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些大名們甚至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依舊在各自地盤的後方繼續招募兵馬。這股瘋狂勁兒,甚至比中國戰國時期那種極端兵力與人口對比還要蠻橫。
要知道,在中國的戰國時期,諸侯國開始推行郡縣征兵製,取消了之前的戶口限製,所有的青壯年都變成了征兵的對象,甚至婦女老弱都要作為後勤人員上戰場。
否則,如果不是采取這種征兵方式的話,以當時的生產和人口狀況,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是一場幾十萬規摸的大型戰爭!
根據《中國通史》的推測,戰國時期的人口總量約為3000萬。而根據戰國七雄的國力強弱,以及列國的分布區域,大致可以對戰國中後期時戰國七雄的人口數量進行一個簡單的推測。
秦國戰國七雄之中最為強盛之國,尤其是占據了渭河平原和川西平原兩大糧倉,其人口數量最多,約為700萬左右。
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實力大增,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辟雲中、雁門、代郡三郡,人口約為600萬左右。
楚國在秦國的接連進攻之下,楚國丟失了鄢郢等地,土地麵積有所縮水,但楚國卻又滅了越國,且國土麵積仍然不小,人口約為600萬左右。
齊國雖然在濟西之戰後丟失了大片土地,國土麵積大為縮水,但由於經濟較強,人口密度卻是七國之中最高的,人口約為400萬左右。
魏國戰國中後期已經徹底淪為小國,人口保持在200萬左右。
燕國燕國不僅國土麵積較小,且地處苦寒之地,人口密度也相對較小,人口保持在150萬左右。
韓國地處四戰之地,為七國之中最弱之國,末期領土已經極小,人口應該在100萬以上。
而從《戰國策》中找到的一些相應記載,也可以看出各隊的大致規模。
秦國(秦惠王時期)奮擊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
楚國(楚威烈王時期,未計算楚國水軍)帶甲之士百萬、車千乘、騎萬匹。
齊國(齊宣王時期)帶甲百萬,車千乘。
趙國(趙惠文王時期)帶甲六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魏國(魏襄王時期)武卒二十萬,蒼頭二十萬,斯徒二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燕國(燕昭王時期)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
韓國(韓宣惠王時期)精兵二十萬,廝徒十萬。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對比之上,就可以看出戰國七雄時期,當時的兵力與人口之間的對比是多麼的瘋狂。
而現如今倭國在大後方瘋狂征兵的情況,明顯要直追中國戰國時期的這種景象。而僅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這些東瀛大名們抗擊大漢的決心。
隻是,東瀛大名們畢竟位於東瀛各地,他們的兵馬想要全部彙聚過來,必定是需要時間的。而就在東瀛諸大名將兵馬彙聚完畢之後,大漢後續的大部隊也已經分批到達,各方大戰一觸即發。
而這個時候,大漢眾諸侯麾下的這些將領們也齊聚一堂,開始商議這一次大戰的事宜。
“諸位,據尼子先生傳來消息,東瀛諸大名已實現聯合,並以武田信玄為盟主!兵分兩路向出雲而來!”白起淡笑著說道。
“白都督,不知倭國兩路兵馬從何處攻來!”徐達率先開口問道。
徐達也真不愧是達到了神級的統帥,一開口就是關鍵問題。兩軍對壘,知己知彼,才可以從中尋找勝算。因此,敵軍兩路出兵的路線是最需要先問清的,這樣才可以讓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應對。
一旦連對方的出兵路線都搞不清楚的話,那他們就會像沒頭的蒼蠅一樣,隻能夠在最後被動地等敵人打過來了。
而在場的五路諸侯之中,也就晉軍可以提前探查到敵人的一些情報。畢竟,大漢諸侯的手再長,也不可能將情報網鋪到東瀛這裡,包括晉軍也是這樣。
一來,眾諸侯之前也沒有重視過倭國,甚至不見得全部都了解倭國的存在。二來,大漢與倭國在語言、文化等各方麵之間的差距都非常之大,想要往這裡安插一個合格的密探,訓練十年都不見得可以訓練出一批來。
眾諸侯的經曆都在大漢內部之上,之前哪有那麼多心思注意倭國,更彆說進行這麼巨大的投入了。
不過,晉軍卻得到了尼子經久、尼子晴久等人的投降,尼子氏之前怎麼大小也是一個大名,就算探查不到什麼隱秘的消息,但一些基礎性的消息還是可以及時告訴他們的。
而白起聽到此言,眼中閃過一絲詫異,眾將對於倭國多有輕視之心,像徐達這樣謹慎的將領可不多見。
“倭軍兵分兩路,一路由盟主武田信玄帶領,由美作國入伯耆、備中兩地,自東向西攻打出雲,一路由上杉謙信自安芸、石見自西向東攻打出雲!”白起指著一幅地圖淡然說道。
說到這幅地圖,就要再次感謝尼子家族了。之前大漢眾諸侯手中東瀛的地圖相當粗糙,甚至可以說是多有錯漏之處。不過,在尼子家族正式投效之後,一副比較完整的東瀛地圖也自然到手了。
“不過,據尼子先生探查,敵軍雖兩路兵馬出擊,然並未輕易動身,反而在其與出雲國接壤之地加固城池!”白起再次笑道。
這一次,他也要看一看其他諸侯會想這些將領的成色。畢竟,雖然大家暫時是盟友,但日後終究有再次對上的時候,提前試探一下這些人,也算是為之後雙方對上的時候提供一個保障。
而聽完白起所說的話後,不少的將領依然摩肩擦掌,做好了打一場大戰的準備。還有那一部分將領,這個時候卻開始沉默了起來,從白起的話中,這些人本能地察覺到一些不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