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的本質,是官府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製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係。
它體現了一定社會製度下,官府與納稅人在征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係。”
壽寧宮偏殿裡,韓成緩緩說出這樣一段話。
高中時學習思想政治,背這些東西的時候有多痛苦,這個時候在朱元璋,朱標麵前說這些的時候,就有多舒爽。
知識,真的是無價之寶,韓成是真的體會到了!
隻不過韓成說的舒爽了,朱元璋和朱標二人卻有些迷糊。
隻要是一旦涉及到了定義,就需要用準確的話,對其進行描述。
隻追求準確,不追求趣味性和的故事性。
這樣的話難記不說,初聽時也會讓人覺得不太好理解,容易雲裡霧裡。
韓成見此,就和之前那樣,拿起羽毛筆,將之給寫下來,讓朱元璋和朱標看。
這種觀看,比聽更能加深理解。
朱元璋朱標二人,在韓成寫完之後,立刻就圍在這裡,認真觀看韓成寫下的這一段兒話。
看了一陣兒,先後理解的差不多。
這東西對於朱元璋和朱標而言,比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些,更容易理解。
畢竟稅收是他們所熟悉的東西,且這一段話裡,也沒有包含什麼難以理解的專業名詞。
見到朱元璋朱標二人,都已經理解了這些話之後,韓成便再次開口道:
“了解稅收的本質之後,還需要了解稅收的原則。
稅收的一大原則,就是稅收公平。
就是說,官府征稅時,要使不同納稅人、承受的稅收負擔與其經濟狀況相適應。
並使各個納稅人之間的負擔水平,保持均衡。
稅收公平原則,有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兩層含義。
橫向公平,就是說相同經濟條件的納稅人,承擔等量稅收。
縱向公平,即不同納稅能力的納稅人,承擔不同的稅收。
納稅能力強的多納稅,納稅能力弱的少納稅,無納稅能力的不納稅。
除此之外,還有適度原則。
就是說,在稅收製度設計中,社會整體稅收負擔的確定,要充分考慮國民經濟發展狀況,和納稅人負擔能力。
既能基本滿足國家的財政需要,又不能使稅負太重,影響到經濟發展與百姓生活。”
韓成一邊說,一邊將這這些給寫出來。
朱元璋朱標二人,認真的聽著,眼中相繼有明悟的神色閃現出來。
都有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
稅收這些,他們二人都非常熟悉,但卻從來沒有這樣準確和清晰的去看過稅收。
這個時候通過韓成的話,他二人再去看稅收,有種撥開迷霧,看到本質的體驗。
這種體驗非常的美好。
韓成靜靜的等待一會兒,給朱元璋朱標二人反應的時間。
隨後接著開口道:“稅收還有它的職能,一為經濟運行,一為收入分配。
所謂的經濟運行,是說稅收是調控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
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又反作用於經濟。
這反映了經濟是稅收的來源,也體現了稅收對經濟的調控作用。
也就是說,官府可以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杆,通過增稅和減稅等手段,引導百姓經濟行為,對資源配置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從而到調控經濟運行的目的。
政府運用稅收手段,既可以調節宏觀經濟總量,也可以調節經濟結構。
稅收是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收入高的多繳稅,收入少的少繳稅,甚至於不交稅,通過這樣的辦法,來儘可能的縮小百姓之間的收入差距。
百姓之間的收入差距縮小,對官府好處很多。
除此之外,收稅還具有強製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強製性是指……”
“噸噸噸……”
壽寧宮裡,韓成揚脖喝下一大碗涼茶,頓時覺得渾身舒暢。
冒煙的嗓子也舒適了。
就這還是韓成,儘可能講的簡略的結果。
要是講述的再詳細的話,還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口舌。
不過,看著朱元璋,朱標二人因為自己的講述,而陷入沉思之中,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麵露恍然之色的樣子,韓成心裡還是覺得挺爽的。
若不是親身經曆,誰能想到自己不過是將高中政治課上學的一些知識拿出來的,就能讓朱元璋這個大明的開國皇帝變成這樣!
這種感覺當真是奇妙。
“韓成,你的意思就是說,製定商稅時不要一概而論。
要分情況對待。
那些小攤販們,可以對他們收三十稅一的稅,甚至於還可以不收稅。
至於那些大商賈們,就可以對他們加稅。
可以根據他們的規模,以及掙錢的多少,給他們分成多個檔次,掙的錢越多,需要繳納的稅也就越高,對不對?”
