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黑筷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四人來到平陰縣,宋梁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黃泥村,看看那些受了瘟疫的人,幾個月時間過去了,他們恢複的怎麼樣,那裡也是心愛之人顏欣怡的家鄉。
剛剛進入村莊,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孩童們正在相互追逐、打鬨和嬉戲,他們的笑聲回蕩在整個村莊之中。
其中一些孩子甚至趁著風勢放飛了色彩斑斕的紙鳶,紙鳶在空中搖曳飛舞,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這個村莊的勃勃生機與活力。
眼前這熱鬨歡快的場景與宋梁上次來到這裡時所見到的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讓人不禁感歎時光荏苒,世事變遷。
宋梁一行人緩緩地沿著村落中的羊腸小道向前走著,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他們好奇地打量著四周,隻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栽種著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幽香。
有些村民正坐在門口專心致誌地編織著竹簍,手法嫻熟,技藝精湛;還有些人則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家長裡短,談笑風生。整個村莊彌漫著一種寧靜而又和諧的氛圍,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宋梁看著這副情景,甚是欣慰,看這樣子應該是瘟疫都好了吧。
他還特彆注意了每一個女性的腳上,特彆是小孩兒,看一看他們有沒有在裹小腳,也叫住了一個小孩兒,騙他把鞋脫下來有糖吃,小孩子經不起糖的誘惑,光著腳丫蹦來蹦去,
“快拿糖來,快拿糖來!”
宋梁一看腳丫子正常,其他小孩兒也是這樣,宋梁認真的看後,小孩兒們的腳都挺健全,完全沒有裹小腳的痕跡,這讓宋梁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有一個大媽看著他們四人臉生,認為他們都是外鄉人,再加上宋梁氣宇軒昂,冉啟燕貌比西施,覺得他們可能不簡單,就邀請他們四個去家裡做客,宋梁麵對著盛情的邀請,也沒有推辭,隨著那位大媽進去。
大媽招呼他們四人在一張桌前圍坐下來,還給他們倒好了茶水,宋梁問道:“這位大嬸兒,聽說日前這個村鬨瘟疫,現在都好了嗎?”
大嬸兒一聽,會心一笑:“好了,好了,早就好了!這還得感謝我們的縣令大人,要不是他求的良方,不知我們這村兒是否還能存在啊,不過縣令大人硬說這良方是皇帝賜予的,叫我們要感謝皇帝!”
冉啟燕眯著眼睛看了看宋梁,用些奇怪的語氣問那大媽:“那大嬸兒,你們肯定很感謝這位皇帝吧!”
那大嬸向著冉啟燕微笑一下,
“肯定要感謝啊,皇帝不但治好了我們的瘟疫,還給我們免費發放農具,又好用,又省力,讓我們的農時效率不知翻了多少倍,而且其他政策還英明,就像知道我們心中所想一樣,深受我們老百姓的讚許呢!”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鐵黑筷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婆充滿皺紋的臉上揚起一個微笑,
“朝廷挺好的,讓一些當兵的來替我耕種,現在不僅能吃飽,年底還能有一些餘糧,但是現在身體不行呀,一天不如一天,家裡還沒有錢,抓不起藥,看不起病,老婆子也隻能在家裡等死咯!”
宋良聽後深表痛心,給了老人五兩紋銀,“阿婆這些錢您就留著用,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啊!”
說完之後,就起身離開了!
也沒有再去看其他家庭的情況,因為他知道,沒有必要再去看,經一葉而知全枝,存在的問題和根源應該都一樣,現在要做的就是解決問題。
宋梁向一些人家借了香燭紙錢,帶著冉啟燕去祭拜顏欣怡的家人。
好久不來,這裡都已經雜草叢生了,冉啟燕和宋梁清理著墳墓的周圍的臟亂之物,也是感歎時間的流逝。
兩人把帶來的錢紙全部燒掉,祭奠完後,他們便出了村去。
幾人走在芒碭山腳下的時候,聽見前方不遠處有一老婦在叫喊:“還我孫女,還我孫女!你們這些天殺的,挨千刀的!”
並在不斷地啼哭著。
四人心中一驚,急忙加快腳步追了上去。走近一看,隻見一名老婦人頭發蓬亂不堪,身上沾滿了泥土,正癱坐在地上,身體不斷顫抖著,淚水如決堤般湧出,眼神空洞無神,口中喃喃自語道:“還我孫女,還我孫女!”
她那沙啞而又帶著哭腔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讓幾人不禁心生憐憫。
冉啟燕快步上前,扶起了那老婦,宋梁問她為何啼哭,她說有一群山賊,帶走了她最疼愛的孫女。
宋梁一聽勃然大怒,想不到我大梁境內,竟然還有這山匪在橫行霸道,強搶民女,雙拳握緊,咬牙切齒,一拳砸在旁邊的樹上,樹枝上出現一個拳頭大小的凹陷。
老婦被宋梁的舉動嚇了一跳,想不到他反應竟然那麼大,便止了哭聲。
看這架勢,幾人也嚇了一跳,知道宋梁是真的生氣了,這件事嚴重觸犯到了他的底線。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