王猛之人都沒了動靜,崔宏比以往更勤勉起來,尚書台、太學、鄴城西郊三邊跑。

“朕準備升汝為戶部尚書如何?”李躍微笑道。

打一棒子,就要給一顆紅棗,恩威並濟方是禦下之道。

崔宏目前隻掛著一個郎吏,成了自己的跑腿,有些大材小用了。

“臣……”崔宏一陣激動,他這個年紀,無不渴望做些事來。

“先彆高興早了,若是不勝任,朕可饒不了你,太學與清查細作亦不可懈怠。”

內鬥的不是他跟王猛,而是大梁內部的兩股勢力,士族與庶族。

即便沒有崔宏,也會有人頂上來。

“臣領命!”崔宏沒有推辭。

叮囑一番後,李躍看天色不早,一同回返鄴城,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崔言思身上,“今日可曾看望過皇後?”

“前日去過。”崔宏神色古怪起來。

知姐莫若弟,崔言思嬌生慣養的性子,哪有半分“賢後”的模樣?

“賢後之名,不會是你小子在其中推波助瀾吧?”李躍開了個玩笑。

崔宏連連拱手,“臣豈敢?臣還是以為是陛下所為……”

“朕沒那閒工夫,看來你姊身邊有高人啊。”

(本章完)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