朱元璋仔細看了幾遍韓成寫出來的東西,忽然像是悟出來了大道理一般,抬頭望著韓成,說出這樣的一番話。
韓成聞言,對著朱元璋豎起了大拇指。
“嶽父大人你說的對!就是這樣!”
朱元璋得到了韓成的肯定之後,似乎像是受到了鼓勵一樣,接著開口道:“那這樣說的話,是不是還可以對稅收,進行更細的劃分。
比如一些暴利行業,可以對其收取重稅。
一些關係到許多人生計的行業,或者是薄利的行業,或者是對官府對國家很有利,卻沒有發展起來的行業,則可以對其少征稅,甚至於不收稅。
甚至於,一些更為特殊的行業,還可以由官府向其補稅?”
朱元璋說完這話之後,望著韓成,等著來自於韓成回答。
彆人看不出來,但熟悉朱元璋的朱標卻發現,此時自己的父皇,竟有些緊張和期待。
像是一個聽了老師所講述的內容,然後提出了自己的感悟,等待著老師進行評判的學生一樣!
這樣的發現,瞬間就令朱標有些呆愣。
這是自己父皇?!
自己父皇啥時候這樣過了?
哪怕是當初劉伯溫先生還在的時候,父皇與他進行談論,都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可現在,麵對一個不知道比劉伯溫先生,年輕了多少的韓成,父皇竟出現了這種狀態!
不過吃驚之後,再想想的話也能理解。
畢竟朱標自己,也一樣是從韓成所講述的知識中受益匪淺。
大受震撼!
明明隻是一個非常常見,時時刻刻都在接觸的稅收,可經過了韓成的講述之後,再結合著自己的經曆去看,頓時覺得許許多多的事情,都變得不一樣了。
隻覺得很多疑惑,此時都變得無比清晰。
從中得到了諸多的啟發!
原來,這就是稅收的本質!
原來,稅收還可以這樣用!
“嶽父大人,高!!”
韓成衝著朱元璋豎起了雙拇指,進行稱讚。
以後誰再與自己說,朱元璋文化水平過低,是個大老粗之類的,韓成高低都要給他辯論上幾句。
這是大老粗?
大老粗能在短短片刻時間裡,就能悟出這些?
大老粗能一手建立大明,並將元朝留下來的一係列爛攤子給收拾利索,讓大明傳承下去?
不能隻拿著朱元璋的出身說事,卻對他後天如饑似渴的學習,以及迅速的成長視而不見。
韓成對朱元璋誇讚,絕對是認真的。
原本他還想著,讓朱元璋理解一會兒,自己所講述的稅收知識之後,再與朱元璋說這些的。
哪能想到,朱元璋自己就已經將這些道理給悟出來了。
“一般般,一般般,不是多高深的問題,咱稍稍琢磨一下也就明白了。”
朱元璋聽了韓成的話之後擺擺手,表示這都不是事。
看起來非常淡然,非常具有開國皇帝應有的風範。
但熟悉自己父皇的朱標,卻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父皇在得到了韓成肯定的答複之後,心裡麵是特彆的美。
就是那種學生小心的提出自己看法,然後得到先生的強烈肯定與誇讚的那種高興。
可偏偏為了顯示自己的淡然,還要將這些給強忍下去。
想不到,自己父皇還有這樣的一麵!
“哈哈哈……”
朱標正想著呢,卻聽到自己父皇的笑聲響了起來。
抬眼看去,隻見方才還努力做出淡然狀的父皇,再也不裝了,發出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咋樣,這後世的學問也不過是如此嘛!咱看看就會,就能舉一反三出來!”
朱元璋一邊笑著,一邊看著韓成,看起來非常的臭屁。
見到朱元璋臭屁的樣子,韓成忽然間很想給朱元璋講講天體的運轉,晨昏線,時差,還有一些數學上的知識。
不過,考慮到朱老板現在,隻是自己未來的老丈人,自己還沒有將他的女兒給娶到手,這樣的念頭在心裡存在了片刻,還是被韓成給壓了下去。
他豎起大拇指,接著誇讚:“嶽父大人,又高又硬!”
