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譽此話一出,在座的幾人都一臉狐疑地看向他。
這個朝代的科舉,並不看重詩文。
文章才是重中之重。
因而詩詞這些東西,大多是家境不錯的人,自小開蒙,識字早,才會去專門研究。
大多數普通出身的讀書人,隻會因為寫文章時要求句子對仗與押韻,會簡單學一些。
其餘時間,都會花在研究文章上。
蘇譽隻是一個農家子,家裡條件並不好。
聽說來參加科舉的盤纏,都是家中親戚給他湊的。
這樣的條件,蘇譽在此前,也從來沒傳出過什麼才名來。
更不用說,他如今都是第五次落榜了。
真有這作詩的才華,他這科舉之路也不會走得如此坎坷吧?
就這,一個連續落榜五次的人,要把自己的詩贈給成績比他好,對詩文研究比他更多的人?
彆到時候那詩拿出來,直接貽笑大方,讓張文遠丟儘臉麵才是。
張文遠自己也一時愣住,有些不知道怎麼回答。
其餘三人,都臉色各異,看起來有很多槽點要吐。
“這......”
張文遠有些尷尬道:“此前,也沒聽說過蘇兄你對詩詞一道有研究?”
宋有明沒有那麼委婉,直白地說:“文遠兄開蒙比我們早,讀的書也更多,他尚且還說自己詩文作得不好。”
“蘇譽你這詩,到底行不行啊?”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都是讀書人,這種事情也不用詳細說明。
詩詞本是雅事。
大家都心照不宣,不會主動提起這些黃白之物。
原本還帶著狐疑的張文遠,在聽到蘇譽這句話後,也覺得不好再拒絕。
用不用,確實是他說了算。
大不了確實寫得太差的話,他就隨便給一些。
到時候說自己家裡給他找先生潤色了一首,就沒用他的。
張文遠點頭道:“既然這樣,那就勞煩蘇兄你寫下來,我們一同品鑒一番。”
既然張文遠都這麼說了,其他人也沒再說彆的。
張文遠讓自己的書童拿文房四寶,直接在桌子上鋪開。
又磨好墨。
在張文遠等人的注視下,蘇譽淡定地拿起毛筆,蘸了墨水。
略略思考,很快便下筆了。
蘇譽有原主的記憶,加上自己前世時也是練過毛筆字的。
因此寫字對於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隨著靈活筆尖轉動,一個一個的字也躍然於紙上。
這間客棧,住的基本全是和蘇譽他們一樣來參加府試的考生。
剛放榜完,差不多到吃飯的時間了。
大家都在大堂裡坐著,討論著各自的成績。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所以就這樣,能寫出什麼樣的好詩來?
張文遠也和宋有明是一樣的想法。
實在是蘇譽字寫得這般好,卻屢次落榜,那就隻有文章太差的原因。
他對於蘇譽要贈給自己的這首詩,已經完全不抱希望了。
蘇譽已經把第一句寫完了。
張文遠又隨意看了一眼,這一眼,再也移不開目光。
最後一個字寫完,蘇譽把毛筆放回原處。
“寫好了。”
“啊......哦,寫好了。”
其他人回過神來,正想要看看蘇譽寫了什麼。
那紙已經被張文遠率先拿了起來,滿臉不可思議地喃喃念著: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一首讚頌老師的奉和詩。
用詞造句並不華麗,也不高深。
但簡單的字句裡,包含的寓意非凡。
令公桃李學生滿天下,哪裡需要在門前另種花?
這對老師來說,可是極大的讚美和祝願了。
若是屆時過了院試,能在知府的宴會上,作出這麼一首詩來感謝自己的老師。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