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元英 > 0023、臨危受命

0023、臨危受命(1 / 1)

推荐阅读:

晉陽城已經被圍半月之久了,皇帝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聽說擂台賽已無人挑戰他心急火燎地馬上命令結束比賽,讓勝出的前三名接受評審團的評審,幾名老臣及評審團的成員組成一個小班底對勝出的三個人進行了當麵考核。

前三甲是:元英、史長風、郭良。

考核地點就在賽場的評審席前。

三個人除了郭良、史長風江湖上小有名氣,元英無名無氣不為人知。

兵部尚書林修首先發問:“請問元大俠,當下晉陽危急有何高見?”

元英慷慨激昂頗有成竹地說:“呼延況圍城數日,圍而不破,對遠道而來的後涼極為不利。他們糧草供不及時軍心疲憊,若我方按兵不動堅守數日,呼延況定因糧草失控選擇強攻,到那時我軍變被動為主動集合全國兵力消滅後涼主力不是空話。”

元英的回答很附合林修所想,但他心底有一個鴻溝無法跨越:“元大俠主觀願望是好的,堅持最後呼延況缺糧草我方不也是缺糧草嗎?圍困日久的晉陽城缺衣少食軍隊還有戰鬥力嗎?被圍的晉陽城如何能將糧食運進去?”

“我說的堅守不是被動地堅守而是主動的堅守,我們可以通過晉陽城下的地下通道往晉陽城偷運糧草,以備城內糧草不足造成的恐慌。”

“啊……”林修一驚,他對元英胸有成竹的回答很納悶,“晉陽城有地道嗎?”

“有啊!”元英答道,“當年蘇越將軍修晉陽城的工事就包括地下道。雖然當時沒有完工但已接近尾聲。隻要我們將未完成的末尾工程搶修完成,我們就不愁與呼延況抗衡。”

“你怎麼掌握得這麼多?元大俠何方人士?”

聽了元英的一番述說,林悠對元英的背景很感興趣,他覺得元英絕非民間凡人。

“鄙人家住冀東,無父無母,長期流浪在外。”

“啊,晉陽工程之事你是聽誰說的?”

“道聽途說,因晉陽危機,鄙人曾探訪過晉陽城的地下通道。”

“這麼說,你是很有心機的人。”

“大人謬誇,鄙人因戰事緊張不過多用點心罷了。”

元英的這番話給,評委席上的所有人注進了一股熱力,他們將頭抬得很高眼睛緊緊盯著這個麵如黑土的黃牙小生。

評委席上不乏深謀遠慮之人,也許他們也曾經對戰場形勢作過如元英一樣的分析,但他們都有一個過不去的坎:怎樣才能將糧草運進晉陽城?

這時林修又問:“元大俠認為地道多久能修完?”

“三日之內。”元英語氣堅決,“隻要我們有足夠的人力,三天就能修完。”

“這麼快?”林修很震驚,“如此複雜的工程怎麼能三天就修改完?不對吧?”

“是的,隻要三兩天。” 蘇碧菡語氣肯定,“隻要快速搶修,我覺得還是來得及的。”

“冀東啊!”

因元英是擂主,林修就先問了她。問過之後似乎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林修就不想再問了。

這時季永茂發了話,他問:“史大俠還有更好的策略嗎?”

史長風回答道:“鄙人沒有更好的策略了。”

季永茂又問:“郭大俠呢?”

“鄙人也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很快,簡短的考核就結束了,蘇碧菡、史長風與郭良均獲禦賜的二百兩銀子,至於誰能當上領兵得聽皇帝的。

回到龍泉寺,已更換名字新名字的元英馬上去見樸羅大師。

“秉大師,比武大會已結束,徒兒幸得前三甲獲禦賜白銀二百兩,此二百兩銀子徒兒決定捐給龍泉寺。”

“聽到此訊樸羅大師很高興,笑道,“我早已猜到你能獲勝,徒兒平時用心刻苦底子又厚,你不是擂主誰是?”

