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很快就到了高赫的手上,高赫感到很突然。“怎麼回事?”高赫弄不明白皇帝為何要打齊豐?瞬息萬變的朝政讓他摸不著頭緒:“打自己的兒子?”
高赫再次被提出監獄,見到齊野後他請求齊野暫緩攻打宛城,他要回漁陽交待一下原來的事務。他覺得皇上突然要去攻打宛城是十分荒謬的事,他要阻止這場內亂。
回到漁陽後他一邊處理事務,一邊派他的心腹嶽陽速去臨漳。嶽陽走時帶走了高赫的一封信,信是寫給秦江月的。
信的主要內容是:“如何阻止宛城之戰?”
嶽陽馬不停蹄晝夜行駛,終於到了嘯林的大本營。
“拜見秦幫主!”
“嶽陽請坐!”
施禮後嶽陽掏出高赫寫給秦江月的親筆信,秦江月看信時,嶽陽靜靜地坐在了圓桌的旁邊。齊野命高赫攻打齊豐這件事讓秦江月吃了一驚,震驚之後,秦江若有所悟:“一定是吳階的主意,他懷疑嘯林的行為是齊豐乾的。”
“先吃飯,歇息後再走。”
秦江月命人去膳房為嶽陽打點飯菜讓他好好吃一頓。他馬上去了書房,大筆一揮將自己的意見告訴給了高赫。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高赫賢弟,手書已閱。知賢弟不知如何定奪皇帝聖詔正在猶豫之中。愚兄之見,這是吳階為排除異己奏與皇帝之謬言。皇帝齊野偏聽偏信,黑白不分作出錯誤之決定。賢弟不要急於出兵,奏明皇上說清出兵的利弊得失給皇帝冷靜的時間,讓皇帝收回成命。雲雲。
書信寫好後,秦江月將信裝在竹筒內讓嶽陽馬上帶回漁陽。嶽陽吃過飯拜彆了秦江月縱馬疾馳而去。
嶽陽走時,在大本營的門口正好碰到元英,元英見高赫身邊的貼身小護衛不知因何匆匆而來又匆匆離去?這個叫嶽陽的小男孩,元英對他極有好感,偷襲長安時嶽陽沒有一般小孩子的驚恐和慌亂,而是非常鎮靜地守在主人的身邊,他的所為超過他的年齡。
“嶽陽!”
元英不自主地喊了一聲,嶽陽馬上轉過頭向元英莞爾一笑,隻是他沒有停留片刻。
望著嶽陽飛馳而去的背影元英沉思了許久,她覺得這個小男孩像極了她的堂弟蘇運都,隻是她不敢冒認,因為他的堂弟也沒能逃過那場劫難。不認,她又覺得心很痛,好像那個少年其實就是自己的堂弟。可是,他若真的是自己的堂弟,他就沒有認出化裝成男人的元英是他的堂姐嗎?
高赫打點完漁陽之事速奔臨漳城,在皇帝的寢宮他拜見了齊野。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呼延況滅我後夏之心不死,正虎視眈眈地窺視戰機。當此之時,我後夏上下應齊心協力共同對抗頑敵不應有半點疏忽。若舍大取小集中兵力打內戰實為本末倒置丟西瓜撿芝麻,望陛下三思。”
“怎麼?”齊野沒料到高赫竟然繼續抗旨,“你不同意出兵?”
“是的!微臣不同意出兵。微臣以為呼延況頻繁地攻打後夏,大有不滅後夏誓不罷休之勢,我後夏的臣民對此應團結一致共同防備呼延況的進攻,不能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齊野本不想打齊豐,經吳階這麼一吹風就沒了主意。他以為齊豐已戰敗而逃,沒有實現奪權篡位之實。若有罪,罪不當斬。如今又聽高赫所言也就退去了攻打宛城之意。
“不出兵,我們用什麼來懲罰他們?”齊野疑惑地問。
“懲罰是有的,視情節不同而論。陛下將此任交給微臣,微臣去打點他們的事。”
“你如何打點?”
“勸齊豐帶領另外三名蕃將來臨漳負荊請罪,此後,齊豐可繼續守衛北疆其它三蕃主削職為民。”
“好!這個辦法正合朕意你就這麼辦吧!”
