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如那想到這兒轉頭看向營帳內一直沉默不語的謀士呼延頓。
“呼延頓,你覺得我們該如何策反李齊?”
呼延頓沉思片刻恭敬說道。
“將軍依屬下之見,我們可以派人上山,許他高官厚祿,再告訴他其中的利害。”
“再者說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兵卒,在秦軍中又不受重視,咱們開出如此高超的條件和待遇,說不定他會心動。”
“咱們派人上山,秦軍那邊定然也會有探子在監視,豐田若是知道我們開出如此豐厚的條件,定然會疑心李齊,定是不會讓人來救他。”
阿如那聽後十分滿意的點頭。
“好,就按你說的這麼辦,你去親自挑選幾個能言善辯,會說秦宇的人帶著重禮上山見李齊。”
“記住一定要把他勸到我方陣營來,若是事情辦成了,本將重重有賞,若是辦砸了,你們就提著腦袋來見我。”
阿如那說完後,目光陰冷的看著眾人。
眾人被他的眼神嚇得瑟瑟發抖,大氣兒都不敢出一聲。
呼延頓領命而去。
阿如那望著營帳外的天空,天雷滾滾,怕是一會兒會有一場大雨。
他在心中洋洋得意道。
“李齊啊李齊,看你這一次該如何選擇了,你選擇繼續留在秦軍,我必定不會饒你,就將你燒死在山上。”
“你若是選擇我們匈奴,我便賞你榮華富貴。”
阿如那覺得世上眾人都不會放棄這輩子的榮華富貴。
他如今仿佛已經看到李齊跪在自己麵前,俯首稱臣的場景。
……
山上,李齊身姿如鬆,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山穀下匈奴人的一舉一動。
他的臉被吹得通紅,幾縷亂發在風中肆意飛舞。
他卻渾然不覺,滿心滿眼隻有敵軍的動向。
此時,阿勇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急,又一次湊到李齊身邊,急切地問道。
“李大哥,咱們到底什麼時候動手啊?再等下去,匈奴人都要布置好了。”
阿勇的雙眼滿是焦灼,他不停地搓著手,來回地在李齊麵前踱步。
李齊沒有回答,眼神卻愈發專注。
突然他瞳孔一縮,隻見幾個匈奴人舉著白旗緩緩向山上走來。
大白旗在風中飄蕩,李齊總覺得是不祥的征兆。
“這幫匈奴狗想要乾什麼?”阿勇滿臉疑惑的看著那幾個遊蕩在山穀之間的匈奴人。
李齊也皺起了眉頭,聲音卻沉穩。
“先觀察觀察再說。”
看過多本軍事小說的他明白,此時此刻必須保持冷靜,不能貿然行動,也不能隨意暴露他們的位置。
那些匈奴人走到離秦軍陣地不遠的地方停了下來。
原本準備發射的連弩也被李齊叫停。
其中一個身材魁梧,滿臉橫肉的匈奴漢子扯著嗓子喊。
“我們是來和談的,我們希望見見你們的頭。”
李齊猶豫了一下,轉身對身旁的秦兵們說道。
“大家稍安勿躁,守好陣地,一刻都不能放鬆警惕。”
李齊說完便從旁邊找了幾片碩大的葉子,他將葉子卷起來,製作成了一個簡易的大聲公。
李齊走出卡口,但是卻沒有向匈奴方向走去,而是轉身到了附近的大樹跑,帶著自己製作的大聲公爬到了樹頂。
“你們找我何事?”
李齊因為站得高,聲音由上而下傳導,山穀就成為了李齊最有力的傳聲器。
李齊的聲音猶如從天而降,宛如天籟,久久在山穀處回蕩。
幾個匈奴人從未見過如此場景下的鉤子加緊,蒼黃的看向四周。
站在前方的匈奴人清了清嗓子,義正言辭的說道。
“李齊隻要你肯投靠我們匈奴這些金銀財寶全都是你的,而且我們將軍也許諾了還會封你為王,讓你享儘榮華富貴。”
那匈奴人一邊用著蹩腳的秦語說話,一邊用手將箱子打開。
霎時間,耀眼的光芒從箱子裡散發出來。
阿勇趴在卡口處向外觀察,當看到這一箱金銀財寶的時候,他忍不住激動說道。
“額的神呀,這是要發呀!”
那匈奴人覺得還不過癮,便用手在珠寶上隨意的撥弄著。
珠寶被他用手撥弄以後發出嘩啦啦的聲響。
主在高處看著這些珠寶,眼中毫無貪婪之色。
“你們不會以為這些俗物就可以收買我吧。”
“我是秦人,是大秦的士兵,身是大秦的人,死是大秦的鬼。”“我身上流著的是大型的熱血,心中裝著的是大秦的百姓,我一心都在向著是皇帝,你們這些匈奴人不過是彈丸小國,在我看來你們不足為懼。”
“我又豈會為了這些身外之物背叛自己的國家?”
李齊的聲音響徹山穀。
不少藏在卡口裡的大秦士兵都很佩服李齊。
那些個金銀珠寶,已經數不清有多少了。
若是能將他們都典當了,恐怕這天下的土地都能給買下來。
阿勇在一旁喃喃自語。
“李大哥實乃奇人也,就這都不能動搖他的心。”
旁邊的秦兵也都在點頭,眼神之中全都是對李齊的敬佩之色。
那些個匈奴人並不著急,似乎早就明白李齊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那人虛偽的笑著,不緊不慢的說道。
“李齊你彆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在秦軍裡不過隻是一個無名小卒。”
“蒙恬將軍根本不看重你,你還為他們賣命乾什麼?跟著我們匈奴大軍,你才有大好前程。再者說我們匈奴的草原廣闊無垠,牛羊成群,隻要你加入我們,以後想要什麼就能有什麼。”
“不管是牛羊還是美人,金銀珠寶或是封侯將相,我們都可以滿足你。”
那人一邊說著一邊比劃著,試圖為李齊描繪一出美好的藍圖。
李齊冷笑一聲,笑聲中充滿了嘲諷。
“我不在乎什麼前程,我隻知道保家衛國是我的責任。”
“你們匈奴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你們的雙手沾滿了無辜百姓的鮮血,這樣的惡行是要遭天譴的,我不可能跟你們同流合汙。”
李齊越說越激動,想起漢代時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又有多少和親公主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