“徒兒謝大師的精心栽培!感謝大師贈與的七星劍!”

說完,元英給樸羅大師施了一個躬身禮。

“小事一樁,何足掛齒?你若不是生在將門之家耳濡目染哪裡會練得如此嫻熟?”

“徒兒經大師悉心點撥技藝才有所提高,徒兒又獲大師贈與的七星劍,才有今日的成績。”

“徒兒過謙了,你父乃天下名將武技超群他對你的影響非一日之功,你的哥哥個個都是天下虎將,你還能差嗎?”

元英搖了搖頭:“他們是他們,我是我,我不比他們……沒有大師的七星劍就沒有徒兒今日的輝煌。”

“徒兒隻說對一半,劍是劍,沒有徒兒平時的刻苦訓練就不會有今日的成功。徒兒快快歇息吧!”

“徒兒向恩師秉報,徒兒在擂台賽上已將姓名改為元英,從今日起徒兒將以元英自居。”

“好的!我會記得的!”

元英回到了西廂房自己的臥室,她用熱水將一臉的黑粉洗掉。因過度的流汗,臉上已經深一塊淺一塊的了。

前日早晨醒來時她在龍泉寺的廟外燃起一堆柴草將燃儘後的黑灰上灑上了豆油裝在點心盒裡,如今,加油的草木灰已成為元英必不可少的化妝品,它可以掩蓋她的容顏,不會被人看出她是一個女子,也不會被人發現她是蘇碧菡。

次日中午,元英收到皇詔:

命元英為大將軍,率一千人馬去搶修沒有完工的地道。

收到詔命後元英決定即刻進京整理隊伍,準備好行裝後她先向樸羅大師告彆。

“謝樸羅大師的悉心栽培,徒兒若有出頭之日定報大師恩德!”

元英俯伏於地,眼裡滿是淚。

“報恩之事不要掛在嘴上,為國立功才是大事。徒兒定要繼承你父的優良品行,英勇殺敵。”

“謝大師!”

“免禮!”

元英打點好行囊帶著從靜雲寺跑到龍泉山來的小白狐共同坐在了馬上,說起這個小白狐元英很是感歎。因情況緊急離開靜雲寺向龍泉山轉移時她沒有帶這隻小白狐,這隻小白狐竟然在第二天早晨奇跡般跑了三十多裡地追到了龍泉山。如此忠誠的小白狐元英感動不已因此更加疼愛它,將它起名為“妙妙”。

坐在高高的馬背上,元英似乎體會了一個將軍的威嚴。父親領兵打仗既威風又豪氣,現在,她雖不是什麼大將軍也在領兵啊!

上任當日,元英帶領著一千名士兵向晉陽城南郊的柳家寨疾速進發。

很快,一千人的隊伍來到了柳家寨地下暗道的入口處。

這個入口處的旁邊有一個青石刻成的地標,上麵標有“柳家寨”三個黑體字,這三個字非常的醒目一百米遠就能看到。這個入口距呼延況的營地大約有二十多裡路,若搶修工作進展順利是不會驚動呼延況的。

元英點燃鬆火進入地道,她身後的一乾人馬順著坡路向下走去。

當年蘇越將軍為了安全起見在洞口處修的是坡路,這條暗道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狹窄,寬闊得能容八個人並排行走。也不像元英想像中的那樣低矮,無論多高的個子完全可以挺直身子,如同在地麵上走一樣。

一千人很快進入暗道,他們每五個人拿著一個火把個個手拿快鏟。

元英為一千中軍製定的口號是“搶時奪秒,越快越好!”

地道必須接出五百米才能接通晉陽城,元英估算了一下,兩人挖一米,一千人的隊伍需要多長時間,最後她決定兩天半完成接龍。

在她的鼓動下,一千名中軍不動聲色完成了任務。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