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最新章節。
馬三和他手下的遊擊隊員們聽到張浩他們打算將他們納入隊伍時,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因為他們深知張浩等人來自大部隊,且張浩此前更是營級乾部,而相比之下,馬三曾經也隻是一名普通士兵罷了。
而在不久後,獨立支隊正式組建完成。然而,支隊雖然成立後了,但成立以後的首要任務——招兵卻是遭遇了挫折。
在獨立支隊正式成立後的三天裡,張浩帶領眾人分批次前往周邊的村莊宣傳,但僅招募到十幾名新兵。
這樣下去肯定不是辦法,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張浩也是明白了問題所在。
原來,由於他們剛到此地,八路軍的主要作戰區域又在山西,因此在此處八路軍的知名度並不高,百姓對他們缺乏信任和認可。
因此,張浩意識到要想成功招兵,首先需要提升八路軍在當地的聲譽和影響力。隻有讓百姓真正了解並信任八路軍,才能吸引更多人參軍報國。
於是,張浩決定采取一些行動,以贏得百姓的支持和擁護。
那又該怎麼打響名聲呢?
最快的辦法,自然是打鬼子!
當即,張浩也沒有心思繼續招兵了,直接讓出去的人都回來。
而當張浩說了自己的想法以後。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李良。
“營長...支隊長的意思是,咱們得先把自己的名氣打出去,這樣才能讓老百姓相信咱們對吧?”
張浩聞言讚許的看了李良一眼,然後說道:“就是這個道理,這片地方此前咱們並沒有來過,甚至於咱們其他的八路軍隊伍也沒有來過,這裡的老百姓對咱們不認可也就可以理解了,這也是為什麼馬三本來就是這裡的本地人,組織讓他來這裡發展遊擊隊和民兵,過去快半年了才發展了二十多個人的原因。”
張浩還有句話沒有說出來,他從自己腦海裡的地圖上看,實際上馬三真正發展了的人員隻有六七個,剩下的不過是隨大溜的罷了,一旦遇到事情,這些人大概率根本什麼事都扛不住。
大家對於張浩的想法,大家也都是認同了。
隨即,張浩開始做戰鬥部署。
“前些時日,我帶著鄭連長在周圍區域轉了轉,算是把周圍的情況大致摸了摸,下麵請鄭連長給大家說一下情況。”
鄭連長,名叫鄭旭,是張浩挑選的除了李良以外的另一個連長。
此前是八路軍115師獨立團的人,和張浩的情況一樣,也是大司令發展晉察冀軍區的時候從部隊裡挑選出來的發展根據地的骨乾人員。
之前和鬼子的戰鬥中,張浩發現其確實是一個很有帶兵天賦,且很有想法的人,所以才被張浩選了出來。
實際上,這個帶兵打仗的天賦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有些人從來沒有學習過帶兵,甚至於都沒有打過槍,但一上手就能指揮戰鬥。
而有些人,精通所有理論,並且長期帶兵,但真讓他指揮作戰,彆說一個團了,甚至於一個營乃至一個連指揮起來都費勁。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