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燕雲十八騎血殺技能發動,
血殺,效果一,燕雲十八騎累計殺至10人時,武力+1;累計殺至100人時,武力再+1,之後每殺百人,武力+1,此效果全部發動後武力最多可+10。
效果二,大幅度降低敵方全軍速度、士氣、戰力……
效果三,當與主將羅藝一同作戰時,羅藝武力+3,統帥+2;燕雲十八騎集體武力+2。
燕雲十八騎血殺技能效果三發動,燕雲十八騎集體武力+2,燕一武力上升至93。
燕二武力上升至92,
燕三武力上升至92,
……
燕十八武力上升至92。”
“叮,羅藝武力+3,統帥+2,基礎武力98,大漠銀槍+1,黑鬃馬+1,當前武力上升至103。基礎統帥90,當前統帥上升至92。”
“叮,燕雲十八騎血殺技能效果二發動,當前蒙古大軍戰力、士氣、速度……大輻度降低。”
對付鐵木真這等對手,燕雲十八騎這等利器李翔自然是要帶出來的。說實話,初次見次燕雲十八騎之時,李翔也是大吃一驚。這燕雲十八騎哪裡是十八個士兵,以這等武力當一個低級將領都足夠了。
燕雲十八騎中最強的燕一武力已經達到了超一流,基礎武力剛好91點。而剩下的17人中,與燕一也相差不大,武力儘皆達到了一流巔峰,即基礎武力達到了90。
不過,這燕雲十八騎的技能好似是專門為了屠戮士兵而生的,若是將燕雲十八騎用到鬥將上,那這血殺技能就沒什麼用了。
這血殺技能,即便是將其效果一全部疊滿,也不過是九百多人罷了。
九百多人看似很多,但十八個人一起動手的情況下,平均每個人分配下去數量就沒有那麼恐怖了。
而若是將這血殺技能全部效果齊開,那麼到時候這燕雲十八騎的武力將齊齊爆發至100以上的水平,而以這種水平的武力,對付一些小兵自然是易如反掌。
也難怪在原著中羅藝可以以燕雲十八騎為先鋒,數千騎兵跟進,大敗突厥,並一直深入草原追到突厥遼部的駐地,將突厥遼部幾萬男女老少全部殺死,一個不留。
不過,相比於燕雲十八騎,正在奔馳之中的蒙古大軍卻令得李翔表情不由得變得開始凝重了起來。
以往的遊牧民族,即便是有完顏阿骨打在的南匈奴,除去那極少數特意組建的精銳之外,其他人也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毫無紀律可言。
之所以之前這些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可以給中原王朝不斷地造成威脅,更多是因為這些草原人員單體身體素質以及騎兵上的優勢。
但眼前的這支蒙古軍隊卻讓李翔目光一凝,這支蒙古軍隊動作幾乎是整齊劃一,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與李翔之前見過的其他草原軍隊簡直可以說是天壤之彆。
從這一刻時,李翔知道,鐵木真已經將他麾下的軍隊開始向原史中那支戰無不勝的元蒙鐵騎發展了。
正史之中的蒙古騎兵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13世紀由成吉思汗創建並由他的繼承者保持了一支騎兵部隊,蒙古騎兵沒有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宏偉的帝國,蒙古帝國。
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鬥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製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在中世紀的其它軍隊中是聞所未聞的。
在原史之中,蒙古軍隊主要的組成部分便是騎兵,而蒙古騎兵也的確是天下聞名。
一般來說輕重騎兵的區分是按照使用方式分的。
典型的蒙古騎兵中大約有四成是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他們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內附皮裡,外麵罩鱗甲,紮甲或鎖子甲,後期則大量使用鏈板甲,頭戴頭盔。
早期蒙古重騎兵騎的馬匹無甲或披有少量皮製護甲,一些精銳部隊與將領配備了具裝甲騎,後期出現了大量使用全套金屬鎧甲的具裝重騎兵。
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還帶一柄彎刀或一根狼牙棒,掛在腰間,或者置於馬鞍上。
占蒙古騎兵中六成的是輕騎兵,早期一般隻戴頭盔,身上不披盔甲或著皮甲,隨著裝備的改善,輕騎兵的盔甲也漸漸變成了金屬盔甲或者皮甲,後期甚至出現了具裝的騎射手。
輕騎兵的任務是偵察,掩護,兩翼攻擊,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穿插和分割敵軍,戰鬥結束階段肅清殘敵並且跟蹤追擊逃敵。
他們的主要兵器是比較現代化的複合弓。這種複合弓的威力超大,至少需要150磅的拉力,射擊距離為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輕,箭頭小而尖,用於遠射,另一種較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同重騎兵一樣的是,他們有馬刀或狼牙棒,或一根套索,有時也有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
當然,眼前的這支蒙古騎兵,雖然也紀律森嚴,但相比於千年多之後那支元蒙鐵騎還差得很遠。
原史之中的元蒙騎士皆是從三、四歲開始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的學校,進行嚴格的騎馬射箭訓練,因此他們具有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驚人本領。
而此世之中,鐵木真發展時間不過三年罷了,這一點自然是無法做到。因此,這一支蒙古騎兵比起真正的元蒙鐵騎自然是遠遠不如的。
不過,今天的這一幕,也算是給李翔撞響了警鐘。看來,以後李翔要想辦法厄製了鐵木真的發展了。畢竟,若是此次李翔計劃順利的話,以後和鐵木真為鄰的便不是完顏阿骨打,而是他李翔了。
打定主意,李翔知道以後要想辦法竭力封鎖住草原與中原之間的流通了。草原資源匱乏,隻要封鎖住了鐵木真的生鐵渠道,讓鐵木真的重騎兵組不起來,那鐵木真的蒙古鐵騎就直接被廢了一半。
至於原史上元蒙鐵騎所用的近現代化弓弩,李翔卻不擔心,以東漢末年的技術,根本沒有可能被造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