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眼前麗人的問責,李昭撓撓頭,無奈道“皇姐見諒,這段時日確實事情繁多,而且朕這不是覺得在皇宮待著不安心嗎。還是這禦林苑覺得安心。”
聽到這話,李蓉兒眼底閃過一絲心痛,無怪自己這弟弟不想回皇宮,畢竟在那裡,親眼目睹了一個父親三個哥哥身故,誰能對偌大的宮闈放心呢?由是歎道“陛下不願呆在皇宮就不呆就是,但怎麼連四位妃子也不見了?”
“累的本宮還要來找你。”
李昭看著縮在李蓉兒背後的武曌扯扯嘴角。
這女人還真是會找事啊,自己這段時日隻是忙碌了些,所以一直沒跟她們照麵。
她怕是覺得自己要在洛京殺得人頭滾滾了。
但實際原因卻是因為那個皇宮現在到處都是彆人的眼線,自己現在已經暴露人前,實力又不是很足,呆在那不是純粹找不自在嗎?
先帝通意巔峰都能‘病逝’,自己一個明神巔峰半步宗師,就不能‘病逝’了?
“先坐吧,還有賢妃你有事可以直接來禦林苑尋朕的”李昭不滿道“勞煩皇姐做什麼?”
李蓉兒不滿道“媚娘也是擔心你過於操勞,而且你不召見她們,她們誰敢主動來禦林苑尋你?”
“而且媚娘尋本宮來,也是為了獻策,你還不埋怨上了?”
李昭趕忙道“那哪有啊!”
隨後轉移話題道“不過皇姐,賢妃,獻策,獻什麼策?”
“媚娘,去跟他說”李蓉兒沒好氣道。
武曌上前,小聲道“其實也不是獻策,而是臣妾覺得此前陛下所辦講武堂有一點點遺漏。想幫陛下分憂。”
“哦?”李昭來了興趣,好奇道“說說看?”
“陛下的講武堂,是優中擇優對吧”
李昭點點頭。
武曌歎道“講武堂能廣納天下英才不假,可沒有進入講武堂之人,該何去何從呢?”
“這些人雖然沒有入講武堂,可也是仰慕君恩而來。”
“一旦沒有任何收獲,會不會覺得陛下寡恩,而後被彆人拉攏呢?”
李昭聞言,心下猛地一緊。
艸!還真疏忽了!
天下英才無數,自己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收入囊中,而那這些慕名而來之人,若是毫無所獲,絕對會被萬聖書院打包帶走!
豈不是自己就為彆人打工了?!
我說朕這道撅萬聖書院根的旨意,怎麼沒人反對!
原來在這等著呢!
看李昭神色變化,武曌嘴角揚起一絲得意的笑容,繼續道“所以臣妾竊以為,陛下在講武堂開課的同時。”
“單開一門武舉”
“有彆於大乾的科舉。專門針對有誌從軍的大乾百姓的武舉!”
“甚至也可借此立為常例。讓這些沒有進入講武堂的有誌之人,也能通過武舉進入廟堂或者陛下想安置的軍中。”
李昭驚喜起身,熱切的看著武曌。
好家夥,這才是朕的賢妃啊!
李昭這才想起來,曆史上第一次武舉,好像還就是從女帝武則天那時候開始的!
大乾現在的科舉製度看似公平,可是李昭看了製度之後,直接打入了故紙堆。
大乾的科舉製度表麵極為完善,從遴選考生到開題再到閱卷再到出成績,每一步都有嚴格的流程。
但其中有一項,直接讓李昭想廢了現在的科舉。
因為它不糊名。
這是演都不帶演的。
無怪成興說眾正盈朝呢。
因為你要不師從我萬聖書院一係,你就不可能入朝為官!
就算走其他途徑入了朝,你也是孤家寡人,最後不是同流合汙就是外放四方。
但若是開了武舉,就真正撕開了被這些人把持的晉升通道!
哪怕隻有一絲!也是在廟堂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聲音!
李昭當著李蓉兒的麵直接一把摟住武曌,感慨道“賢妃可真是朕的賢內助啊!”
“若沒有你,朕就要為他人做嫁衣了!”
李蓉兒哂笑道“剛才還朝著人家冷言冷語呢,現在這會兒可就賢內助上了?”
李昭不以為忤的笑道“事實如此,若無賢妃提醒,朕可就真的踩了大坑了,甚至因此萬劫不複都有可能!”
李蓉兒聞言,俏臉一白,正待詳詢,李昭卻擺擺手道“皇姐彆多問了,免得憂心”
李蓉兒抿抿嘴,點頭道“好,陛下心裡有數就行。”
看著武曌久久沒有動靜的好感度,李昭忽然計上心頭。
“曌兒,朕有個想法不知道你願意與否?”
武曌聞言,看向李昭好奇道“陛下說說看。”
“朕想把這大乾立國至今以來的第一場武舉,全權交由你舉辦”
“你能做到麼?”
話落,懷裡的武曌呼吸有些急促,麵上卻猶豫道“陛陛下這這恐有不妥吧”
“大乾立國至今,可還未有女子拋頭露麵主持國之大事呢”
“而且這武舉可是開天辟地之舉,理應由陛下主持才是。”
李昭聞言,一撇頭埋怨道“說的什麼話,你我夫妻一體同心,朕主持與你主持不都是一樣的麼?”
“你若是願意,朕這就下旨,著令六部內閣全力配合你!”
“若是不願,朕也要下旨昭告天下,是朕的賢妃提出開武舉,為大乾遴選俊傑!”
【武曌好感度+20】
【武曌敵意+15】
???
我尼瑪?
這也能加敵意?朕特麼怎麼著你了?!
轉念一想,李昭恍然。
艸!忘了
忘了武曌出身武家,而武家是萬聖書院的創立者之一
此舉似乎是將武曌丟到了萬聖書院對立麵啊?
可朕真的不是故意的啊!
【嗬嗬~】
李昭神情自然,仿佛無知無覺,隻是期待的看著武曌。
迎著李昭的目光,武曌罕見的猶豫了。
因為這是獲得大好名聲的好時機。
不論是成為皇後,還是怎麼的。如果主持好了這次大乾開國以來、甚至古往今來的第一次武舉,自己絕對能獲得舉世罕有的名望
到時候狗皇帝就是不把自己立為皇後,百官和民間也不同意!
不過比起與萬聖書院的不愉快,這點代價,似乎不是不能接受。
“陛下,臣妾願意一試,為陛下分憂!”
“好,朕這就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