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了解了一番眼下的大軍配置,除了十萬禁軍一萬鐵麟騎之外,其餘的大軍,皆是36路節度使所出,多者三萬,少者千餘。
這些出身各路的大軍不受李昭節製,因為這些人的餉銀都是各自節度使自行解決,朝廷隻負責派發軍械。
李昭當然不會放著這些大軍坐視不理,隻是需要一個契機。
他相信很快契機就會到眼前。
此番西戎和北蠻聯手對大乾施壓,就是最好的機會!
成興小聲道“陛下,梁王李沌請見”
李昭回神,擺擺手示意四女坐到自己身邊來,一時間李昭身邊鶯鶯燕燕好不快活。
“讓皇叔進來吧”
話落,一個雄偉高大的披甲壯漢大步走進李昭的車駕。
迎著來人一片赤誠的目光,李昭輕聲道“皇叔來此有何事?”
李沌平靜道“臣有事詳詢”
李昭吞下武曌地來的果脯,笑道“皇叔但說無妨”
李沌沉聲道“陛下此番親征兩國,臣佩服,但京師事關國本,陛下此行不差人監國是否太過草率了,一旦有動蕩,我大乾必有波瀾!”
聞言,李昭抬眸,看著李沌輕聲道“朕不設監國,是因為內閣已經能代朕處理國事,這是朕給皇叔的解釋。”
“朕倒是想問問皇叔又如何篤定一旦有動蕩,我大乾必有波瀾?”
“動蕩何來?波瀾何去?”
話落,李沌眼神微變。
有些不敢直視李昭的目光。
李昭狀似無意的笑道“我大乾兵強馬壯能有何波瀾?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就是朕了吧,不過朕有皇叔護持,有二十萬禁軍陪伴左右,朕能有什麼危險?”
“所以皇叔,多慮了”
李沌咽咽口水,點頭讚同道“是臣多慮了!”
李昭漫不經心道“去吧,朕也向看看於閣老準備如何打贏這場大戰。”
李沌離去之後,李昭心下越發冰冷。
因為他越發篤定有人要對自己下手。
李沌來此,就是為了請一道監國的聖旨。
有了這道聖旨之後,一旦自己歿於戰場,那就不是聖旨,而是新帝登基的詔書。
這是篤定自己回不去京城了?
李沌離去之後,李昭神情自然的與四女溫存。
四女都是心思縝密之人,雖然與李昭貌合神離,但是日常相處卻看不出絲毫異常。
若沒有洞幽神通盯著他們,李昭自己怕是都要被她們的溫柔欺騙了。
不過四女之中,卻又一人對李昭心懷好感。
那邊是徐盈盈。
這個出身微末卻從不甘心平凡一生的女孩,此時尚未顯露自己的心狠手辣。
但李昭卻知道這女人也不是省油的燈。
一個為了自己的地位,敢對從小扶持,相互成長的發小狠施辣手的女人,豈是省油的燈?
嗯?!
李昭猛然回神,徐瑩瑩和武曌的發小!?也入宮了!?
入宮的男人必然經過成興之手,所以李昭並未在意。
但有個人,李昭可就不能不在意了。
大乾有一李氏世家,有一人正名為李君羨。
好巧不巧的,還正跟武曌有婚約!
李昭忽然感覺自己頭頂似乎有點顏色,興許不多,但必然有!
怎麼感覺自己成了欺男霸女的大反派了呢?
心底不由得緊迫的李昭,意猶未儘的起身掙開幾女的束縛,遺憾道“朕該練功了,幾位愛妃先行退下吧”
聞言,四女一頓,武曌、江玉燕、趙合德三人一副依依不舍的鬆開了手,徐盈盈卻有了一絲遲疑。
李昭見狀,悄然朝徐瑩瑩掌心塞過去了一副玉牌。
隨後眨眨眼。徐盈盈見狀羞怯一笑,微微點頭。
二人互動並未避人,但是另外三女除了武曌,其餘二人並未放在心上。
武曌在好奇自己的好姐妹什麼時候跟皇帝有了聯係。
待四人離去之後,李昭屏退左右,問道“成興,李君羨現在身居何職?”
成興利索道“那位出身隴西的李家三郎,現在禁軍任中郎將,身領3000先鋒。不過陛下”
看成興欲言又止的模樣,李昭好奇道“你想說什麼直接說就是,整個大乾,朕最信任你。”
成興眼中閃過一絲感動,隨後沉聲道“下臣覺得李將軍對陛下忠心耿耿,絕不會因為賢妃娘娘之故而與陛下生隙”
“哦,這是為何?”李昭不解。
成興輕聲道“因為李將軍族中不允許,李家本就是隴西大族允文允武,如今我大乾內閣風頭正盛,武家當代家主又正居其中,兩家若是真締結良緣,書院可就坐不住了。”
李昭頓時了然,武氏和隴西李氏雖然是書院的創立者之一,但可不是書院的院長啊。
書院雖強,可李氏不強,若真與武家結合,書院其他世家可坐不住了。
正說著,車駕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鼓聲。
李昭猛地起身,臉色凝重道“聚將鼓?!現在距離歸乾關還有多遠!”
“還有三百裡!”成興急促道“此時聚將,想必於閣老發現敵蹤了!陛下,不如先去行車避一避吧!”
“這大駕太惹眼了!”
李昭聞言搖搖頭,冷聲道“還未遇敵朕豈能退避?讓人看了不笑話麼?”
“何況朕身邊還有20萬忠心耿耿的禁軍士卒!”
“朕倒要看看是何方宵小膽敢進犯我大乾天顏!”
話音剛落,抱劍而來的於廷帶著一眾將軍大步走進,朗聲道“陛下英明!我大乾此番興兵五十萬!隻消一路橫推!何懼西戎北蠻挑釁!”
“所以閣老到底發現了什麼?”李昭平靜道。
站在大駕內的地圖前,於廷指著地圖沉聲道“啟稟陛下,微臣確信西戎北蠻聯手了。”
“方才斥候來報。兩國陳兵20萬在我歸乾關前!那封聯合國書就是幌子,他們是想要吃掉我大乾歸乾關!”
“進而直逼我大乾西北六郡!”
“歸乾關告急!”
李昭看著於廷指向的區域,神情平靜道“既然宵小聯手,我大乾豈能無視?”
“既然如此”
“你等議事,朕旁觀”
“但朕有一個要求,歸乾關不能丟。”
於廷重重點頭,示意一眾將軍和節度使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