雖然覺得韓成的這句誇讚,聽起來有些怪怪的,但心情大好的朱元璋,也懶得深究了。
反正韓成嘴裡,不時就會蹦出來一個新鮮詞。
這混小子,就算是有一些彆的意思,那自己也隻當做不知道,全當他在誇自己就好了。
對於這個沒事了,喜歡明裡暗裡和自己‘鬥’一下的女婿,朱元璋已經逐漸慢慢的放棄抵抗了。
承認了韓成有‘逆骨’存在的事實,並接受了這個現實。
不然的話,要是事事都較真,那肯定要把自己給氣死。
因此,朱元璋樂哈哈的,將韓成的誇讚給接受了下來。
看著朱元璋的這個反應,韓成就知道,今後大明的那些商人們的日子,不會太好過了。
不過對於這些大商人收高稅,韓成並不覺得有什麼。
畢竟這本身就是稅收的真諦。
是用來維持社會穩定的一種方法。
而且,大明的那些商人,也把事情做的太過分。
尤其是到了大明後來,那眾多的商人,一個個富得流油流油不說,還不念大明的好。
各種的給異族送情報,倒賣物資。
可謂是把壞事做儘了!
而且還有很多的大商人,背後都有大明朝中的官員作為後盾。
有的乾脆就是大明朝當中一些清如水,明如鏡,滿嘴仁義道德之人,利用一些手段組建出來的白手套而已。
這些人的日子,過得簡直不要太舒適。
可還偏偏的各種仇恨大明。
要是不提前做出一些手段,多對大明的大商賈身上,多收稅,從他們身上割下一些肉,韓成覺得都有一些對不起自己的這趟穿越。
“咱決定了!咱馬上就對秦淮河曲中增加稅收!
以前咱給他們定的稅,確實是太低了!
他們那個行當,那真是暴利啊!
不對他們多收稅是真的不行。就先從這裡開刀吧!”
朱元璋收住了笑容之後,義正辭嚴的出聲說道。
原本沒有從韓成這裡,得知自己把商稅定的太離譜時,朱元璋覺得商稅三十稅一,已經很可以了,一點都不虧。
甚至於有時還在想,自己是不是將之定的太高。
但現在,聽了韓成的一番訴說,朱元璋頓時覺得,自己之前的行為,有些太過於可笑了!
這些年下來,自己虧了多少錢啊!
那可都是他的錢!
越想就越虧,於是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推行新的稅收,進行改製。
韓成聽到朱元璋的話,不由一愣,無比錯愕。
說真的,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朱老板的第一刀,竟然砍到了娛樂行業上。
這一刀當真是砍的……讓人意外無比。
說起金陵城的秦樓楚館,秦淮河畔的煙花之地,就總是會讓不少人的心思,變得不一般。
而朱元璋這個洪武大帝,一向給人的感覺,都是殺伐果斷,說砍就砍。
對待手下的眾多官員,也顯得比較苛刻,尤其是在俸祿上麵,給的不夠高。
很難讓人將朱元璋這樣的存在,和金陵的煙花場所,給聯係到一起。
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反而還是恰恰相反。
金陵自古繁華,煙花之地昌盛。
不過,在元末亂世那等動蕩的局麵之下,再多的繁華也都會被破壞殆儘。
比如距離金陵城這邊,不是太遠的揚州。
那個在之前,同樣是聲色犬馬,紙醉金迷,將一些娛樂產業給發展到了極致的地方,連活著的人都剩下不多了。
煙花之地,自然也是不複存在。
金陵城這邊,也一樣不會有太什麼例外。
元末亂世之中,金陵這裡的煙花場所也不複存在,成為了鏡中花水中月。
遭受到了蕭條的嚴冬。
那麼大明現在,十裡秦淮那令人稱道的娛樂產業,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答案便是朱老板的大力扶持!
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思,反正朱老板對於娛樂行業的發展和振興,是非常很在意的。
大明還沒有建立,他還是吳王之時,就專門扶持過這些產業。
並且,還親自下場做先鋒,開了第一家最為高檔的官營煙花場所,用來做表率。
名字叫做富樂院。
其實就是很多朝代都有的教坊司。
裡麵有著很多犯官的妻女家人,或者是從敵人那邊弄過來的一些人。
質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