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益州戰事不利,久攻不下,項燕無奈之下終於選擇了退兵,但他們剛剛才回到荊南,一則消息傳來,差點就點燃了項羽的心態。
經過一年的時間,琅琊榜的排名再次更新了。而這一次更新,武榜之上也出現了不小的變動。
當然,這次武榜的變動,不僅是項羽心態有些失衡了,就連青州關羽和雍州的呂布這兩個同樣驕傲的人心中也是一陣不舒服。
對於項羽來說,唯有第一才是他的目標,也是唯一可以配得上他的位置。之前他暫時屈居做了第三已經夠可以了,但這次琅琊榜能更新他的排名居然又下降了一名,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新的排名之中,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位置不變,仍然是刑天和蚩尤。但李存孝卻上了榜單第三的位置,直接將項羽擠到了第四名。
這一年的時間裡,有了李存孝這個對手之後,刑天可是不時地便拉著他去切磋一番。當然,李存孝也自然不會拒絕,與同級彆的強者切磋可一份難得的資糧。
這兩人交戰之時造成的動靜又大,再加上觀戰的人,也不少人多口雜的,他們二人交戰的情況自然也就泄露了出去。於是,李存孝便順理成章的上榜了。
而且,那些名家的人考慮到前三的實力雖然差不多,但項羽畢竟有一次敗績的原因,而直接將李存孝排到了第三名。
畢竟,李存孝與刑天之間,雖然每次都是切磋,並沒有真正的下死手,但這兩人年間打了二三十次都是平手,也足以證明李存孝的實力足以配得上這個第三的位置。
項羽被擠到了第四的位置,薑鬆也順理成章的往後排了一名,落到了第五的位置。而曹操麾下第一猛將長人尤亮則是順利登到了第六的位置。
這長人尤亮與蚩尤大戰了回合才敗下陣來,而之前的鄔文化不過是與和蚩尤差不多是一個級彆,甚至可以直接說是伯仲之間的刑天戰了回合就敗下陣了。通過這兩場戰鬥對比,這二人速強孰弱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隨著琅琊武將榜前十有兩人強勢上榜,鄔文化、宇文成都、呂布與薛仁貴在四人自然得往後落上兩名了。自此,鄔文化排在了第七的位置上,宇文成都排在了第八的位置上,而呂布則是退到了第九的位置上,薛仁貴則是正好卡在了第十的位置上。
而接下來第十一的位置卻不是關羽了,而是同樣在這一年裡嶄露頭角的金錘將公孫陽了。
公孫陽在這一年的時間裡表現的也非常不錯,起碼也沒有辱沒它神級猛將的名聲。在與袁紹的交戰之中,曾經韓馥麾下有名的猛將張興祖被他輕易打敗。
即便是袁紹派出了顏良、文醜二人合力對敵,在開了組合技的情況下仍然不是公孫陽的對手。
不過,袁紹不是好惹的,既然兩個打不過,他就直接乾脆派出了五個。河北四庭柱一同上場,組合技能的增幅之下,這五人的戰力飆升。特彆是顏良、文醜二人,同時受到了兩個組合技能的增幅,直接讓他們二人起飛了。
而公孫瓚手下除了公孫陽這一位猛將外,卻已經沒有什麼其他的可以拿出手的猛將了。因此,即便是袁紹不要臉的以多欺少,他也幫不上公孫陽的忙。
公孫陽雖然可以乾的過兩個,但同時乾五個可就有些力不從心了。也幸虧這五人的實力有高有低,才讓公孫陽抓住了他們五個人合作的破綻,從而順利地突圍了出來。要是這麼一直戰下去,公孫陽還真的有可能被這五個實力不如她的對手聯手給磨死。
但這一戰也讓公孫陽順利成名,畢竟在黃巾大戰期間,即便是關羽在顏良、文醜二人聯手的手上也沒有討得了好。由此,公孫陽在武將榜上的排名直接提升到了關羽前一名的位置。
當然,之所以讓薛仁貴仍然排在公孫陽的前麵,名家中的人也是做過一番考慮的。雖然就現在的戰績來看,或許在近身戰上公孫陽可以勝過薛仁貴,但薛仁貴最強的卻卻在弓箭這一方麵。考慮到這個因素,才將公孫陽暫時安排到了第十一的位置。
當然,後麵的排名自然也有些變動,畢竟,在這一年的大戰裡,以曹寧為首的一些人也開始表現出了他們各自強悍的實力。而且,已經戰死的史萬歲自然不可能繼續在榜上待著了。因此,武將榜後麵的位置變動更大。
這些新進榜的人們,尤其是以曹寧的表現最亮眼了,若不是李進支援及時的話,曾經在黃巾大戰期間頗有名氣的猛將越兮恐怕就得戰宛在曹寧的槍下了。
而之後曹寧即便是麵對李進這個成名已久的黃巾猛將,也是絲毫沒有落在下風。這個表現,比起黃巾大戰期間就已經成名了的張飛、薛舉等人也是絲毫不遜色。
在這一年時間裡,在洛陽的李翔卻並沒有再次發動戰事,反而是開始了休養生息。畢竟,洛陽這個本來大漢最豪華的地方幾乎直接被董卓折騰成了一片荒地。
由於這幾年的時間裡並州和河內人口上漲得厲害,因此,也就從這兩個地方往洛陽遷了一批百姓,再加上吸引了一部分流民,總算是讓洛陽變得有些人氣了。
雖然遠遠談不上恢複以前帝都那副繁榮的現象,但最起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重新恢複了希望,不再像是之前那副死氣沉沉的樣子,慢慢地已經展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萌芽來。
除此之外,李翔對於他現在各個地盤的兵力部屬也重新做了一些調動。
現在李翔勢力一共掌握了兩州三郡之地,分彆為並州、河州、司州的河南、河內二地以及涼州的武威一地。
涼州的窮瘠在整個大漢都是出了名的,區區一郡之地自然無法供養蘇烈的十萬大軍,由此,隻得分出五萬調回了河州。但僅僅隻是五萬大軍,卻還需要河州不時地運糧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