微臣還有一事要與陛下奏明,微臣擔當不了中軍統領請陛下另選高人。”
“你不當領軍大元帥了?”
“微臣不敢!”
“為何?”
“微臣無雄才大略不能抵擋氣勢不凡的呼延況。”
“你怕他?”
“微臣不懼死隻怕誤國。”
“陛下身邊已無人啦,你不擔當也得擔當。”齊野無奈地說,“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的不爭氣都被吳階發配邊疆和荒蠻之地了。”
齊野沒好意思說為了保住他身下的寶座,英才幾乎被他斬儘殺絕。
“陛下還是慎重為好,微臣無謀無略不懂領兵之法,請陛下勉為其難。”
齊野覺得吳階已經決定了的事就不能推翻,再說,身邊也無人啦!
“不得抗旨,抗旨是殺頭之罪。”
高赫見齊野態度很堅決不想再與他爭執就答應下來。
“微臣接旨!”
高赫拜辭皇上後離開了昭陽殿,高赫來到昭陽殿廣場召喚在此等侯的兩名隨身護衛,讓他們隨他一同趕往臨漳城南郊的營地。他們的速度很快,不多久,三個人就來到了南郊中軍的營地。隨他一起來的還有太監徐晃,他來軍營是宣布皇帝詔令的。
徐晃宣布皇詔後,軍中的士兵知道營中已換帥,雖然對皇上的新詔很是不解,但也無可奈何。
一切安排好後,高赫與嶽陽和護衛趙方吃午飯。
高赫一邊吃飯一邊考慮著帶誰去宛城?除了兩名貼身護衛他還想找一個能替他想事的人。思來想去,他覺得史長風可勝此任。他這個小表弟表麵隨意但內裡心細得很。有他陪在身邊他覺得不會有疏漏。如今,後夏朝中無德才之人,文不能死諫,武不能死戰,才讓他這個小嫩羊去衝鋒陷陣。
“嶽陽,”吃過午飯後高赫馬上就命嶽陽執行任務,“你去嘯林的大本營找史長風就說我找他有事讓他趕快來軍營。”
高赫命趙方找後勤主管去馬市買二十匹上等好馬:“最好是河曲馬。”
嶽陽手握韁繩快馬一鞭,那匹黃膘馬躍蹄飛奔。趙方呢,找到了後勤主管將高赫的旨意傳達給他。
高赫此人,斯文儒雅並不魯莽。他算計著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將北疆的事辦好。他辦事主張穩,準,快,所以,他決定將最能體現辦事速度的馬換一下,軍中的那些馬病的病老的老不堪使用。
他讓他的校尉張平選出十六名精銳隨他到宛城。
時令已近晚秋,寒風從窗邊掠過,高赫想想起漁陽的母親。他不知道母親會不會因為他不在身邊感到寂寞。“此次任務繁重無法將她帶在身邊。”想到以後不能與母親長相廝守高赫不覺淚目。疲勞困乏之際,高赫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不知何時,高赫聽到了史長風的聲音他一個激靈坐了起來。
“偷懶呢?”
“這麼快你就到了?”
“何事?”
“陪我去宛城。”
“老兄,你找錯人了吧?”史長風笑道,“要說給我點酒喝我還能喝下去,要說讓我幫你做事我可辦不到。”
“你都不知我找你何事,你就推了?”看著史長風半眯的眼睛滿不在乎的神情,高赫笑了,“給你一個大顯神通的機會你竟然不要。”
“我肯定不行。”
“哎呀,你不要謙恭了,你那兩下子我還不知道嗎?”
“好,賢兄直說吧!”
“愚兄要去北疆勸齊豐負荊請罪,明白地告訴他不要以為在京城耍了一把,沒死傷多少人就算了事。驚擾皇城,動搖人心,不守公務,亂了朝綱,罪該問斬。當此之時,趁皇帝沒有大怒還有餘溫趕緊回臨漳城請罪。”
“啊,原來如此!可齊豐要是不聽你的勸告翻臉不認人怎麼辦?我們不是死定了?”
“不會的!齊豐正一籌莫展,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